2022-04-19 16:51:18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杉杉股份(600884)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经营情况概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高度认同的国家战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根据CeanTechnica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650万辆,同比增加108%,全球汽车电动化渗透率的提升也带来锂电池需求的井喷式增长。全球新型显示面板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增长,2021年营收规模创造历史最高,根据群智咨询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面板营收规模达到约136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8.2%,中国大陆地区继续保持全球显示器件出货第一地位,引领全球显示产业发展。在国家“双碳”政策背景下,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持续聚焦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业务的发展。在两大核心业务驱动下,公司营业收入和业绩均实现高增长。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9,938.26万元,同比增长151.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969.65万元,同比增加320,169.24万元,同比增长2320.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88,532.01万元,同比增加204,910.37万元。业绩同比大幅上涨主要受益于:1.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下游客户需求旺盛,公司充分抓住市场机遇,加速推进锂电池材料业务产能释放,锂电池材料业务整体销量和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升。报告期锂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正极材料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477.55万元、36,779.26万元、30,443.43万元。2.期内新增偏光片业务并表带来较大业绩贡献,2021年偏光片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720.06万元。3.非经常性损益145,437.64万元。主要系期内公司完成对杉杉能源19.6438%股权的转让交割,获得投资收益;以及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持有剩余股权以丧失杉杉能源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一)锂电池材料业务受益于全球电动汽车的持续放量,锂电池需求强劲增长,根据SNE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296.8GWH,同比增加102%,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大幅提升带动锂电池材料需求持续旺盛,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业绩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1.负极业务报告期内,基于下游需求旺盛和公司产品性能优异,公司负极产品供不应求,市场订单需求远超供应能力。公司多措并举,优化供应链体系,实现产能充分释放,达到满负荷生产,2021年负极材料销量超过10万吨,根据鑫椤锂电数据,人造石墨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报告期内,负极材料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4,010.54万元,同比增长64.42%;实现净利润60,055.96万元,同比增长182.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477.55万元,同比增长199.91%。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1)公司积极努力采取相关经营举措,负极产品单位盈利水平逆势增长,单吨净利润同比增长65%;(2)产品销量大幅增长71.27%。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负极材料业务的竞争优势,具体经营情况如下:(1)快充产品份额持续提升,硅基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公司快充类产品凭借优异的性能,不仅在消费电池客户应用份额保持领先并持续提升,在动力电池领域也实现需求的大幅增长,本期公司快充类产品实现快速放量,出货占比提高至约50%,产品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硅基负极产品率先实现规模化市场应用,在消费和电动工具领域已实现百吨级销售,并进入全球优质电动工具生产商的供应链;在动力电池领域,公司硅基产品通过了全球优质动力客户的产品认证,已实现装车,未来销量有望大幅提升。(2)全面加速一体化产线布局,强化规模和成本优势报告期内,内蒙古包头一体化项目一期达产,依托内蒙古当地的电价和一体化产线优势,降本增效明显。截止报告期末,公司负极材料成品产能12万吨,石墨化产能4.2万吨。随着公司新一代快充类产品在消费端客户的批量导入和主要动力客户快充类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公司现有产能已不能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为缓解产能不足并进一步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加速推进内蒙古包头二期和四川眉山一体化基地的扩产,其中内蒙古包头二期一体化产线设计产能6万吨,石墨化产能配套5.2万吨,已于2021年末试产,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可以实现达产;四川眉山一体化基地设计产能20万吨,分两期建设,一期10万吨计划2022年底前实现投试产,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四川眉山一体化基地已取得能评和环评批复,并已开工建设。一体化基地的建设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物料周转率,且内蒙古包头二期和四川眉山一体化基地对石墨化工艺进行了大幅优化,将进一步降低石墨化成本,实现持续降本增效。(3)“内提外联、凝聚力量”保障石墨化供应能力在限电和能耗双控的大背景下,负极行业石墨化供应紧缺并不断加剧。为保证产品交付,公司一方面加快内蒙古包头一体化基地一期产能的全面释放,有效提升公司石墨化自给率,降低负极材料各生产环节的委外比例;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参股两家石墨化加工企业,进一步提升石墨化供应的保障能力。2021年包头一期产能全面投产,公司石墨化自有产能从1.4万吨提升至4.2万吨。2022年内蒙古包头二期达产后,公司石墨化产能将达到9.4万吨,同时随着眉山项目一期石墨化产能的投放,公司石墨化自给率水平将进一步提升。(4)与上游深度绑定合作,进一步保障原材料供应的稳定和品质公司与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针状焦和石油焦市场价格均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保障了负极产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同时公司跟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在原材料的开发、评价等方面建立了深度合作,有利于公司创新产品和降低成本。鉴于公司在原料供应链环节的积极努力,保证了公司负极产品的按时交付,从而实现销量的大幅提升。2.电解液业务2021年公司电解液业务实现销量17,477吨,同比下降12.20%,销量下滑主要系添加剂VC等供应紧张,公司电解液产量受到限制,未能充分释放产能。2021年公司电解液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6,989.46万元,同比增长149.59%;实现净利润43,445.61万元,同比增加43,865.17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79.26万元,同比增加36,807.24万元。盈利大幅提升主要受益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以及公司自备部分六氟磷酸锂产能,毛利率大幅提升。2021年上半年公司六氟磷酸锂产线达产,在六氟磷酸锂涨价的情况下,不仅保障了自身的原材料供应,还有效提升了电解液业务的盈利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已经启动新建2000吨六氟磷酸锂产能项目,项目投产后,将有效提升公司电解液的原料供应水平。3.正极业务期内,为进一步落实公司聚焦战略,并加快公司正极材料业务海外市场开拓及客户结构优化,公司与BASF达成合资合作。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公司向BASF转让正极业务子公司杉杉能源19.6438%的股权,并于2021年8月31日完成股权交割,公司对杉杉能源的持股比例下降至49%,杉杉能源自2021年9月起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2021年,小动力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带动正极公司三元材料出货量上升,2021年1-8月公司正极材料实现销量21,846吨,2021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43.43万元。(二)偏光片业务受到终端需求增长和驱动IC等上游供应链材料持续紧缺影响,2021年显示面板市场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格局。综合全年,根据群智咨询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型显示面板行业营收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约136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8.2%。公司偏光片业务于2021年2月1日顺利完成中国大陆交割,交割完成后呈现稳健良好发展态势。2021年2-12月,杉金光电实现销量1.1亿平方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4,381.34万元,实现净利润119,720.0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720.06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偏光片业务交割平稳,业务稳健发展,具体经营情况如下:(1)产线产能利用率和稳定性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偏光片业务产销规模全球领先,南京生产基地和广州生产基地维持满产稼动,并通过设备与工艺的改善实现产线提速,有效提升了产线产能。广州2600毫米超大宽幅产线在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量产后,产能利用率和稳定性持续提升,在2021年上半年达到满产运营状态。(2)强化TV市场竞争力,继续扩大领先优势在TV领域,公司持续推进高端产品占比,65寸以上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公司量产了全球最大宽幅2600毫米产线,结合后端RTP/RTS技术,在生产稳定光学偏光片的同时确保了大尺寸的产品裁切效率及产能,积极对应86寸以上超大尺寸TV及商显市场,实现了超大尺寸偏光片产品的大规模生产,自主开发的全球最大尺寸110寸产品已实现量产。同时公司开发和认证了近50个高端TV产品型号,在高端TV领域实现进一步突破。(3)高端IT和手机领域实现突破在高端IT和手机领域,偏光片正在向着高透过、薄型化的方向发展。期内,公司通过生产工艺的调整和改善,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满足了高透过率的光学要求,降低了偏光片整体厚度。目前公司已成功开发了高端IT和手机等高透过、超薄型产品型号,成功完成多客户、多品种的认证并实现量产。(4)有序推进偏光片产能扩建基于中国面板产能持续提升和偏光片国产化替代需求紧迫,叠加下游面板市场持续向好,公司陆续在广州、张家港、四川绵阳地区开展偏光片前端生产线的扩产计划。其中广州产线系原韩国梧仓产线,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广州产线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毕,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张家港产线与四川绵阳产线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其中四川绵阳产线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首个偏光片前端工程生产线,将有助于配套西部地区面板厂商的产能需求。此外,期内,公司规划新增投资建设多条偏光片后端RTP生产线,通过在客户现场直接安装RTP生产线,可以有效节省运输和包装成本,降低不良率,提升运营效率。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累计安装的RTP生产线数量达到了24条,投入规模及产线数量全球领先。(5)整体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公司积极推进精益生产,成本革新,整体运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期内,公司在生产、管理、运营等环节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如通过导入多元化的不良检出方式和自动检查技术,以确保产品良率;通过对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调节和损耗改善,提高材料利用率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供应链网络,确保存货的高流通性,以降低运营成本等,优化整体运营效率,提升公司竞争力水平。(三)相关资产剥离情况公司持续落实聚焦战略,有序剥离非核心业务。截止本报告出具日,富银融资租赁(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的剩余股权已完成出售;储能业务运维平台公司的股权处置已完成;充电桩业务已达成收购意向;光伏组件资产及业务已与买方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对方已支付意向金,并按计划推进中。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一)锂电池材料行业情况公司所处的锂电池材料行业终端市场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数码市场、储能市场等。根据EVTank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562.4GWH,同比增加91%,其中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371GWH,同比增加134.7%,小型电池出货量125.1GWH,同比增加16.1%,储能电池出货量66.3GWH,同比增加132.6%。动力电池占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的66%,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驱动锂电池材料行业飞跃发展。随着全球持续践行碳中和目标,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EVTank预测,2030年之前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6%。公司所处的锂电池材料行业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旺盛。由于下游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因此锂电池材料的行业周期性特征不明显。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负极材料厂商,供应全球优质锂电池企业,如CATL、LGES、ATL、比亚迪(002594)、冠宇、孚能等。报告期内,公司负极材料销售量增长迅速,在行业内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根据鑫椤锂电数据,2021年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人造石墨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上述行业政策均是相关政府部门对锂电产业的支持政策,《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从顶层设计上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可持续增长奠定了政策基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等政策也有利于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二)偏光片行业情况偏光片是下游液晶面板的主要原材料,终端主要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分应用来看:(1)电视是液晶面板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在电视大尺寸化以及5G和4K/8K超高清显示技术的拉动下,叠加LCDTV技术不断升级,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持续增长,根据Omdi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LCDTV面板出货面积为1.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9%,其中65寸(含)以上TV面板的出货面积为0.6亿平方米,占整体LCDTV面板的33.5%,同比增长17.1%,预计2021-2025年间仍将维持约13.5%的年复合增长率;(2)IT产品(指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作为液晶面板的第二大应用领域,随着居家办公及在线教育、娱乐等需求的增加而增长,根据Omdi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LCDIT面板出货面积为0.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6%;(3)此外,平板电脑、手机、车载显示、商用显示、医疗显示等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显示应用越来越丰富,应用场景日趋多元化,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全球显示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是产业链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行业处于国产化替代进程中。根据Omdia预测,2021年中国大陆TFT-LCD面板产能占比超过全球的60%,目前中国大陆共有21条量产和在建的G8代线以上面板产线,其中G8.5产线10条,G8.6产线6条,G10.5产线5条,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生产基地。预计到2025年,中国大陆TFT-LCD面板产能占比将超过全球的70%。随着显示产业向中国加速转移,将会带动国内偏光片需求的快速增长。Omdia数据显示,预计国内偏光片需求将从2021年的3.9亿平方米增长至2025年的5.4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偏光片业务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且市场集中度高,全球市场主要份额被杉金光电(公司偏光片业务运营平台)、日东电工、住友化学、三星SDI等几家企业所占据。根据矢野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主要偏光片制造商的生产份额预测,2021年公司偏光片生产份额约为24%,排名全球第一。政策方面,2021年3月31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关于2021-2030年支持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1)19号),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对新型显示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零配件(即靶材、光刻胶、掩模版、偏光片、彩色滤光膜)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征进口关税。公司偏光片主要原材料进口享受免缴关税的优惠政策,该政策的施行将有效降低公司营业成本,增强国内偏光片生产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2021年公司持续落实聚焦战略,大力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核心优势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向BASF转让了正极业务子公司杉杉能源的部分股权,以借助BASF的国际化平台加速正极业务的发展,并于期后出售了与之配套的上游锂盐制造业务子公司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100%股权,杉杉能源和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分别于2021年9月和2022年1月起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此外,公司持续推进非核心业务的剥离:期内已出售储能运营业务;期后,光伏组件业务已与买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锂电池材料业务1.业务概述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的主要产品有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基负极等。正极材料业务的主要产品有钴酸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锰酸锂等。电解液业务的主要产品有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上述产品均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和储能行业。2.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采用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面向生产所需原辅料、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物流运输、通用耗材等,由各业务板块供应链中心整合各工厂需求、协同研发、技术、品质等共同筛选优质供应商,通过招投标、竞争性谈判、询比价并结合成本分析等手段,由各业务板块总部集中定价,并签署框架协议。工厂按需下达采购订单或购销合同并跟进交付、验收、对账、请款等工作。面向备品备件、零星工程等属地化需求,各工厂采购部遵从多家询比价和成本分析的商务管理要求,就近开发供应商,组织商务谈判,并发起询比定价申请,结合定价结果下达采购订单,跟进交付等,进而高效响应工厂需求。面向关键材料或设备,基于供应结构和市场行情研判,各业务板块供应链中心会择优选择,推进供应商战略合作关系建设,实现供货保证、合作共赢、长期发展。(2)生产模式公司根据以销定产的生产原则,每月按照销售计划统筹规划,根据产线情况编排生产计划并提报原辅料需求至采购部门,车间管理部按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完成计划产量,各部门紧密协调,以更为灵活调配的生产模式来满足市场需求。公司产品主要为独立开发,实验批量,自产供应;产品种类丰富,含常规产品及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亦可为客户提供专线生产,以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3)销售模式公司主要以销售、研发、品质、技术支持等部门相协同的机制,根据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组建工作小组,形成以销售为主导,研发和品质为保障,技术支持为支撑的销售模式,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公司根据客户集中度或重要性情况,分别在各地设立销售办事处,贴近客户需求,及时掌握客户对产品品质的反馈、产品类型的需求变动等情况,以便快速地对客户反馈做出反应,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销售与技术服务,与客户建立紧密高效的合作关系。3.产品市场地位根据鑫椤锂电数据,2021年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人造石墨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4.竞争优势和劣势(1)技术优势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业,拥有包括材料造粒、表面改性、球化、热处理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经过多年高质量研发投入和自主研发能力培育,公司形成了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在高精尖品研发、石墨化技术、原料开发及评价技术、工艺设备的开发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客户优势公司凭借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长期积累,以及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与全球主流锂电池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CATL、LGES、ATL、孚能、冠宇、亿纬锂能(300014)、比亚迪、欣旺达(300207)、SDI、力神、蜂巢等国内外主流的电芯企业。(3)产能优势公司根植于锂电池材料产业二十多年,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截止2021年年末,负极材料成品产能12万吨,石墨化产能4.2万吨。公司在前期产能扩建和技术升级的基础上,加大一体化基地的建设,包头二期预计在2022年达产,四川20万吨一体化基地一期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年底公司负极材料产能将达到20万吨,公司的规模优势将进一步突显。(4)产业链布局优势公司在针状焦、石油焦等主要原材料领域与主要供应商开展商务、技术方面的全方位战略合作,为负极未来3~5年战略规划提供优质的原料保障,并采取自建、参股等形式扩充石墨化产能,保证了公司负极主要工艺环节的供应安全和成本优势。(5)竞争劣势公司负极材料石墨化自给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产能尚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已加快推进内蒙古包头二期以及四川眉山一体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前述一体化生产基地的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石墨化自给率,降低负极材料各生产环节的委外比例,有效缓解产能不足并实现降本增效。5.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高速增长根据CeanTechnica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650万辆,同比增加108%。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全年中国新能源车累计产销量达354.5万辆和352.1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59.5%和157.5%。在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带动下,锂电池材料需求强劲增长,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预计约72万吨,同比增长97%。2021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预计达112万吨,同比增长超110%。2021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预计达50万吨,同比增长约100%。(2)锂电池材料价格大幅提升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使得锂电池上游原料出现供需错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根据鑫椤锂电数据,2021年末碳酸锂价格28.6万元/吨,较年初上涨450%,石墨化加工费2.5万元/吨,较年初上涨67%,六氟磷酸锂价格56.5万元/吨,较年初上涨414%。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带动锂电池材料价格同比提升,公司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业务受益于价格上涨带动产品单位盈利水平提升。(3)负极一体化基地达产,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2021年公司包头负极一体化基地项目(一期)全面达产,全年基本实现满产运行,负极业务整体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规模效应突显,凭借内蒙古低电价以及各工序委外比例的下降,降本效果显著。(4)新产品、新工艺提升产品盈利水平液相包覆技术助推高容量兼顾快充类负极材料出货占比持续提升,高毛利的硅氧负极实现百吨级销售,箱体炉石墨化技术成本领先。(二)偏光片业务1.业务概述公司主要从事LCD偏光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偏光片全称为偏振光片,可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LCD模组中有两张偏光片分别贴附于玻璃基板两侧,下偏光片用于将背光源产生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上偏光片用于解析经液晶电调制后的偏振光,产生明暗对比,从而显示出画面。LCD模组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LCD模组都不能显示图像。偏光片是生产LCD的关键部件,LCD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2.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采用“以产定购”为主的采购模式,即根据生产部门制定的生产计划,结合自身库存现状安排各类原材料的采购,同时也会根据原材料的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等情况适时地进行备货。采购的产品主要包括PVA膜、TAC膜、保护膜、离型膜、PSA、PET等各类原材料。公司会根据市场化原则自主选择供应商,一般会与供应商先签署框架协议,再通过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的方式进行具体的原材料采购。(2)生产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按客户需求生产产品。公司接到客户需求后形成销售预测分析,根据产能状况,同时考虑客户长期合作、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周期状况等方面,综合决定生产计划。公司根据产品销售历史并结合客户具体需求,进行少量备货。公司的生产流程包括前端工程和后端工程两部分。公司以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为辅。前端工程是偏光片生产的核心环节,采用自主生产模式,公司将后端工程的部分非核心生产工序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公司根据客户的订单向委托加工商提出加工计划,并以委托加工数量预测为基础向委托加工商提供偏光片卷材,委托加工商按照加工计划进行加工,并最终根据公司的指示直接向客户供货。(3)销售模式公司以直接销售模式为主,客户包括京东方、LG显示、华星光电、夏普、咸阳彩虹光电、惠科等主流液晶面板企业。下游大型面板生产企业客户对其供应商有严格的要求,会对供应商的实力和主要资质(如质量、研发、生产、管理等)进行严格的审核,经过反复的考察、改进与验收后才能通过其供应商认证,一般确立合作关系后不会轻易变动,因此与客户的合作关系稳定。公司后端生产线包括行业领先的RTS(卷材至片材)生产线与RTP(卷材至面板)生产线,且多数工厂选址在客户工厂附近,可快速对应客户,满足客户快速换型等需求。3.产品市场地位根据矢野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主要偏光片制造商的生产份额预测,2021年公司偏光片生产份额约为24%,排名全球第一。根据Omdia数据显示,公司是全球少数可以实现供应超大尺寸偏光片的生产商之一,在98英寸及以上的偏光片市场具有明显领先优势。4.竞争优势和劣势(1)规模优势目前公司已拥有8条偏光片前端生产线(含两条原韩国梧仓产线,现已搬迁至广州,处于试生产阶段),是全球超宽幅偏光片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其中2600毫米超宽幅生产线是全球最大宽幅生产线。上半年公司又陆续启动了张家港、绵阳地区的新项目投资,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拥有12条全球领先的产品线,产线布局将更加全面,产能优势进一步夯实。(2)客户优势凭借领先技术和卓越产品品质,公司与全球领先的面板制造商京东方、LG显示、华星光电、咸阳彩虹光电、夏普、惠科等均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3)技术研发优势公司作为偏光片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依托原LG化学在偏光片领域20多年的技术研发积淀,通过超大尺寸、超薄化、高对比度、广视角等偏光片差异化技术领先市场。公司已掌握多项偏光片制程关键技术,并不断拓展针对高端LCD面板市场的偏光片创新技术。(4)竞争劣势目前公司供应的产品以中大型尺寸LCD偏光片为主,在中小型产品如高端IT、手机产品以及OLED偏光片技术领域,相对于海外厂商,技术实力上还存在一定差距。2022年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动研发中心的投资建设,持续强化在大尺寸领域的优势,并加快推进高端IT、手机和OLED偏光片产品的研发工作,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5.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电视面板大尺寸化趋势明确消费者对大尺寸需求的增长以及高世代线产能持续爬坡,共同推动了电视尺寸的增长,根据Omdia数据显示,LCD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将从2020年的47.1英寸增长至2021年的48.5英寸,一年增长了1.4英寸,预计2022年平均尺寸将继续增长1.3英寸,电视面板呈现大尺寸化发展趋势。电视面板平均尺寸的增长带动了电视面板出货面积的增长,根据Omdi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LCDTV面板出货面积为1.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9%,其中65寸(含)以上TV面板的出货面积为0.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7.1%,预计2021-2025年间仍将维持约13.5%的年复合增长率。(2)全球IT面板市场需求强劲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导致居家办公和在线教育、娱乐等需求旺盛,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IT面板需求继续强劲,根据Omdi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TFT-LCDIT面板的出货量为4.6亿片,同比增长16.9%,出货面积为0.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6%。Omdia预测,随着工作场所向移动性的加速转变和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预计IT面板需求将逐年增长,同时随着IT产业演进,IT面板需求正在向物联网面板需求演进,预计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3)广州2600mm超宽幅产线达产以及原有产线提速,共同促进产能有效提升2021年上半年广州2600毫米超大宽幅产线达到满产运营状态,产能利用率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再叠加公司通过设备与工艺的改善实现原有产线提速,共同促进公司偏光片产能和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一)锂电池材料核心竞争力分析公司自1999年开始产业化负极材料,在锂电池材料领域已有20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实践,是锂电池材料产业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公司负极材料子公司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精“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在产品技术、产能规模、客户、产业链布局等方面构建了长期核心竞争优势。1.持续创新研发,全面构建产品技术壁垒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拥有包括材料造粒、表面改性、球化、热处理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经过多年高质量研发投入和自主研发能力培育,公司形成了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在高精尖品研发、石墨化技术、原料开发及评价技术、工艺设备的开发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高精尖产品方面,公司自主开发的高能量密度低膨胀技术、快充包覆技术、硅负极前驱体合成技术均处于行业前列。动力类产品方面,公司突破高能量密度快充技术瓶颈,开发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兼顾快充的动力类产品,并已批量应用于下游终端车企;消费类产品方面,公司突破数码类高能量密度低膨胀技术瓶颈,打造新一代低膨胀造粒技术平台,突破生焦二次颗粒5C快充技术瓶颈,5C快充产品已批量出货,抢先实现供应能力,在高端数码负极材料方面的全球领先优势得到进一步夯实;硅基负极方面,公司突破硅基负极材料前驱体批量化合成核心技术,已经完成了第二代硅氧产品的量产,正在进行第三代硅氧产品和新一代硅碳产品的研发,公司的硅氧产品已率先实现在消费和电动工具领域的规模化市场应用,并已通过了全球优质动力客户的产品认证,有望迎来规模放量。石墨化技术方面,公司一直致力于石墨化工序的改进与革新。公司的箱体炉技术在品质和成本控制方面行业领先,并持续推进工艺的优化改进,包头一期一体化基地箱体炉石墨化工艺自动化程度提升,可以有效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并且单炉装炉量大幅度提升,单吨电耗下降明显。新建一体化基地将采取新型工艺,将大幅提升产线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工艺需求。此外,公司也持续加大对新石墨化工艺的创新研发,公司从2010年开始进行连续石墨化的研发和测试工作,虽然受限于温度上限,尚不能大规模、多领域场景应用,但是在原来研发和测试工作的基础上,公司还将继续保持对连续石墨化工艺的研发和改进。原料开发及评价方面,公司与行业内知名原料焦厂家共同合作,开发定制化原料焦,夯实产品竞争优势。公司根据焦的特性结合负极材料性能,研究出了一套快速原料焦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缩短以往需要通过高温石墨化来验证原料品质的时间周期,大大增强了公司产品快速交付能力。新工艺方面,公司通过多方向的工艺优化改进,结合生产装备的升级改造,大幅提高产品良率,优化综合成本。新设备方面,公司与知名设备厂家共同开发核心设备,使设备能快速更新迭代,同步适应高端精尖产品的开发升级。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负极材料已有授权专利146项,其中发明专利122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包括国际专利2项。2.具备优质客户结构公司凭借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长期积累,以及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与全球主流锂电池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CATL、LGES、ATL、孚能、冠宇、亿纬锂能、比亚迪、欣旺达、SDI、力神、蜂巢等国内外主流的电芯企业。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始终与客户保持紧密的业务往来和顺畅的沟通,并与终端客户保持紧密联系,推动与终端客户的项目合作。报告期内,主要动力客户全面放量,优质客户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新一代硅基负极产品通过了国内外优质动力客户的产品认证,未来公司客户结构将进一步优化。3.产能规模行业领先,一体化产能建设强化成本优势公司根植于锂电池材料产业二十多年,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报告期内,公司负极有七大生产基地,完整涵盖了原料粉粹、造粒、石墨化、碳化、成品加工等全部工序,截止报告期末,负极材料成品产能12万吨,石墨化产能4.2万吨。公司在前期产能扩建和技术升级的基础上,加大一体化基地的建设,实现持续降本增效。公司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产线已于2021年全面达产,依托内蒙古当地的电价优势和一体化产线优势,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毛利率,进一步提升杉杉负极材料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公司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已于2021年末陆续建成投试产。公司四川眉山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已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年底公司负极材料产能将达到20万吨,公司的规模优势将进一步突显。4.与上游深度绑定合作,构建供应链核心优势公司在针状焦、石油焦等主要原材料领域与主要供应商开展商务、技术方面的全方位战略合作,为负极未来3~5年战略规划提供优质的原料保障,并采取自建、参股等形式扩充石墨化产能,保证了公司负极主要工艺环节的供应安全和成本优势。(二)偏光片核心竞争力分析1.规模优势目前公司已拥有8条偏光片前端生产线(含两条原韩国梧仓产线,现已搬迁至广州,处于试生产阶段),其中5条为2米以上的超宽幅生产线。公司是全球超宽幅偏光片领域的领导者,也是业内首家使用超宽幅生产线的公司,其中2600毫米超宽幅生产线是全球最大宽幅生产线,公司产能从1490毫米到超大宽幅2600毫米均有覆盖,产能规模大且可对应丰富的产品应用。上半年公司又陆续启动了张家港、绵阳地区的新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拥有12条全球领先的产品线,产线布局将更加全面,产能优势进一步夯实。2003年,公司就率先在南京投资了后加工产线,目前拥有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后加工基地12个,后加工生产实力雄厚。后端生产线包括行业领先的RTS(卷材至片材)生产线与RTP(卷材至面板)生产线,可快速应对客户需求。2.市场优势公司偏光片业务市场份额全球领先,从2013年起已成为行业龙头。根据矢野经济研究所的预测,2021年,公司偏光片业务的生产份额约为24%,排名全球第一。在超大尺寸领域,公司具备明显领先优势,是全球少数可以供应超大尺寸偏光片的企业。公司拥有全球唯一一条2600mm宽幅生产线,可以有效满足98英寸及以上的偏光片市场需求。3.客户优势公司下游客户一般设有较为严格的供应商认证体系,对于通过其供应商认证的企业,一般会维持较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与全球领先的面板制造商京东方、华星光电、咸阳彩虹光电、LG显示、夏普、惠科等均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沟通顺畅,可以积极响应客户的需求并配合开发新产品。凭借领先技术和卓越产品品质,公司产品与服务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双方供货关系稳定。4.技术研发优势公司作为偏光片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依托原LG化学在偏光片领域20多年的技术研发积淀,通过超大尺寸、超薄化、高对比度、广视角等偏光片差异化技术领先市场。公司已掌握多项偏光片制程关键技术,并不断拓展高端显示应用领域的偏光片创新技术。偏光片生产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包括光学、化学、化工、材料、机械、电子等多种专业技术,制造难度大,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公司作为全球偏光片产业的主要参与者,掌握偏光片产品的全套核心生产工艺。未来,在偏光片终端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下,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持续推进技术的进步与创新,进一步夯实自身竞争力。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韩国、中国、日本、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已申请1,000余项LCD偏光片相关专利,其中已授权专利917项,包括发明专利900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专利8项,其中国际专利770项。此外,公司还拥有127项与LCD偏光片业务相关的专有技术。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一)行业格局和趋势1.锂电池材料业务在全球践行“碳中和”行动下,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50万辆,渗透率达到9%,预计未来渗透率还将继续提升,根据高工锂电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0%以上,带动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1100GWh,正式迈入TWh时代。碳中和目标下,储能市场也将快速启动。高工锂电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16GWh,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约72.8%。下游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带来了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的快速扩张和竞争加剧,未来,负极材料行业的竞争将面临产能规模、成本控制、技术创新等全方面的竞争。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2021年公司负极材料业务销量大幅增加,行业地位较去年提升,根据鑫椤资讯数据,2021年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人造石墨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受电动汽车市场、储能市场、小动力市场等多领域锂电池需求驱动,同时随着公司新建产能的不断释放和快充类优势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未来还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鑫椤资讯预测,2022年上半年负极行业石墨化产能将持续紧张且价格也将维持高位,但随着公司包头二期石墨化产能的释放以及眉山一体化基地石墨化工序的投产,公司石墨化自给率将较2021年有明显提升,不仅能有效保障石墨化产能,还有利于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2.偏光片业务偏光片业务具有较高的技术、资金、认证等行业壁垒,且市场集中度高。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日韩厂商进入显示市场较早,积累了较为完整的专利链条,并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因此偏光片技术和产业长期被日韩厂商所掌控。2020年公司启动收购了LG化学旗下LCD偏光片业务,并在2021年2月完成了项目的中国大陆交割,通过本次并购,公司成为了全球LCD偏光片产业龙头。根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公布的2021年主要偏光片制造商的生产份额排名,公司偏光片业务以24%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从下游面板产业发展趋势和全球产业格局来看,未来偏光片产业将呈现两大发展特征。(1)国内偏光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目前显示产业整体向中国大陆转移,行业处于国产化替代进程中。根据Omdia预测,2021年中国大陆地区TFT-LCD面板产能占比超过全球的60%,中国大陆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生产基地,预计到2025年,中国大陆地区TFT-LCD面板产能将超过全球的70%,带动了国内偏光片需求的快速增长。根据Omdia预测,中国大陆地区偏光片市场需求预计将从2021年的3.9亿平方米增长到2025年的5.4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左右。(2)大尺寸是下游LCD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将带动LCD偏光片向大宽幅发展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屏幕的大尺寸化已成为LCD电视的主流发展方向。随着5G,8K超高清技术的蓬勃发展,显示产业正加速更新换代并向大尺寸方向发展。根据Omdia数据显示,2021年LCD电视面板平均尺寸达到了48.5英寸,同比增长1.4英寸,预计2022年平均尺寸将继续增长1.3英寸。偏光片作为LCD电视面板不可或缺的光学元件,也将随着下游面板的大尺寸化向大宽幅发展。公司将充分把握显示面板产业国产替代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大尺寸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提升在高端IT、手机等领域的市场份额,夯实全球竞争优势。(二)公司发展战略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核心主业,充分把握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发展、显示面板产业国产替代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不断提升核心业务的全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细分市场的全球领导者。1.负极材料业务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将紧贴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储能赛道,全面提升在产品、产能、技术、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全力以赴抢占市场,打造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导者。公司以客户需求为价值导向,加大产品技术创新投入,加快产品技术革新,保障“开发一代、应用一代、储备一代”。同时公司将全面加速一体化基地的建设,持续推进石墨化、造粒、碳化等生产工艺的革新,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公司积极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通过股权投资或者深入绑定合作形式加强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2.偏光片业务公司偏光片业务将秉持“品质、创新”的核心价值,进一步强化公司LCD偏光片在TV应用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将大力提升在IT和手机领域的市场份额。公司将积极推动全球研发中心的投资建设,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OLED偏光片等新技术产品、推进原材料的本土化创新发展、加大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等,全力打造全球偏光片业务领导者,助力显示面板产业蓬勃发展。(三)经营计划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9,938.26万元,同比增长151.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969.65万元,同比增长2320.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88,532.01万元,同比增加204,910.37万元。公司整体已实现并超越了2020年年度报告披露的经营目标。2022年公司将持续聚焦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核心主业,充分把握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发展、显示面板产业国产替代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不断提升核心业务的全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细分市场的全球领导者。1.负极材料业务(1)全面加快一体化产能建设2022年公司将加快推进包头二期产能达产和四川眉山一期产能建设。四川眉山一期产能将优先推进石墨化产能的建设和投产。随着包头二期的达产和四川眉山一期的投产,预计2022年年底负极成品产能将达到20万吨,石墨化产能超过10万吨。(2)持续推进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①新产品A.人造石墨动力方向上,紧跟市场需求,在动力电池换电领域专注容量350mAh/g长循环负极材料的开发;继续聚焦低成本高性能的综合型人造石墨的开发,提升头部车企供应市场份额;加强动力快充产品升级,打造高能量密度兼顾快充人造石墨和极致快充人造石墨等产品。数码方向上,专注产品高能量密度,不断突破材料性能天花板,在保持快充性能同时持续提升产品能量密度,以满足并超越客户需求,保持行业领先地位。B.硅基负极2022年公司将加快第二代硅氧负极材料的量产和应用,加强产线设备的自主研发,争取自主装备实现率达到90%以上。同时,公司还将积极进行第三代硅氧材料和新一代硅碳材料的研发,并且将探索匹配硅材料的石墨技术,实现兼具高能量、快充和低膨胀的复合材料。基于未来动力用硅基负极材料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将适时启动新的硅基负极产能建设,以满足未来3-5年的客户需求。C.软/硬炭公司于2016年开始硬炭方面的研发工作。2021年在钠离子电池方向也已向相关电池企业进行了百公斤级的供货。公司于2017年开始软炭的研发工作,2020年开始面向国内大型电池厂家批量供货,目前正在进行掺混石墨方面研究,提高低温和倍率性能,降本增效。公司软硬炭研发起步较早,具有深厚的研发基础,2022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快研发步伐,继续加强钠离子电池用高性价比硬炭、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高首效硬炭和低成本软炭的开发,抓住机会,迅速占领市场。D.天然石墨专注于电动工具和大型EV领域,致力于致密化天然石墨高温性能改善、致密化技术应用拓展、长循环低膨胀天然石墨CSG系列以及高功率天然石墨的优化。②新工艺持续改进现有石墨化箱体炉技术,一体化基地中的箱式石墨化产线将采用大炉型、大变压器,并搭配预石墨化工序,进一步增加装炉量,降低石墨化成本。另外,在原有石墨化产线基础上,增加高效辅料冷却筛分系统,加快降温过程,缩短石墨化生产周期,提升产能。公司于2010年开始连续石墨化的研发和测试工作,基于连续石墨化技术目前的温度上限,尚不能大规模、多领域场景应用,并且连续石墨化炉还需进一步技术改造,公司将继续保持对连续石墨化工艺的研发和改进。(3)加快市场拓展,全面提升市场占有率2022年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重点推进快充产品在动力客户的持续放量,以及3C、5C产品在数码端的批量导入,并加快推进硅基负极在优质消费类和动力类客户的量产和应用。公司将凭借优质产品和产能优势,全面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2.偏光片业务(1)提升产能,扩大规模优势公司将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及公司市场战略目标,逐步提升产能,扩大市场规模。一方面持续革新生产工艺提升现有产线稼动速度,从而提升产能;另一方面有序推进新建产线的建设,其中广州新增产线处于试生产阶段,将逐步完成产线认证和爬坡工作,张家港和四川绵阳基地新增产线的建设将按照计划有序推进。(2)拓展产品应用,构建全方位竞争优势2022年,除了持续夯实现有TV产品的全球领先优势外,公司将大力推进在IT和手机领域的市场规模,并积极开发OLED等新型产品,实现从中小型到超大型产品全面覆盖,构筑全方位的竞争优势。(3)设立研发中心,全面扩大技术领先优势为全面扩大技术领先优势,公司计划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创新型人才,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动产品创新,并积极拓展新的产品应用领域。A.OLED偏光片开发2021年起,公司专门成立了OLED研发部门,重点推进TV及中小型产品用OLED偏光片的研发工作,目前OLED偏光片研发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中,预计2022年下半年部分产品将实现量产。B.LCD偏光片产品的持续升级和创新2022年,公司持续推进LCD偏光片产品的迭代升级和创新,将重点推进TV用视角补偿偏光片/TV用超低反射偏光片/中小型超薄型偏光片等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其中TV用视角补偿偏光片主要是通过偏光片的视角补偿技术来改善TFT-LCD面板的侧视角问题,既可以达到可媲美OLEDTV面板的高视角显示效果,又具备成本竞争力,预计未来视角补偿将是TV显示应用领域比较重要的技术。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向面板厂进行送样,预计未来将会在MiniLed背光等高端TV领域进行推广。C.绿色环保偏光片用溶剂开发2022年,公司通过导入全新的绿色环保型溶剂,致力于开发UV硬化技术的无溶剂配方生产工艺,助力低碳经济发展。(4)持续强化与上下游的合作关系公司将继续加强与下游主流面板厂商京东方、LG显示、华星光电、夏普、咸阳彩虹光电、惠科等厂商的合作关系。凭借前端产能优势和后端RTP/RTS等供应优势,实现产品稳定供应,以卓越的产品品质和服务,实现与客户的合作共赢发展。同时,公司将继续深入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推动上游原材料的本土化,保障上游材料的供应稳定。上述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四)可能面对的风险1.政策风险公司的核心业务均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国家对锂电池和偏光片产业的相关政策出台与调整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影响。应对措施: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提升盈利能力,以应对国家支持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持续关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相关政策,在产业投入时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并及时调整业务投入,降低政策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适时引入外部资本,实现优势互补,分担投资风险。2.市场竞争风险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不断吸引新进入者通过直接投资、产业转型或收购兼并等方式进入锂电池材料行业参与竞争。同时现有锂电池材料企业亦纷纷扩充产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果未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可能出现结构性、阶段性的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将加剧。随着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量产,市场供应过剩时,偏光片价格存在降价风险。同时面临其他偏光片厂商的竞争。应对措施:面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风险,公司将持续通过依靠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及精益管理等方式提升竞争力。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主要原材料包括石油焦、针状焦等,原材料成本占公司生产成本比重较大,上述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偏光片原材料主要集中在日、韩相关企业,特别是PVA膜、TAC膜等,若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出现较大的经营变动或者外贸环境出现重大变化,将对公司偏光片业务生产经营造成不确定性影响。应对措施:实时追踪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强与上游原料供应产业链的联系,形成战略合作,签订年度供应协议,保障公司原材料的安全和及时供应,减少风险,降低成本。4.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锂电池虽然目前是二次电池中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种类,但其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发展方向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若其他类型电池如燃料电池、锂硫电池、固态电池、超级电容电池取得了革命性发展,克服了目前应用中的重大问题,而公司不能及时掌握相关技术,将对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虽然当前LCD在平板显示行业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新型显示技术如OLED、MicroLED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对LCD显示地位形成挑战,从而影响到公司LCD偏光片业务的需求和盈利空间。应对措施:公司将紧跟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对相关前沿技术进行储备,以应对技术更新带来的替代风险。5.汇率风险由于公司部分采购与销售来自于境外,与境外支付渠道的结算涉及美元、欧元等多种货币。因此外币资产会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应对措施:将密切关注汇率动态,在签订合同中考虑相应的汇率波动风险,同时合理谨慎利用相关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