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9 20:24:4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名家汇(300506)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相关资料图)
近几年,受到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影响,景观照明热度放缓,夜游经济、夜间照明、景观照明等业态相关产业在不同程度上经营层面有所受挫。2023年,随着经济复苏、夜间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光环境营造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等对景观照明需求拉动,特色小镇、夜间经济、智慧社会等新型城市建设需求的带动下,景观照明行业将有所改善,在夜游经济和国际大型活动的刺激下,景观照明行业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时,提出了“智慧社会”这一新的概念。“智慧社会”概念是对“智慧城市”概念的发展,为社会信息化指明了方向。景观照明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出现智能化趋势。景观照明技术中对于智能控制、通信要求日益提升,提升附加值表演型景观照明驱动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市场份额提升,利润率有望随之提升。相关政策的出台也给公司创造了新的市场空间和新的业务领域。自“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能源、城市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智能实践和应用效果已经逐步显现。智慧路灯是现代效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路灯的推广是城市智慧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同时,在内循环驱动的大背景下,夜间经济获得了快速生长的机会。未来在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智能照明、5G科技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景观照明市场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根据CSAResearch预计,2023年文旅景观照明的市场规模将超1200亿元,2027年有望超过1500亿元。国家提倡和鼓励的美丽中国、智慧城市、绿色照明、夜游经济等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采用节能、环保、高效的LED灯具,同时运用激光、全息、投影、智能控制、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因地制宜地结合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塑造城市独特的夜景文化,同时处理好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日景和夜景、整体和局部、光和影、明和暗、白光和彩光、传统和创新、照明建设和节能环保、投资与管理、高科技和常规技术的应用、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等方面的关系,使得景观照明工程行业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2023年2月以来,为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大力出台相关政策,安徽、上海、山东、湖南、浙江等地相继出台或提及繁荣夜经济的相关举措,其中不少都涉及到夜间经济规划。随着旅游产业的升级,文旅夜游作为城市旅游的重要产品快速发展,我国夜间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国内旅游实现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在此背景下,出台繁荣夜经济的相关举措,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为景观照明行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发展态势,给景观照明行业的发展带来又一大动力。(二)公司的主要业务、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营业务为照明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照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少量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开展照明工程设计、施工项目、EMC项目、智慧路灯和文旅夜游投资运营项目。公司照明工程业务是根据照明工程设计效果图和施工图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施工工艺对照明产品进行安装、布置,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安装、编程,以满足照明工程设计效果。照明工程业务内容主要包含项目现场勘察、原材料采购、安装调试、竣工验收、审计结算、质保维护六个阶段,公司的照明产品主要是为公司照明工程业务配套服务,少量对外销售。在智慧灯杆领域,公司主要研发和生产智慧灯杆及相关部件,在智慧灯杆产业布局,搭建创意策划、景区运营、照明管控平台系统研发、智能网关开发、智慧杆产品工业设计等专业型人才团队,开发完成部分专利产品。公司自主研发边缘智能网关、智能电源、无人机停机坪以及多功能智慧杆管理平台等核心产品,以智慧灯杆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以集规划、投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解决方案赋能5G+智慧城市建设,以多功能智慧杆管理平台、边缘智能AIoT网关、智能电源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为5G+智慧城市技术支撑。持续紧抓5G“新基建”、5G+智慧城市的发展机遇,基于自身在市政领域多年的工程设计及施工经验,持续加大多功能智慧杆软硬件平台的布局与投入,以一杆多用、多杆合一的智慧杆作为5G微基站搭载的核心节点和城市基础感知设施的管理运营平台,通过智慧路灯解决方案带动城市路网的智慧化提升,为城市管理、交通出行、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各领域提供智慧城市综合服务。(三)公司的经营模式与市场地位1、经营模式照明工程企业经营模式一般是参加照明工程建设项目的投标,中标项目后进行工程施工,工程施工过程中配以工程设计及照明产品支持,工程竣工后进行结算收款,质保期内项目维护。公司照明工程业务与客户的合作模式为照明工程施工专业承包、照明工程EPC总承包、PPP业务模式、BT模式、EMC模式。其中,以照明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和照明工程EPC总承包模式为主。施工总承包是总发包人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全权负责监督。主要关系人为业主/发包人、设计方、承包人,业主/发包人与设计方签署景观照明设计合同,与承包方签署景观照明施工合同。此种模式可以控制费用、工程的进度、质量的检查,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及组织协调。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智慧城市从政府层面的提出到企业层面的积极响应,城市夜景照明建设不断开展,照明工程PPP模式逐渐成为照明工程项目普遍应用模式。EPC总承包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接受业主委托,承担照明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并对照明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全面负责。EPC模式具有设计和施工一体化的特性,可最大限度保证照明工程项目设计效果与实景建设的一致性,被广泛采用,已经发展为较成熟的工程模式,具有更高的效率。BT模式即业主与项目承接方签订BT项目工程合同,承接方负责项目投融资、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并承担合同期间的风险。BT项目承接方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将工程移交业主,业主根据工程合同中回购条款的约定,在规定的期限内支付回购资金。签订BT项目工程合同时,约定项目工程内容及暂定金额,最终项目金额按照建设期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及变更、材料价格调整和政策性调整等经地方财政审计决算的金额结算。EMC模式即合同能源管理,用能单位与节能服务公司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合理利润。2、市场地位我国照明工程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市场容量巨大,行业内多为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在业务规模下行、竞争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照明工程行业企业数量下降,但预计行业集中度将维持提升趋势。当前照明工程行业正处于由分散市场向集中市场的加速过渡阶段,企业行业地位逐渐成为大型、优质工程招标的主要考虑要素,在经历过长期充分的市场竞争后,行业集中化程度开始显著提高。目前单个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对均较小,尚未形成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全国性龙头企业,各主要企业之间的竞争差距不大。照明工程行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照明工程设计能力、施工技术及工艺、跨地域复杂环境施工经验、照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等方面。照明工程行业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大部分企业受限于资金和技术瓶颈,一般仅在某一方面具备相对的竞争实力,仅有少数龙头企业具备照明工程行业的全面竞争优势,该类龙头企业一般具备较高级别的经营资质,同时一方面不断完善产品线,一方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将行业的竞争格局提升到新的高度。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凭借着优秀的设计能力、优质的工程质量和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树立了“名家汇”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已经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照明工程专业人才队伍,打造了集照明工程设计、施工、照明产品研发、生产为一体的产业链,实现了跨区域经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照明工程整体解决方案,是我国照明工程行业具有优势竞争地位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二、核心竞争力分析1、突出的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优势公司在照明工程业务领域形成了照明工程设计、照明工程施工、照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照明工程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强大的全生命周期投建营一体化服务能力。公司通过一体化优势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更好地将设计理念和工程施工相结合,有助于打造精品工程、提升客户满意度,形成个性化服务。如在设计方案中更多使用自产LED照明产品、利用公司已有原材料供应渠道资源等,降低工程成本,同时也避免了设计和施工相悖引起的工期延长等诸多问题,从而提高工程效率,保证项目品质,提升综合利润率。公司与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及大中型企业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掌握照明工程项目开发先机,形成了密集的市场开发网络体系。优质的客户资源有利于控制应收账款回收等财务风险,同时也有助于公司实现跨区域扩张,降低跨区域经营的风险。2、承接大中型项目施工能力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与不懈努力,凭借着优秀的设计能力、优质的工程质量和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代表性项目涵盖业态类型多样,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与较多优质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公司开拓市场甄选业态、项目、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及业绩支撑,且分散了由单一业态市场景气度下滑导致的经营风险。公司同时拥有“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照明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视频智能系统集成工程资质壹级”“中国多媒体工程系统集成壹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等专业资质,在项目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位居行业前列,亦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在高品质和高门槛专业资质的保证下,公司得以继续保持景观亮化照明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具备同时开展多项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和优势,在国内大型照明工程项目中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3、技术与人才优势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拥有了一支长期从事照明工程行业的经验丰富的研发、设计和施工的专业技术团队,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定位都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有利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根本,注重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在业务发展和技术研发过程中不断扩充和优化研发团队,并培养了一批稳定和可靠的技术骨干,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4、管理体系优势经过长期的沉淀积累,公司在工程管理、客户管理、供应商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严格规范的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管理团队的建设,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成员,普遍具备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或多年财务、管理经验。公司积极推行“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战略,制定了“内培外引”的人才梯队建设机制:一方面着力“内培”完善内部人才培养晋升渠道,使契合公司“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人才具有清晰明确的成长目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吸引高端人才,不断扩充和培养骨干队伍。目前,公司已形成系统的人才招聘、培养、晋升等制度,建立了具有充分竞争力的激励机制,聚集了一批技术骨干、操作能手,形成了专业突出的人才梯队,为公司建立优秀的管理团队和人才队伍提供了充分保障,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1、宏观经济周期风险公司所属行业与宏观经济政策和景气度密切相关,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及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公司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若未来宏观财政政策趋于紧缩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可能导致公司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财政实力减弱、财政资金不足,各级政府及其控制的投资平台将削减或延缓非刚性的财政支出项目,有可能出现投资规模缩减、建设期延缓或回款效率下降等不利情况,从而影响公司工程施工业务的拓展和工程款项的回收,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除政府等因素外,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期,银行信贷环境和导向的变化也会给公司经营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将考验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对公司业务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形势的变化,根据宏观经济和政策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公司经营策略,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2、财务融资风险公司所属行业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由于行业的特点,公司开展业务需占用运营资金,导致公司资金周转较慢,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压力。公司仍处于持续建设期,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项目建设,同时,目前国内整体融资环境依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资金压力增大,从而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科学合理地选择融资产品,在满足资金需求的前提下,最大化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将加强财务内部管理,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应收账款回款风险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较高是由所处行业的特点决定的。由于公司所处的行业,项目工程工期一般都比较长,工程的完工、验收、审计决算有一定滞后性,因此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周转速度较慢。如果公司应收账款的催收不利或者因客户资信和经营状况恶化导致工程款不能按合同及时支付,将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业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另外,项目中存在工程项目涉诉等因素导致的资金回笼放缓风险,从而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工程施工客户的账期较长,若客户出现信用风险、支付困难、未来持续出现财务状况恶化,导致公司应收款项存在不能按期收回或无法收回的风险,可能将提高公司的信用减值损失,进而将对公司业绩和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1)加强项目管理及合同履约,建立应收账款工作月度考核制度,不断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将员工业绩考核和回款比例、回款进度挂钩,保证及时回款,并对应收账款回款工作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以实现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避免出现坏账的损失,以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2)持续跟踪客户信用状况,适时通过法律手段催收,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的回款风险。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所处的行业参与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竞争激烈,随着行业的整合的不断深入,使行业内少数企业规模持续扩大,行业优势企业之间进行直接竞争的情况将越来越频繁。未来,随着行业整合的进一步深化,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将不断缩小,因此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管理效率,降本增效;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不断巩固和提升自身的优势,扩大企业的业务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渗透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