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如何强人才,贵阳各区(市、县)打算这样干!

2022-01-14 12:36:44 来源: 贵阳网

2021年12月21日,贵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幕。大会提出,未来五年贵阳贵安将坚定不移强人才,着力汇聚“强省会”的智力支撑。近日,贵阳各区(市、县)陆续召开了“两会”,对于怎样强人才,各自给出了具体规划。

南明区:大力实施引、育、用、留“四大工程”

2021年1月7日,在贵阳市南明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区长刘桂均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南明区将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力实施引、育、用、留“四大工程”,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下、发展得好。

图为贵阳南明区参加贵阳贵安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

梧桐引才。动态编制人才需求目录,依托人博会、赴外引才等活动,新增人才1.2万人。积极落实在黔高校毕业生贵阳贵安就业创业行动,实施“零门槛”落户政策,新引进人才数占新增常住人口比重达50%以上。

借智育才。加强“政校企社”四方联动,探索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和就业实践基地,选派专技人才、机关干部参加省内外培训和跟岗学习,最大限度挖掘和开发现有人才潜能。

科学用才。大力支持建设专家人才站,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产学研对接平台,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各尽其能。

服务留才。深化“一站式”平台服务和人才专员制度,建立人才研发基金,保障人才用房,配套人才就医、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服务,营造人才安业环境。强化事业留才,为各类人才搭建施才平台,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

观山湖区:到2026年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6万人

2022年1月7日,在观山湖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区长秦永康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后五年,观山湖区将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加强“校地联动”,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全市人才高地,到2026年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6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达36%以上。

图为观山湖区打造的“黔中会客厅·对话新业态”人才交流活动。

做细做好人才工作。扎实推进引、育、用、留 “四大工程”,严格落实“最 宽松、最方便、最快捷”的人才落户政策,加强与辖区高校交流合作,做好省内外高校毕业生返筑留筑工作,深入打造“创聚观山·宜业观山湖”就业创业服务品牌,加快人才汇聚,确保新增常住人口中人才比重超过5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32%以上,开展科技活动、科技研发的人员突破1.2万人。

清镇市:奋力打造产教融合实践创新区

2022年1月7日,在清镇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理市长吴永康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清镇市将紧扣“人才兴市”战略,搭建政企、政校、校企、政社互动平台,重点围绕铝制造业人才、旅游运营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方面大力引才、育才、用才和留才,以产业吸引人才、以人才赋能产业。持续降低生活成本,大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非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零门槛”落户,常住人口75万人以上,人才总量15万人以上。

图为贵州(清镇)职教城。

坚定不移强人才,奋力打造产教融合实践创新区。紧扣“人才兴市”,按照“四合并举、三业联动”要求,大力推动贵州(清镇)职教城内涵式发展,着力打造黔匠基地,为“强省会”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深化政校合作。建立县级领导院校包保机制,制定完善职教师生购房、落户、子女就读等优惠政策,围绕职业院校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优化产业、提质服务。

——加快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推动岗位与专业融合,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打通企业用工需求和院校人才培养供需信息畅通渠道,稳步扩大学位供给,为地方和企业发展提供各类优质黔匠。

——加快推动学术与技术融合。引导职业院校将研发平台建设在生产一线,抢抓与贵州大学科技园合作契机打造职教城科技园,推动一批职教城院校双创企业落地生根。

——加快推动毕业与就业融合。引导职业院校将实训基地建设在产业一线,在实操中磨炼技能,在实训中融入企业和社会,加大毕业生就近就业创业转化力度。

——深化城教互动。始终将贵州(清镇)职教城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产业园区开发、重大项目布局统筹考虑,优化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完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

——联动职业院校错时开放体育、体验、教学、文化等资源,积极把职教城研学营地打造成为知名的研学旅游品牌,促进职业院校与城市人文资源互补。

云岩区:实施好“零门槛”落户政策

图为云岩区人才服务专员热情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服务。 

2022年1月6日,在云岩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区长王黔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后五年,云岩区将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大幅提升科技研发和转化效益,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7亿元以上。

优化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全环节,实施好“零门槛”落户政策,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130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支,力争人才总量突破26万人。

乌当区:深入落实“人才兴区”十二条措施

2022年1月7日,在乌当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区长艾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乌当区将着力打造区域人才聚集地,深入落实“人才兴区”十二条措施,即构建一体化人才服务平台、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建设人才创新平台、鼓励人才提升学历、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引进人才、住房保障服务、生活便利服务、文化旅游服务、子女入学服务、医疗保障服务、续建人才档案,实现人才落户“零门槛”。加强与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建设一批人才公寓,大力营造识才重才、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力争人才规模突破9万人。

全面推进人才汇聚。加强与贵州师范学院等省内外高校合作,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落实好“人才兴区”十二条措施,新引进人才5000人以上。

白云区:千方百计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

2022年1月7日,在白云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区长唐樾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白云区将贯彻落实“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科学制定实施人才“招、选、育、用”一体化机制,千方百计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

图为白云区“匠天下”人才小镇人才优惠政策发布会现场。

强化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加快实现人才集聚。持续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务实合作,做好在黔高校毕业生来筑、留筑工作。到2025年,引进博士工作站1个以上,建设科创孵化平台5个,高新技术企业达110家,全区人才总量达17万人以上。

千方百计聚人才、强活力,在推进开放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大力实施人才招引。扎实开展大学生留城行动,落实好住房补贴、创业指导、技能培育等政策服务,抓实专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联动,提高学校专业链与地方产业链的匹配度,引导就业群体向城市新功能板块聚集。全年提供高校留筑岗位数5000个,完成600套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新增区级就业见习基地4家,新培育和孵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家,人才总量达10.5万人。

持续激发创新活力。重点支持在人才小镇、创投孵化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布局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支,高层次创新人才100人。

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培育力度,提升“三上”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占比,全年高新技术企业达73家,R&D投入达12.16亿元,同比增长5%。

修文县:3个“行动”聚焦强人才

2022年1月6日,在修文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县长邓谦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修文县将聚焦强人才,推进以招才引智为主导的人才支撑。

图为修文经开区一角。 罗毅 摄

大力实施引才行动。聚焦大学生群体,开展在黔高校毕业生到修文就业创业行动,提供3500个以上岗位供在黔大学生双向选择,到各高校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国有企事业单位提供至少100个岗位用于公开招聘和高级人才引进,其中中高级人才引进不少于50人,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落户修文、扎根修文、建设修文。

大力实施用才行动。注重以用为本,把人才用在最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岗相适,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努力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注重授权松绑,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大力实施留才行动。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良好环境,真正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突出配套服务,多措并举提高收入水平,千方百计降低城市综合生活成本,建好人才公寓,着力解决住房购房、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服务保障问题,让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