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2 16:42:15 来源: 中国小康网微信公众号
又是一年七夕到。此刻,牛郎和织女通过鹊桥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约会。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和七夕深度绑定,逐步演变成了当下最为流行的中国“情人节”。但可能不少正在热恋当中的年轻男女并不十分清楚的是,七夕节最初诞生其实和爱情没有关系。
【资料图】
时间回到2000多年前,七月初七这一天,被拿出来“晒”的绝不是男女恩爱,而是“经书及衣裳”。那时的人们也更喜欢把“七夕节”叫作“乞巧节”,古代妇女们才是这个节日的主角……
七夕节实为“女儿节”并非“情人节”
《松江府志》记载:“七月七日,陈瓜果,作乞巧会。”其实七夕节应为“女儿节”,现代人对七夕节的理解早已偏离了传统本源。
据史料记载,七夕当天,女孩们都会设供桌,用红菱、藕和石榴等时令鲜果以及巧果、状元糕、茄饼等糕点作供品祈福,寄托美好愿望。松江民俗专家欧粤介绍,民间传闻在七夕这天染红指甲,干活时就会更利落,于是女人们就将凤仙花捣成汁,染红指甲。晚上,在月光下用新线穿针,若能穿过7枚大小不同针的针眼,就算得“巧”了。这也是为何七夕节称为“乞巧节”。从这个角度讲,七夕节其实就是“女儿节”,而不是现代人认为的所谓“情人节”。而人们之所以把七夕节跟情人节等同起来,则源于牛郎、织女在七夕夜在鹊桥相会的凄婉故事。
牛郎织女只是后来的“晚辈”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普遍认为七夕节始于汉代。“流传很广的《西京杂记》(据传是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中就有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艾露露说,这句话反映的就是当时的人们会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向织女祈求巧艺,所以,最初“七夕节”更多是被称为“乞巧节”。
“综合来看,早期的乞巧节主题主要围绕祭祀、祈福、祈子、祈求巧艺展开。”艾露露表示,古代妇女祭祀的是“织女星”。“这天晚上,妇人们会聚集在庭院里,设供桌摆瓜果,开展‘穿七孔针’之类的活动。”艾露露提到,从这里可以看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七夕节都是以女性为主导,“这在汉族传统节庆活动中是不多见的。”
变化出现在约400年后。此时,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才开始加入。
据介绍,早期乞巧节源于古人的星象崇拜(七月织女星、八月牵牛星),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加入进来大约在西晋时期。“这一结合彻底改变了七夕节的基本习俗与文化内涵。”艾露露说,牛郎织女故事也是从这之后开始逐渐成为七夕节的核心和灵魂。
做巧食 放河灯 多彩民俗活动庆“七夕”
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人们都会通过做巧食、放河灯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来欢庆七夕节的到来。
每到七夕节,家住郧西县观音镇的“郧西巧食”非遗传承人卢芸都会赶制、定制花馍,格外忙碌。一块块看似普通的面团,在她手中经过揉、捏、剪、修,再借助针、梳、刀、剪等工具,不一会儿就做成了各种造型的花馍,让人爱不释手。
湖北省郧西县巧食非遗传承人卢芸介绍:每年七夕节都会有许多年轻人来订购花馍礼盒,像这款玫瑰花礼盒特别受欢迎,它寓意爱情长久。
郧西县是七夕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当地完好地存续着“放河灯”“请七姐”“比巧工”“做巧食”“葡萄树下听夜话”“给黄牛贺生日”等七夕传统习俗。每年七夕夜,身穿汉服的姑娘们都会将彩色的河灯放进河水里,一盏盏河灯满载着祝福与期盼在水面绽放。
七夕的风俗习惯
1、拜织女
“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事情,需要提前约好亲朋好友联合举办。提前斋戒后在月光下摆桌,一起聊天吃果子,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少女们祈求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玩到半夜始散,而现在情侣们也可以一起赏月游玩,增进感情。
2、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种下粟米的生出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嫩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南方也称为“泡巧”。
3、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而在现在的七夕节,男生们送女生一瓶指甲油,并为她染指甲,也算是参与了七夕传统。
4、妇女洗头
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5、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微信公众号综合新民晚报、上游新闻、央视新闻)
图源:央视网
编辑:周经韬
审核: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