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5 17:08:56 来源: 东方网·东方快评
财政部2月24日发布《2021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在这个基础上,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万亿元,支出24.63万亿元。
2021年,从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着眼,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合理确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抓实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021年赤字规模为3.57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安排3.65万亿元,上海、广东等地区率先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实现了“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报告认为,重点要做好六个方面工作: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节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经纪律,整饬财经秩序。
减费降税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
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万亿元,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标志性事件。总体来看,财政收入长反映了经济基本面。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经济平稳恢复,因此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去年经济增长了8.1%,居民收入也增长8.1%,保持基本同步。财政收入增长10.7%,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收入是名义增长,考虑物价因素,实际财政收入增长大体和经济增长同步。
另一个方面,减费降税、“放水养鱼”政策,短期内政府收入会下降,但是长期看会促进经济增长,也会增加财政收入,从而实现良性循环。从这个角度来看,实施减费降税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针对性地调控,支持一些短板和重点领域,包括对中小微企业给予支持,取得了积极效果。
积极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提升效能
2022年积极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从两个角度把握,一个是政策精准度,一个是政策可持续。从精准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因为财政资金是有限的,关键是要提高它的效能。重点就是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围绕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对其进行帮扶,适当增加支出强度。要精准支持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重大战略、现代农业,促成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的落地。要完善财政资金的执法机制,加强分配方案审核,特别是加强监控对执法资金的使用,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的安全使用,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另一方面是政策可持续性。赤字率要适度,支出和收入之间要匹配,要量力而行。新的一年,预期财政赤字会保持一定的比例。因为新的一年经济下行压力还是非常大的,有很多新的挑战,需要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尤其是一季度、上半年,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指导原则,为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过了1.5亿户,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元,今年要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今年会保持相同的力度,甚至比去年更大。因为去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我们有底气、有能力。
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关键是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的活力。从这个角度看,需要围绕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加大政策扶持。同时解决困难户所面临的困难;政府部门要过紧日子,统筹财政资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各项减费降税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过去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像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三乱现象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实际上是增加了企业负担,一方面要减费,另一方面又通过加大收费来弥补财政缺口,今年要防止这种情况。
要高度重视减费降税与其他的一些帮助企业纾困政策的协同。当前,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中小微企业、下游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因此,要帮助企业减轻融资、物流、用工、房租等成本。税费减免和金融信贷以及保供稳价等相关政策要联动形成合力,从而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
做好政策加减法,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保持适当的财政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强调重点支持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重大战略、现代农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财政政策要促进高质量发展,这是总的要求。首先是创新驱动,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包括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等;第二,就是双碳战略的实施;第三是民生领域,加大县域公共卫生、医疗、教育、体育、养老等领域投入。第四,是促进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协同发展。第五,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要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另外,对“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提供财政保证。新一年财政政策将有保有压,既要做好加法,也要做好减法。加法就是补短板;减法是指减费降税、节能减排等。做好政策加减法,推进经济平稳发展。
(作者为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财经头条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