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山青水美林产旺!柳州这座工业名城收获连串“绿色”喜报

2022-04-20 10:05:12 来源: 广西日报

虎年春来早,柳州春色好。这座工业名城收获连串“绿色”喜报: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63.2%,稳步提升到2021年的67.02%,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4.47个百分点;生态环境部新近公布2021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前30个城市,柳州市稳居榜首,成为广西10个上榜城市的领军者;柳州市政府在今年市两会上提出,2025年工业产值要突破万亿元,林业产业界随即积极响应,力争作出1/10的贡献,全市林业工业产值要在目前400多亿元的平台上起飞,2025年实现千亿元,届时将占据全区木竹材加工5000亿元产值的1/5。

1年年开春先植绿“种出”好生态

今年2月7日,节后上班第一天,柳州市四家班子领导与干部群众一起,参加新春义务植树活动。当天种下洋紫荆、黄金槐、无患子、四季桂、黄花风铃木等错季开花的新树约2600株。春节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作为一个惯例,柳州市举行这样的新春义务植树活动,已经延续了13年。

一城紫荆,百里春风;年年植树,岁岁有别。柳州城区从主要种植绿化树木,逐步转变为规划种植花色美观的观赏树木,着意提升“紫荆花城”的城市品质,配套形成“一花为主、四季可赏”的景观格局。历年大型义务植树的地点,过后总会成为市民喜欢打卡的赏花新景区。

2012年,柳州进入国家森林城市行列,以此作为进一步绿化美化的新起点。柳州人把提升绿化质量与优化水体质量、空气质量、环境质量有机结合,使城市绿地布局更趋合理,森林生态体系更趋完善,江河湖库水质更趋优化,城乡空气质量更加清新,人文与自然景观更加交融。连绵青山拥抱蜿蜒江河湖库,涵养出一条条、一池池秀美碧水,柳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连年前移,2020年从上年全国第二位跃居第一位,2021年继续稳坐“头把交椅”。同时,柳州市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上世纪一度烟尘弥漫、酸雨烦人的污染严重城市,如今变成了绿浓花艳、水美天蓝的生态宜居福地。

2江河湖库尽碧波福泽水乡人

两年蝉联全国第一的地表水质,对于工业重镇柳州特别来之不易。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柳州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协调,酸雨率峰值一度高达98.5%,成为全国四大酸雨区之一。那时的柳州,数十个排污口将废水直排柳江,造成严重污染。

痛定思痛,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柳州着力治理酸雨、修复生态。生产生活污水全部截流进行净化处理,工业废气也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党的十九大以来,柳州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针对老城区工业过于集中的状况,下大决心搬迁一批、改造一批、关停一批、整治一批。对那些治理无望、污染严重的企业,“壮士断腕”般忍痛关闭;对那些排污不达标但具有改造意愿的企业,则采取“退城进郊”“退城入园”等途径改造提升。

一手抓污染治理,一手抓植树造林。柳宗元笔下“江流曲似九回肠”的柳江,终于碧波重现。柳州围绕一江秀水,沿两岸打造景观带、文化带,布局人工瀑布、重修文庙、建设窑埠古镇文化街区、修建近百公里的亲水步道和自行车道。而今的柳江两岸,成了柳州人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江滨公园、驾鹤公园、柳州文庙、蟠龙山公园、窑埠古镇、工业博物馆、金沙角、江岸飞瀑、江中喷泉……这些被柳江串联起来山水人文景观,像一粒粒珍珠闪耀着迷人光彩。每年春天,市花洋紫荆满城盛放,更将柳江映照得“半江瑟瑟半江红”,让人流连忘返。到了夜晚,两岸霓虹闪烁、灯火璀璨,市区沿江山体、瀑布、音乐喷泉在彩灯照射下,实景和倒影相映相衬,流光溢彩,如梦似幻。

柳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弯弯曲曲穿城而过的百里柳江,是柳州人母亲河,江水清澈如初,生态回归原真,这里更成了游泳爱好者的天然乐园。每逢夏日,适宜游泳的江段从早到晚都有市民中流击水,岸上还有人群观赏助兴。国庆期间,“百里柳江激情畅游”活动连年在柳州举办,引来市内外、区内外、国内外众多游泳爱好者,不同方阵各显神通,水上舞龙、龙舟竞逐、水技表演等各种活动热闹非凡。柳江上演的更著名盛事,还有水上摩托世界锦标赛、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内河帆船赛等每年必办的大赛,碧水蓝天的柳州,由此增加了一个亮丽名片——“水上运动娱乐之都”。

生态环境部门对柳州市地表水质的连续监测考核,除柳江外还包括融江、贝江、洛江(中渡河)、洛清江、浪溪江、石榴河,覆盖了全市江河湖库的主要水体。在每月公布排名结果的基础上,柳州市地表水质量在全国连年独占鳌头,这个“金杯”的含金量特别高、特别“硬核”。

3美笋配上螺蛳粉改出好产业

近年,柳州螺蛳粉声名鹊起,从2014年第一家袋装螺蛳粉企业诞生,到2020年产值过百亿,只用了短短6年时间,柳州螺蛳粉就火遍全国、热销海外。2021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更是高达501.6亿元。

柳州螺蛳粉如此吊人胃口,离不开一种关键配料——酸笋。这种笋,正是连片竹林源源不断提供的生态食物。近日,由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编制的《柳州螺蛳粉原料竹笋生产技术规程》,成功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评审,成为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首个通过审定的地方标准。

搭上螺蛳粉产业发展快车,柳州市竹林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已经拥有3万亩笋用竹的柳南区,科学调整林种结构“退桉改竹”,今年全力新增笋用竹1万亩,到2025年力争新增笋用竹5万亩,竹笋年产量突破10万吨,为柳州市打造千亿元螺蛳粉产业提供原料支撑。据了解,在柳州,种植笋用竹第三年开始采笋,一亩竹林收入约4000元,第四年起每年每亩收7000—8000元,比较效益数倍于速生丰产用材林。

柳州市推动林业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1年落实招商引资林业项目9个,总投资9.54亿元,其中自治区领导协调推进招商引资重点企业大自然家居(中国)有限公司实现投产。全市全年完成林业总产值730.7亿元,其中木材加工与造纸产业产值369.89亿元,占全市林业总产值的50.6%。全市有人造板、家具制造、竹木浆造纸、竹木制品加工林产工业企业约1500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生态板、细木工板产量460.35万立方米,约占广西总量的86%。广西壮象木业有限公司的生态板获评为全国生态板十大品牌。鹿寨桂中现代林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区获认定为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记者 袁琳 通讯员 张荣兴 何晓莲)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