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新农股份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8-23 06:12:45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资料图片)

新农股份(002942)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概述

2023年上半年,受行业周期性、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叠加国际地缘政治、金融市场动荡等多重因素,导致农药渠道库存消化缓慢,引发农药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药行业处于底部震荡阶段。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公司笃定发展战略,主动应对各项挑战因素,积极开拓市场,切实完善提升安全、环保管控工作,有效组织生产保障客户需求。2023年上半年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聚焦差异化战略,巩固深化“杀细菌剂第一品牌”

持续聚焦“6+1”核心作物,聚焦第一重点产品(碧生)、拓展战略性新产品(二绿一新),为目标用户提供好产品、丰收好方案,形成新农在农化行业更具竞争力的特色产品线,巩固市场份额并有效扩大;完善渠道管理体系,优化市场管控措施,与重点客户形成合力,通过及时跟进检查、高效执行,客户满意度和渠道信心进一步提升;强化营销管理体系和组织能力建设,以价值呈现为引领,着力推进技术服务体系与作业体系“深化、细化、量化”,提升服务价值;以“人效”为根本,通过持续赋能培养、在岗实训,具备专业化、职业化特征的技术营销队伍进一步壮大,为制剂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体系保障。

2、推动持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加大产品开发与技术研发投入,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加强研发体系建设。

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3,273.01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6.75%。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涵盖合成研发、制剂研发、生物农药研发、生测技术等领域研发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同时,公司以整合式研发理念,通过对外合作、引进吸收等模式,加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与引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3、加强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以及仙居新区20,000吨绿色数字化制剂及配套项目、安全环保技改工程等公司级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年产1,000吨吡唑醚菌酯项目二期工程正在有序实施中;加氢技改项目,已完成募投资金承诺投资,项目达到预定建设目标,已顺利结项。优化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及流程,加强工程技术组织能力建设,提高工程技术能力,为公司发展注入后劲。

4、提升EHS管理体系,保障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安全及职业健康管理,持续开展环保技术攻关,从工艺本质上强化环保、安全和职业健康;强化集团对工厂/子公司的指导和监督,落实安全环保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体系和安全标准化管理;建立严格的监控机制,定期开展专项安全、环保检查,加大安全环保巡检与监测工作,对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学农药原药、制剂及精细化工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噻唑锌、吡唑醚菌酯、毒死蜱、三唑磷等原药及制剂产品,以及乙基氯化物、N-(1-乙基丙基)-3,4-二甲基苯胺、苯肼及苯肼盐、1,3-环己二酮等中间体产品。

2、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究开发、原材料采购、生产、检测、销售体系,根据客户的需求,结合自身情况独立进行经营活动。

(1)采购模式

公司设立采购部,负责公司原辅料、备品备件和设备的采购工作。

对于原辅料采购,计划部门根据市场供应情况、订单情况通过ERP系统生成请购单。采购部每年对合格供方进行评价,形成合格供方名录,并根据ERP系统的请购单在合格供方名录中筛选物料供方,进行商务谈判、合同订立以及物资交付等工作。仓库部门根据到货单进行报检,经质管部门检验合格的物料方能入库。财务部负责合同审核并参与部分物料的商务谈判工作,并根据合同及发票支付相应的货款。

由于ERP系统已经充分考虑物料的运行周期及需求量,采购部一般根据系统的请购单进行下单。对于市场紧俏尤其是预计将涨价的原材料,会进行适当备货。对部分重点物料,为了保证优质优价以及优先供应,与供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施战略采购。部分重点物料的采购由采购部、财务部以及职能部门组成的采购小组实施采购。

对于设备的采购,先由设备与技术部门进行选型,采购部门根据选型结果进行市场的比价及采购工作,设备到货后由设备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库。

(2)生产模式

公司大部分产品“以销定产”,以满足订单需求为主,适当考虑安全库存,以确保满足市场需求。公司设立计划部,主要负责公司的计划编制和计划组织协调管理,根据营销部门的销售计划及实际库存编制下达年、月的《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公司设立生产管理部,主要负责根据《生产计划》,编制《车间排产计划》,并组织和指导各生产车间实施生产和控制等。生产车间根据《车间排产计划》,负责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标准进行组织生产,按照目标控制好质量、成本和安全环保等各项目标指标。

(3)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包括中间体、农药原药和制剂。公司生产的中间体用于自行加工原药,或者出售给其他农药厂商继续加工原药;生产的原药由公司继续加工成制剂销售给经销商,或者销售给其他的农药厂商继续加工复配成制剂。由于农药制剂产品的终端用户极度分散,公司制剂产品销售采用了国内农药行业通行的经销商销售模式。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病虫害持续发生,农药行业在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全球农药市场规模不断增加。根据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作物科学团队的统计分析,2022年全球作物用农药市场的销售额为787.1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9.9%;按固定汇率(CER)计算,2022年全球作物用农药销售额同比增长16.7%,为过去10年增长最快的一年。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分别占作物用农药市场的47.20%、24.97%、24.96%,三大类品种以外的其他产品份额仅占约3%。同时,根据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作物科学团队的预测,2023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或将下降到2021年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农药价格同比下降所致,其中将近一半的下降可能来自于亚太市场,其次是欧洲/中东/非洲地区。

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育全球20%的人口,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也长期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而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提升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满足粮食需求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因此农药使用需求刚性,使用需求基本稳定。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2022年中国农药出口量为257.7万吨,占全球出口总量的比例达到35.9%,是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

随着化学农药的使用带来的农药残留和土壤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人们在病虫防治上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高毒、高残留农药将逐渐退出市场,为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国内农药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一体化布局处于起步阶段。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中国在原药生产和中间体定制加工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制剂加工水平及品牌认可度相对较低,行业呈现“原药强、制剂弱”的特征。这将推动农药行业加速整合,继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有序推动农药行业积极整合产业资源,着力解决企业多、散、弱的问题,大型国有企业发挥资金优势,积极并购优势资源,努力打造世界级农化巨头,部分民营农药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兼并重组、加大创新投入等迅速发展壮大。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态势下,“中间体-原药-制剂”产业链一体化企业的话语权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具有研发创制能力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显现。

(四)公司主要产品对应市场的情况及现状

杀菌剂,是指用来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农药,主要可分为真菌、细菌、微生物病害防治药剂。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消费品质追求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得以不断扩大,加上极端天气频发,新型病害流行等因素影响,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防控迎来较大挑战。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不完全统计,国内细菌性病害发生面积已达1.2亿亩,并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危害程度已超越病毒,成为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病原物。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登记杀菌剂产品11,174个,其中防治对象是“细菌”的杀菌剂为153个,有效成分50个左右,以有机铜、抗生素或者两者的复配产品为主。目前杀菌剂市场可供选择的产品种类不多,且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未来不易产生抗药性、更加安全环保、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将迎来较好的市场机遇。

公司主要产品噻唑锌属于杀菌剂中的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噻唑锌(碧生)作为公司2009年获得登记并推向市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低毒高效创制杀菌剂,以其独特的安全性、可混性、补锌保健等功效,广泛应用于粮食、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并进入国内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农药清单,弥补了市场上缺少优秀的绿色防控细菌性病害产品的局面,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公司聚焦以噻唑锌为核心的碧氏系列制剂产品、聚焦“6+1”核心作物,通过十多年的技术营销和推广,产品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用户口碑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已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和创新优势

公司目前拥有情报研究、合成技术研发、制剂研发、生物农药研发、应用与推广技术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等较为完善的技术管理与研发体系,并在行业内率先引进自动化数据采集与集散控制技术(DCS)生产装置,使得公司在技术管理与研发体系上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先后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浙江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凭借在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产出绩效等方面的优异表现,公司2006年-2007年连续两次跻身中国农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2010年8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核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6年7月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认定为“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公司秉承“创新促发展、科技增效益”的理念,持续对工艺技术进行重大改造和提升,不断开发和研制新产品、新技术。其中“毒死蜱、三唑磷水性化制剂产业化开发研究”等三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关键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的工程化关键技术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毒死蜱的清洁生产工艺开发”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噻唑锌杀菌剂的创制开发”和“磺草酮的清洁生产技术”两个研发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不对称催化氧化及(S)-羟基茚酮酸甲酯绿色制备技术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等荣誉。2016年12月,公司所申请的“噻二唑类金属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号ZL00132119.6)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第十八届“中国专利金奖”。

2018年4月,公司“安全高效杀菌剂噻唑锌的创制开发与应用”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9年,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获评“浙江省优秀院士专家工作站”。2022年公司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浙江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23年6月,公司“水稻白叶枯病和条斑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中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公司产品包括中间体、农药原药和农药制剂,覆盖了整个农药产品产业链。公司原药产品和大部分制剂产品所需中间体、原药由公司自产,不仅节省了中间各环节的交易成本,并且保证了中间体到原药再到制剂各类产品的品质持续改进和稳定提升,兼具综合成本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形成可持续的供货保障。因此,相比原药类、制剂类的农药企业,本公司“中间体-原药-制剂”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更具竞争优势。

3、产品优势

公司致力于研究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环保的绿色农药原药、制剂和中间体,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建立了坚实的校企合作关系,与国际农化企业巴斯夫、先正达、FMC等多家农化类跨国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富有竞争力和市场差异化的新产品:

①噻唑锌原药及系列制剂产品

噻唑锌是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产品,噻唑锌及其系列复配制剂产品聚焦细菌性病害市场及细菌与真菌性病害混发市场,以其独特的安全性、可混性、补锌保健等功效,广泛应用于粮食、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该产品的主要生产技术“噻二唑类金属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于2016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中国专利金奖”。

②吡唑醚菌酯原药及系列制剂产品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杀菌剂,能防治由子囊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和卵菌纲等多类型的真菌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同时它又是一种激素型杀菌剂,能使作物吸收更多的氮,促进作物的生长。不仅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而且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公司掌握了吡唑醚菌酯从原药到制剂的一整套流程工艺,产品的成本和品质均得到有效保障。

③毒死蜱原药及系列制剂产品

公司生产的毒死蜱系又一取代高毒农药的杀虫剂类产品,其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制剂水平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毒死蜱系列产品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评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知名产品。

④三唑磷原药及系列制剂产品

公司拥有国内首条三唑磷原药生产线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为我国取代高毒农药防治水稻害虫发挥了重要作用,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

公司制剂类产品多为水性化剂型,具有环保、用药安全、不易产生药害、与其他农药无交互抗性等特点,符合国家对农药产品发展的要求,市场前景广阔。

4、品牌和市场优势

公司具有三十多年高效、广谱、安全农药的销售经验、专业的销售团队及完善的销售网络。国内销售网络覆盖华东、华南、中南、西南、华北、东北、西北等20多个省份;同时,公司注重国际市场的开拓,产品远销欧盟、美国、南美、东南亚、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海外客户主要包括科迪华、FMC等多家国际知名农化企业。公司通过优秀的产品品质、稳定的供应和完善的服务,与海内外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2000年至今,公司毒死蜱、三唑磷产品先后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毒死蜱产品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知名品牌产品”,吡唑醚菌酯原药于2020年11月通过荷兰植物保护产品和杀生剂授权委员会(CTGB)的“欧盟等同认定“。新农”商标多次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2012年2月公司被认定为“浙江省知名商号”,2020年1月被评为“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2020年11月被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评为“2020年度农药出口知名企业”,2021年5月获得中国农药工业协会“2020年全国植保市场杀菌剂畅销品牌产品”称号,2021年度被评为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公司自主创新化合物噻唑锌及系列复配制剂产品,获得《首届中国绿色农药博览会金奖》、《2020全国十佳领航“细菌性病害”防治产品》,《2020“品质柑橘”优秀杀菌剂(碧生)》,并多次获得《我信赖的绿色防控品牌产品》、《农民心目中的好产品》、《中国植保产品贡献奖》、《中国植保市场畅销品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5、安全和环保优势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安全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的安全和环保能力直接关乎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安全环保工作,通过多年的悉心经营形成了以下的优势:一是安全和环保的管理基础。公司将“100-1=0”和“企业可持续源于环境可持续”的安全与环保理念通过长期的培训和实践形成了全员共识,扎根于全员的思想和行动;与知名咨询公司合作,形成了较为科学和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行业和政府部门的认证。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持续自主优化,形成了具有新农特色、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是安全和环保技术研发能力。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20多年的紧密合作,从源头上研发绿色合成工艺和安全环保型的制剂,进一步增强公司产品的竞争能力。这些绿色合成或者清洁生产技术荣获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金奖一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三项。

三是长期注重安全和环保的投入。公司通过持续加大安全环保投入,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革新工艺,完善环保基础设施配置,形成了一整套三废治理的设施并建立了环保远程监控网络,使公司环保工作从本质上得到了可靠的保障,环保管理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公司也先后获得省政府环保“六个一工程”先进企业、台州市环保“十佳”企业等荣誉称号。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风险

截至2020年全国农药生产企业170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93家,主要以生产仿制农药产品为主,企业多、小、散的问题比较普遍。与此同时,国际农药行业巨头逐步进入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本公司在国内较早引入了三唑磷、毒死蜱等杀虫剂,并陆续研发成功噻唑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农药)和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经过公司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改进,公司主要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可能会吸引潜在竞争对手进入细分市场,导致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公司业绩。公司将持续加强产品技术改造,加大节能降耗挖潜,同时加快发展新产品,增加新的赢利点,增强抗风险能力。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较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营业成本及毛利率会有较大影响。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而本公司不能有效地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转移或不能通过技术工艺改进创新抵消成本上涨的压力,将会对本公司的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采购控制,提升采购能力,努力降低采购成本。

3、安全生产风险

本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农药原药、制剂及精细化工中间体的生产,部分原料、半成品或产成品为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有毒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高温、高压等工艺,对操作要求较高。尽管公司配备了较完备的安全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事故预警、处理机制,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很小,但仍不排除因设备工艺不完善、物品保管及操作不当或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造成意外安全事故,从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将秉承“100-1=0”的安全理念,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并通过装备技术的创新,将先进的自动化数据采集与集散控制技术成功运用到生产,实现了生产工艺连续化、装备自动化和过程密闭化,努力降低安全生产风险。

4、环境保护风险

农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三废”)等环境污染物。本公司一直注重环境保护,近年来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保证“三废”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具备完善的环保设施和管理措施。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及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地方政府及企业的环保责任大大增强,同时对企业执行环保法规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大。随着国家整体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未来可能出台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对农药生产企业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环保标准的提高需要公司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提高运营成本,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影响。公司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将“企业的可持续源于环境可持续”环保理念通过长期培训和实践形成全员共识,并致力于环保集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装备技术的提升和改进,通过工艺技术的集成创新,从源头上大幅消减污染物的产生,持续提升环保治理的水平。

5、公司经营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IPO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市场及营收规模的不断增大,公司的资产、经营规模、营销人员、销售网络将得到迅速扩大,对高水平研发、销售、管理、财务人才的需求大幅上升,对公司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水平不能及时提高,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及时调整、完善,各类专业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并胜任工作,存在着因公司业务快速成长而产生的管理风险。公司将不断改进、完善集团化管理架构体系,统筹各生产基地、分子公司管理,强化内部的流程化、体系化建设,加大风险管理力度。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