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总量突破110万亿元 开局之年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2022-01-18 15:30:4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国内生产总值达114.4万亿元,突破110万亿元;人均GDP达12551美元,突破1.2万美元;全年经济增长8.1%,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1月17日出炉的中国经济年报显示,2021年,我国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经济增长国际领先,彰显经济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展望2022年,围绕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一系列新举措将加快落地。据悉,扩大有效投资方面,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正在发力,还将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制造业投资、企业R&D投入、技改投入等政策措施。业内表示,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没有变,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全年经济仍有望实现稳中求进。

在当天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21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双双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

翻看中国经济年报:2021年,经济总量达1143670亿元,突破110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突破了1.2万美元。

宁吉喆说,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10万亿元,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也意味着我国发展的基础更牢、条件更优、动力更足,同时也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2021年,经济增速为8.1%,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达到了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低于涨幅3%左右的预期目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1年,货物进出口顺差比上年扩大20.4%。年末,外汇储备余额连续8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巩固“稳”的基础同时,“进”的力量也在积蓄。2021年,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4.7%、17%、18.3%、1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了17.2%。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45.6%、42.1%。

透过数据看支撑。2021年,“三驾马车”动力十足。宁吉喆指出,全年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3、1.1、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20.9%。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50万亿元,增长4.9%。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1%,比上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

展望2022年,业内表示,尽管存在风险挑战,但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变。全年经济仍有望实现稳中求进。

宁吉喆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利条件没有变,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以投资为例,宁吉喆表示,扩大有效投资有潜力、有空间,也有动力。

一是促发展投资潜力巨大。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到美国的1/5、日本的1/3,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30%。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二是补短板投资空间广阔。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仍有许多薄弱环节,农民人均公共设施投入仅为城镇居民的1/5左右,补短板投资空间广阔。

三是创新投资动力充足。随着创新驱动作用增强,产业升级发展趋势向好,企业创新投入不断加大,推动创新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蕴含巨大的投资动力。今年还要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制造业投资、企业R&D投入、技改投入等政策措施。从资金看,我国总储蓄率高,社会资金总体充裕,生产建设支撑条件较好,扩大有效投资既有需要,也有较好的条件。

四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正在发力。“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点项目陆续启动,“两新一重”项目有序建设。财政货币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都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表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成为2022年宏观经济主基调。考虑到宏观经济“三驾马车”中,出口具有“外生性”,消费是“慢变量”,“稳投资”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由于投资的资金密集特征,预计“稳金融”举措大概率将陆续出台。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也表示,稳增长政策依然有发力空间。从1月10日国常会强调基建发力,到1月17日央行降低MLF利率10bp,可以看出稳增长组合拳将持续发力。

“当前,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宏观经济大盘稳定,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同时实现,把促进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定提高相结合,使我国经济行稳致远,持续健康发展。”宁吉喆说。(班娟娟)

责编:张靖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