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4 16:49:18 来源: 东方网·东方快评
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中明确,针对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要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据介绍,“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初步计划新增650万套(间),预计可帮助1300万新市民、年轻人等缓解住房困难。(1月13日央广网)
“住得安心”是青年人在城市打拼的基本“刚需”,没有温暖的“窝”,哪能安心奋斗?让城市新青年真正“住有所居”,是他们在大中城市打拼,闯出自己一片天地的前提,这也是制度设计的出发点。
《“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针对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要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大城市对青年有极大的吸引力,为他们择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但住房问题一直让年轻人头疼。比如,刚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收入不高,直接向市场上租房,经济压力大,还可能掉入一些无良中介的陷阱。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现在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靠租房来解决住的问题,然而租金付得起的房子区位比较远,区位比较好的租金太贵,这成为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房和租不好房的一个现实难题。故此,《“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推出保障性租赁住房,为年轻人量身定制,深孚民意。
让城市新青年“住有所居”,目前,很多的城市在行动。如《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中表示,当租金快速上涨时,主管部门可以采取措施调控住房租赁市场。《上海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供应租赁住房超过42万套(间、宿舍床位),占住房供应总套数的40%。成都的目标是“十四五”期间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也有一些城市已推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拎包即可入住,租金打了九折”,且小区环境宜人养眼。
大力发展保障租赁房,托起年轻人的“安居梦”。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建设,需要在人口流入较多的城市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有效解决住房供给短缺问题,为新市民提供安居乐业的条件。同时,在住有所居的前提下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这既能稳定有效投资,也能改善民生,落实好房住不炒理念的长效机制。各地应从供给侧着手,加大政府供应力度,加大供给保障性租赁住房,坚持供需匹配,通过新建、改建、改造、租赁补贴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集房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缓解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需矛盾,为城市新市民、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托起“安居梦”,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让青年人住得安心,是民生任务,更是政治责任。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人,人口的持续流入特别是青年人才的集聚扎根,是一座城市的活力所在、未来所系,城市的决策者要充分意识到,青年是城市的希望和未来,能够让他们尽情施展才华的城市,一定充满勃勃生机。就此,应提高政治站位,既要把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当成落实中央部署的民生任务,更要把青年住得好、留得下与城市兴旺发达联结在一起,让他们在城市里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