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4 09:00:48 来源: 广西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南丹是享誉国内外的“中国锡都”“有色金属之乡”,是“中国长角辣椒之乡”“中国瑶鸡之乡”,拥有“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20多个荣誉。全力争创中国西部百强县,是南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南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聚集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实力。坚持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优势产业并举,全领域发展现代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坚持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绿稻花海”等十大田园综合体建设,依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多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优势,推动南丹瑶鸡、南丹黄牛、南丹黑猪、苞谷李、长角辣椒等农特产品获香港优质“正”印认证、“圳品”认证。抢抓RCEP新机遇,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强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建设,全力打造有色金属千亿产业、千亿园区、千亿南方、百亿华锡、百亿丹泉、百亿大健康产业,持续推动南方公司、华锡集团、丹泉集团、正鑫集团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速陆港保税物流园建设,引进一批稀贵金属环保科技回收、光伏银浆板、新能源电池、高性能锌基/铅基合金材料、半导体等新材料龙头企业,加强与中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奋力打造世界知名、中国有影响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202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坚持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视角推进旅游业发展,充分挖掘炼丹、土司、酿酒及白裤瑶特色文化,依托避暑(年均16.9度)旅游资源及毗邻荔波的地缘优势,持续深化“旅游+”融合发展,精心打造“歌娅思谷”“瑶望天下”“问道丹炉”“云观天”“矿物温泉”“巴平湿地”“蛮降农耕”“九龙康养”等十大核心景区,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避暑康养旅游度假区,打造“行游住食购娱”全产业链,满足“商养学闲情奇美网”旅游新需求,不断提升南丹旅游品牌影响力、吸引力,力争2023年新增4A级景区3个以上、2025年实现5A级景区零的突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消费100亿元以上。
推动乡村振兴,深挖发展潜力。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上,南丹县把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新目标和新形势,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以改革集成促进产业振兴,不断壮大河池经开区南丹分园、八圩乡村振兴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城关轻工(乡村振兴)产业园规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畅通乡村交通网络。坚持“国省干线路提档升级、农村路提级改造、产业路跟踪配套、旅游路提标换档”总体思路,推动县域交通提质发展,“十四五”末力争实现全县80%以上乡镇通高速公路,乡乡(镇)通二级路,50%以上行政村通三级路,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便捷通畅、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强化村庄规划引领,以实施巴平绿稻花海等十大田园综合体为重点,加快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入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依托“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不断提升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努力打造一批中国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坚持绿色生态,增添发展动力。抢抓自治区支持河池建设绿色先行试验区的机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南丹建成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发展绿色产业。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实施“风光水氢”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新能源项目,构建“新能源+产业”双碳发展模式,抢占低碳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经济发展提供“绿电”保障。积极推进“绿色矿山”“智慧矿山”建设,重点推动矿山修复、土壤治理和EOD项目建设。促进碳汇交易。南丹林地面积480.75万亩,森林覆盖率75.21%,要利用好生态优势,主动参与碳汇交易。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森林面积,优化森林固碳能力。用好绿色金融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利用水权、林权实施抵押、包装项目,推动绿色金融政策落地,助力企业解决信贷难、信贷贵问题。
创优营商环境,释放发展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南丹”建设,积极拓展“跨省通办”,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金融支持,聚焦解决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等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着力构建纾困解忧长效机制,全面推行“保姆式”服务,当好金牌“店小二”、做到服务“零距离”,努力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切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依法行政,主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服务市场主体,为企业发展撑起法治“保护伞”。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到南丹投资,推动稀贵金属深加工、“油茶种植+深加工”、“肉牛养殖+深加工”等一系列项目落户南丹,力争到2025年,谋划重大项目600个以上,其中投资超5000万元项目150个以上。
加强民生保障,凝聚发展合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教育振兴计划,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办学条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大班额等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打造教育强县。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城市档次。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支点城市、河池市副中心城市定位,以九龙新区等“六大新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实施千年土司文化城、铜江河改造、城区防洪渠、小巷改造、绿化亮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力创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家文明城市”等,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抓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困难群体救助、低收入群众帮扶等政策落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吴贞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