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 10:22:35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华夏航空(002928)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相关资料图)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支线航空战略定位,形成差异化航司商业模式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推力作用下,中国三、四线城市社会消费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均逐年增加,消费需求随之呈现增长态势,聚集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同时部分行业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一、二线城市市场空间日趋饱和,各类主体投资三、四线城市的意愿更强烈,为公司带来更广阔的拓展空间。区别于干线航空的主要经营模式,公司立足于三、四线城市,与干线航空公司联合建立中国主要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航空网络,提升干线到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客流量和网络内干支线航空公司的客座率和载运率。公司在支线航空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以干支结合为切入点,将支线航空多样化的需求集中在就近枢纽,通过枢纽对接国内业已成型的骨干网络,实现通程,将民航的触角伸至干线航空所无法企及的众多地区,在干线航空网络之外形成错位竞争的优势。2、支线航空网络效应,能够更高效地提升通达性水平报告期末,公司在飞航线150条,独飞航线136条,占公司航线比例达91.00%;公司支线航线148条,占公司航线比例达99.00%;公司覆盖支线航点82个,占比38.00%。公司将持续专注于支线航线网络建设,从而在通达性提升方面具备更强的网络效应,这将使得公司能够为旅客提供更高效的出行服务,为合作机构提供更高效的航空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扩大与其他航司在通程合作上的优势。公司已在重庆、贵阳、大连、呼和浩特、西安、库尔勒、衢州建立了7个运营基地,航线网络已基本覆盖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华北、新疆等地区,这些区域是我国支线机场资源丰富的地区,也是对支线航空潜在需求较大的地区。在机型配置上,公司选用CRJ900系列飞机、ARJ21系列飞机和A320系列飞机作为主力运营机型。报告期末,公司运营38架CRJ900系列飞机、6架ARJ21系列飞机、23架A320系列飞机。公司在深刻理解支线航空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不同机型的优势,在支线市场开发过程中,根据航线特点匹配更加合适的机型运营。公司利用支线飞机航段成本低的特点进行支线市场开发与培育;利用A320机型较低的单座公里成本的特点,承接支线机型培育相对成熟的市场,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取得良好效益。3、先发优势提前布局,形成更匹配支线环境的运营能力相较于干线航空而言,我国的支线航空起步较晚,初始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普通民众出行的偏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出行方式的便捷性、舒适性有了更高要求,因此航空出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二、三、四线普通民众的首选途径。公司很早就切入了当时尚处于空白的支线领域,经过十余年的耕耘,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支线航空运输的领先者。在时刻资源方面,由于机场时刻有限,每年时刻增速受到计划限制,先进入者取得优质时刻,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公司目前覆盖支线航点82个,在支线机场时刻资源获取上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在航线布局方面,由于公司进入支线航空领域较早,在各地布局和开设航线大都先于竞争对手,因此能够较早地确立自身的行业地位和用户口碑,从而在目标市场形成先发优势。特别是在部分三、四线城市客流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公司抢先进入这类城市的支线航空市场,能够迅速形成航线布局,开辟若干独飞航线。在运行能力方面,公司在飞行技术安全管理、航空维修维护安全管理、客舱安全管理、地面运行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在支线硬软件设施差,高频起降的严苛运行环境下,支撑了飞机高日利用率及高运行品质。在机队结构方面,报告期末,公司运营38架CRJ900、6架ARJ21,合计44架支线飞机,占公司飞机总数的比例为66.00%。支线飞机具有航段成本低的特点,是公司培育支线市场的主力机型。在营销网络方面,公司作为中国最早的专门从事支线客货运输业务的航空公司,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形成了一整套针对支线市场的运营模式,并配套了相关的制度流程。公司针对支线航空的特点,逐步建立起遍及全国的三四线城市的营销网络,营销力量同步下沉,对终端市场进行直接开发。在资源整合方面,公司通过在支线航空市场建立先发优势,占据市场份额,具备国内三四线城市支线端的资源整合优势,并以此为基础与干线航空公司展开全方位合作,进一步带动客流量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增强公司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飞行安全风险保障航空安全是航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航空器的运行使用、维修保障到地面服务,每一个系统和环节,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航空公司在自身品牌文化建设中,一个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必须高度重视航空安全管理,任何重大飞行事故或飞行事故征候都可能使航空公司遭受声誉下降、客户流失,降低公众对公司的信任度;同时航空公司亦面临严重资产损失,需要承担包括旅客的索赔、受损飞机的修理费用或更换成本。公司自成立伊始,便高度重视安全飞行工作。公司按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AC-121/135-2008-26《关于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的规定,在飞行技术安全管理、航空维修维护安全管理、客舱安全管理、地面运行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体系管理的方法应用于与航班生产运行和保障过程中,并予以持续改进,以最大程度地控制航空安全风险。同时,公司按照行业通行的惯例以及法规的强制要求就潜在索赔风险投保了中国民航联合保险机队航空保险,以降低航空安全事故造成的资产损失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虽然公司始终坚持在航空安全方面的投入并将安全管理贯彻于航空业务的各个环节之中,但航空安全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远高于其他交通行业,因此公司依然面临着航空安全的风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公司品牌声誉、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会受到影响,公司亦可能因已投保额不足以完全弥补相关赔偿责任与修理费用而蒙受损失。2、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民航业的发展与经济周期波动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民航业的下游需求主要由商务、贸易、旅游等构成,而上述需求容易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民航业由于普遍资产负债率较高且外币负债较高,容易受到利率及汇率波动的影响;同时,原油成本作为航空运行的主要成本之一,原油价格波动也影响公司成本。因此,民航业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3、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风险公司提供航空旅客运输服务,容易受到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风险的影响,虽然公司对于大部分应急事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往往应急事件发生难以避免,影响范围广,从而扰乱公司航班的正常运营,对公司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4、航空业政策变化风险目前中国民航行业主管部门是中国民航局,负责提出民航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战略、编制民航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行业标准和管理制度、研究和提出民航行业价格及经济调节方法,并对行业实施监督和检查。其在航空公司设立、航线航权分配、飞机采购、航班时刻管理、航空人员的资质及执照管理等方方面面对航空公司业务的发展产生影响。中国民航局在进行行业监管时,涉及航空公司营运安全标准、航线航权开放的审批管理、航空公司合法运营的经营许可管理、飞机采购与租赁、航空人员管理、国内及国际航线布局、航班时刻管理等方面的航空业政策发生变化,都将对公司未来新增、加密航线和机队扩张等业务的发展产生影响。另外,由于飞机的购买和租赁需要经过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的批准,本公司的机队扩张计划也同时会受到国家对民航业运力调控方针的影响。公司持续对航空业,包括支线航空市场的中长期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研判行业政策变化,对公司发展进行滚动规划和预测调整,以防范政策变化风险。5、航油价格波动风险航油是航空公司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之一,航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对航空公司生产成本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航空公司利润水平。近年来受世界经济、美元汇率、地缘政治及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航油价格也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动。未来航油价格走势随着国内外经济局势的越发复杂,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出台了《关于调整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与航空煤油价格联动机制基础油价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571号),将收取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依据的航空煤油基础价格,由原规定的每吨4,140.00元提高到每吨5,000.00元,即国内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超过每吨5,000.00元时,航空运输企业方可按照联动机制规定收取燃油附加费。燃油附加费与油价的联动,可以有效抵减部分油价上涨对于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但若未来航油价格上涨,依然会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的影响。6、汇率波动风险公司飞机购置、部分航材采购主要以美元计价,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在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时,将产生汇兑损益,从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公司将继续采取适当的外币资产负债管理措施,进行汇率变动风险和成本的平衡,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7、利率变动风险公司带息债务主要以人民币、美元债务为主。我国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变动主要受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民币贷款利率水平的上升将会直接增加本公司的利息支出;公司美元部分贷款利率主要以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的变化会相应增加本公司浮动利率的外币贷款成本。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所需的部分资金将不可避免地通过增加银行借款等带息债务获得,贷款利率水平的上升将会直接增加公司的利息支出,进而带来公司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公司将合理充分运用资本市场工具,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利率波动为公司带来的经营业绩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