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 08:37:42 来源: 广西日报
统计数据显示,作为全国畜禽养殖大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畜禽产品生产供应地,我区正常年景下畜禽养殖年产生畜禽粪尿1.41亿吨,污水约3亿吨,含干物质总含量3408万吨,全氮全磷含量约125万吨,COD(化学需氧量)总量417万吨。
畜禽粪污如同一把双刃剑,用不好,是最大的污染;用好了,就是宝藏。
我区以生猪调出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健全制度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完善扶持政策,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为全区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A高位推动严格管控
在兴业县龙口养殖合作社,“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大棚”模式,实现了零排放生态养猪。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环保处理工艺亮点体现在“源头控制”上,通过网床、自动刮粪、防溢漏饮水器等一系列节水设施,大大减少了废水产生量。采用舍外(异位)发酵床处理粪尿工艺,先将粪便、猪尿收集于集粪池中,通过管道抽送到发酵床中混合谷壳、木糠进行翻抛发酵,并定期添加微生物菌种和垫料,实现发酵降解处理,将养殖的粪污变成初级有机肥,达到养殖全过程零排放。
这是我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缩影。近年来,广西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畜牧业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畜牧业发展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目标任务和方向。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制定现代生态养殖场验收评分标准,统筹兼顾养殖场粪污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便利化处理和全量化还田利用,全面提升畜禽养殖环境友好水平。
为层层压实责任,自治区政府与14个设区市政府签订《2018—2020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书》;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与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县政府签订管理协议书。各地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严格落实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业主主体责任,根据《广西乡村清洁条例》和《广西水污染防治条例》落实小散养殖户养殖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南流江流域整治过程中,把流域中存栏量大于5头生猪当量的养殖场(户)纳入监督指导范围。
B开拓创新路径升级
南宁市武鸣区甘圩镇小甘双高甘蔗利用粪肥示范基地通过开展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全量化集中收集周边4家规模生猪养殖场粪污,年收集粪污量约1.6万吨,快速发酵腐熟后,全部就地就近施用于20万亩甘蔗双高标范基地。施用畜禽粪肥后,甘蔗亩产量提高10%,节约购肥成本50%。
在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路径从粪污减排向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我区还积极推进路径升级和创新。提出畜禽粪污全量化便利化利用理念,融合推出畜禽现代生态养殖认证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先进理念指导,有效提升了畜禽养殖场改造建设和粪污利用能力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不止于此,我区还创新构建农牧结合体制机制。2021年,制定《推进畜禽粪肥还田利用试点办法(试行)》,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利用耕地地力保护补助资金对畜禽粪肥还田利用进行奖补激励机制。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两个主要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作,严格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关于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依法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联合推进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管理和畜禽规模养殖场环保合格认证。
C项目为王整县推进
来宾市兴宾区2018年获得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中央补助资金6000万元。根据各养殖场畜禽品种、养殖规模和土地消纳能力等差异,支持220家养殖场(户)建设高架网床、异位发酵床等粪污收集处理设施改进粪污处理利用模式;支持8家水果种植基地建设液态粪污输送管道、田间粪污暂存池等粪污还田利用设施,真正做到“一场一策”,整县制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2021年,项目顺利通过自治区级验收销号。通过项目实施,兴宾区畜禽粪污利用率达95.36%,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备配套率达100%,分别较项目实施前提升19.28个百分点和22.89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实施是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强大引擎。2017—2021年,全区共有27个县实施国家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获国家扶持资金10.60亿元;15个县31个大型生猪规模场获得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项目,获得中央资金4187万元;20个县区实施自治区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筹措自治区扶持资金7200万元。南流江流域畜牧大县实现项目支持全覆盖。
D成效卓著再上台阶
日日为继必有所获。现在,全区粪污处理利用水平已大幅提升。2021年底,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53%,较2016年提升29.5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53个百分点;99.78%的规模养殖场配套有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装备,较2016年增加32.72个百分点。
畜牧业绿色发展跃上新台阶。在全国首创高低架网床生态养殖技术,实现畜禽养殖过程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良性循环。当前,全区畜禽规模养殖场生态养殖认证比例达94.8%。
种养结合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全区99.75%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建立了畜禽粪肥还田利用计划,96.95%畜禽规模养殖场落实了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台账记录制度。2016年以来,全区新建有机肥厂270个,有机肥生产能力和种植业主使用有机肥料的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催生了沃柑、砂糖橘、柚子等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
我区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上取得的成效获得国家层面及业界充分肯定。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对南流江流域治理成效予以充分肯定;陆川县在九洲江划定禁养区和推进生猪生态养殖模式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截污建池、收运还田”整区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做法入选国家生态环境部“美丽中国先锋榜”;广西在全国率先开展的建立畜禽粪肥还田利用计划和台账记录获农业农村部表扬。
畜禽粪污曾是造成广西部分河流水质不佳的一大元凶。变废为宝后,成为全区水环境质量保持高水平的一大助力。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广西有9个设区市跻身全国前30名,其中7个跻身前10名。(记者 陈静 通讯员 唐希 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