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强瑞技术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8-28 21:22:55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强瑞技术(301128)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相关资料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和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仍主要从事工装和检测治具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目标客户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为客户提供提高智能制造水平的整体解决方案。现阶段公司生产的检测治具及设备主要用于产品电性能、光学性能、气密性、射频及音频等方面的检测;公司生产的工装治具及设备主要用于产品零部件模组和整机的组装、拆卸和加工等工序。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响应速度等方式持续扩大对部分原有客户的供货份额。随着华为出货量的逐渐恢复,公司来自华为终端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同时,为了应对移动终端电子行业增速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持续对新业务领域的客户进行研发投入。经过公司多年来的持续探索和拓展,公司在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了部分订单。在服务器领域,公司与华为在液冷服务器检测设备领域展开进一步合作,并获得中兴通讯等其他客户的中标订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与华为车BU,比亚迪(002594)及其子公司弗迪动力,弗迪科技等客户展开合作,例如为电机控制器模块/MCU/OBC/BMS等相关的安规/FT测试提供测试治具和设备;为各类域控模组及组件,液冷充电枪等提供气密性测试设备和治具,此外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客户中标的车灯产线项目也开始落地实施。目前产品主要直接或间接用于以下主要客户与品牌:赛力斯(601127),比亚迪,广汽,理想,小鹏,北汽,长安等。

(二)横向并购

报告期内,公司组织实施并购重组,利用并购资源拓展新的发展方向。公司此次收购标的公司的散热器产品在光伏等新能源、ICT、医疗等行业应用广泛。借助公司的资金支持,标的公司可以在光伏、储能等快速增长的行业里获得更多订单份额,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整体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关键技术人员、专用设备等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仍然采用“定制研发、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生产经营模式,并具备“定制化、小批量、快速响应”的竞争优势。

为了进一步改善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提高人员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率,公司对目前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善。此外,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新技术产品创新,具体内容如下:

1、管理模式创新

为适应客户需求和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公司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持续优化研发、采购和生产模式,逐渐形成了批量定制化的生产经营模式。近年来公司逐渐拓展了除终端电子产品领域以外的其他行业客户。为了提高公司对不同行业客户需求的及时响应,报告期内,公司针对各客户群体成立了不同的对口事业部,进一步提升业务人员及研发人员的专项服务及研发能力。

2、技术积累及产品创新

截至披露日,公司已拥有185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发明专利,110项软件著作权证,6项外观专利及4项注册商标。公司多年来持续增加核心技术研发的投资,尽管移动终端电子设备领域受到宏观经济形势下滑的不利影响,但受益于公司多年来在不同客户领域的创新和积累,公司成功运用在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储备,实现对其他业务领域的客户拓展,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定制化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新的技术开发包括:自主研发的气密性测漏仪,可广泛应用于大功率充电桩、液冷充电枪、液冷服务器及动力电池组生产领域;公司新打样的域控制器测试设备,可以应用于汽车“三电”相关核心组件;双通道带电池模拟电压测量功能则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无线通信和智能家居产品等。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一方面,受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的不利影响,公司所在的终端消费市场,仍然面临供过于求的现状,消费需求的恢复仍需时间,因此各终端厂商的投资力度下降,尽管公司已经开拓了较多除华为、富士康以外其他厂商的业务,但在有限的市场中,公司在终端市场获取的订单可能面临持续下滑的风险。另一方面,公司仍在努力开拓非终端电子产品领域的市场,但由于目前获取的订单多为研发打样或小批量试产订单,未来可能面临无法获取大额订单的风险。

为了应对上述风险,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紧跟客户的发展步伐,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及时进行定向研发,并扩充公司的市场和研发人员团队,希望通过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专业的技术,获得更多客户的青睐。

2、成本费用上升风险

近年来公司为了应对终端消费市场下滑的不利影响,坚持开拓新客户新市场。由于配合客户进行研发的小批量订单的毛利率较低,同时为了获取重要客户的业务订单,报价水平也有所降低,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可能存在进一步降低的风险。此外,开拓市场导致的销售费用、研发费用也可能面临进一步上升。

为了避免销售毛利率的下降,同时保证报价的竞争优势,公司逐渐控制外发加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精益制造,提升生产效率,缩短交付时间,降低生产研发过程中的损耗。

3、收购后的整合风险

公司近年来实施了投资并购事项。但由于公司与标的公司在经营方式、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尽管公司在投资协议里对标的公司在治理层面进行约定,但由于双方产品属于不同细分行业,双方的研发、生产等方面的整合能否达到互补及协同效果、能否达到预期最佳效果以及所需的时间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若上述整合无法顺利完成,对公司整体经营可能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在不影响标的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监督与管理,尽快完成对标的公司的整合,实现其与公司的协同发展。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