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 07:43:30 来源: 腾讯网
这几天看到小红书上有个话题很火,叫做“学历改低后更好找工作”,一度进入热搜前三。说的是一些人感叹找工作难,有人把研究生学历改成了大专去投简历找工作,据说这样更容易。
学历改低后更好找工作了吗?
有关数据似乎能提供一些佐证。
【资料图】
比如今年二季度,Boss 直聘月活用户数(求职者)增至 4360 万,创造新高。该公司解释说,活跃用户增长主要是因为蓝领、二线以下城市用户持续扩张。
从行业上来说,餐饮、酒店、旅游、美容保健、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蓝领招聘需求显著增加,服务业日均在线职位数超 100 万,成为Boss 直聘平台最大职位类型。
与此同时,白领岗位需求仍在减少。
这就造成了高学历求职者就业难度增加,于是响应号召,脱掉长衫,向下兼容,进入蓝领就业市场。
蓝领就业市场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学历越高,起薪越高。对于如今注重降本增效的企业来说,便宜好用最重要。高学历有时反而有副作用。
于是出现了改低学历的现象。
但这也只是暂时的。因为改不改低学历不重要,本质上是降低起薪,增加就业机会和竞争力。
这是就业市场变化造成的必然结果。
白领职位少了,就业门槛也就高了。如今,大公司收到的简历里,国内名校都很平常,欧美名校也屡见不鲜。
那么,普通大学毕业生怎么办?必然要向下兼容,改变就业观念。
前一阵子,有个新闻很火。北大某研究生毕业后,入职了北大餐饮中心。恰好这位研究生还是学新闻的,于是更被媒体关注,称北大研究生当上了食堂阿姨。
在后来进一步的报道里,我们得知,其实她做食堂阿姨是为了体会师傅们的工作,目前正在轮岗,今年7月已从文员转岗为管培生。
北大研究生毕业,成为北大后勤部门职员,放在当下就业市场,也算是不错的选择。重要的是,先一步进入了北大系统,将来发展变化的空间还很大。
这几年,不时有名校博士竞争城管岗位之类的新闻,当时觉得有些不可理解,现在认为合情合理。
这就是博士的前瞻性啊。
在以往,大家以为上了大学就等于获得了某种白领职业保障。但现在不是了,大学毕业生要面对现实,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人才资源状况,今时不同往日。
那么,既然有人改低学历工作更好找,是不是说明学历就不重要了,上个中专职高就可以了。
不是啊,朋友们。
改低学历只是大学毕业生主动降低起薪的一种变通形式,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本科生、研究生逐渐进入蓝领就业市场,中专生职高生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做门槛,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还是得努力学习。
不妨做一个合理的预测,从就业市场需求出发,将来大学会更注重实务技能学习,给毕业生找工作提供更多武器。
记得多年之前,我的一名高中同学考入了清华电子系,实习那年被派到工厂跟着老师傅学技术。系里的教授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将来你们毕业了,实在找不到工作,起码还能当个电工。
这就是教授的前瞻性啊。
清华电子系的毕业生当电工,可能一开始干不过技校毕业天天玩电笔的,但用不了几天,他们就都能学会。综合素质在那儿摆着呢。
好的一面是,蓝领工人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不好的一面是,就整个就业群体来说,找工作门槛更高了。
这个过程,在我国可能会发展得慢一点,因为我们蓝领工人、白领职员、公务员等不同职业群体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无论是收入、待遇还是社会地位。
高学历群体的职业选择转移,纠结也会更多一些。
大学毕业之后,去建筑工地跟老父亲成为同事,在心理和现实上,都是道不容易过的坎儿。
除非出现一种情况,就是西方曾遇到过的长期经济萧条。那种情况下,学历什么的,就不太重要了。那种情况下,就业不是下沉,而是下潜,依靠个人努力很难走出结构性困境,特别是对蓝领工人而言。
当然,这种情况不多。
先说说大家熟悉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
对大部分人来说,大萧条不是逐渐发生的,而是突如其来。
上世纪20年代曾是美国历史上少有的空前繁荣时代,《了不起的盖茨比》讲的就是那个年代的故事。
但随着股市和金融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急剧下滑,失业飙升。
从股市大崩盘到1932年年中,美国经济陷入了死亡螺旋。企业营收下降,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不得不用裁员来降低成本,可是失业人数增多,导致市场购买力下降,企业营收继续下滑,从而带来更大范围裁员。
1929年,美国失业率只有3.2%,到1933年,便上升到惊人的24.91%。
在这场大萧条中,共有5000多家银行倒闭,86000多家企业歇业。
在1934年,不含农业家庭在内,全美一度大约有3400万人口根本没有任何收入,占总人口28%。
曾经的中产阶级迅速衰落,在等待工作的队伍里,有农场主、牧师、工程师、学校校长,甚至还有银行的前行长。
那时候,大约有200万美国人为了生存四处流浪,从一个州到另一个州。但他们发现,到处全都一样,异乡也没有更好。事实上,工作机会很少,300个岗位有5000人抢,招聘6000人却有10万人去应聘。
作家约翰·斯坦贝曾回忆说:“……许多年轻人都还是十几岁的少年,顶着厚重蓬乱的头发。……他们四处漂泊,冬季来临时聚集到大城市,饥饿、挫败、空虚和绝望驱使着他们不断流浪,四处寻找工作和可以糊口的食物,在凄惨的环境中挣扎。”
《纽约时报》在1931年圣诞前夜刊发了一个故事:纽约一对失业夫妇来到卡斯基尔,在一处无人居住的湖畔小屋,慢慢等待死亡。他们身上只剩下25美分。
三天后,一位警官发现了他们。
更多的人在教堂、医院、收容所和福利站,排队领取救济品。现在的美国人,已经很难想象大萧条时期的景象。
为了谋生,美国人那段时期还出现了逆城市化潮流。到1935年,大约有200万人从城市回到乡村,重新耕种生活。
再来说说大家熟悉的日本。
1931年《纽约时报》报道的故事,在2009年的日本竟然还有相似的版本。
2009年4月,39岁的北原学躺在出租屋里,被人们发现时,尸体已经腐朽,据推测是死于饥饿。他的身边有一封信,上面写着:帮帮我。
NHK电视台为此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说不出口的求助——如今的“三十代(30-39岁)”到底怎么了》,引起了广泛共鸣和讨论。
多年后,NHK对采访内容进行了整理和补充,出版了《三十不立》一书。中文版也在去年发行。
日本的“三十代”生于战后经济腾飞时期,从小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一定要“在社会上实现自我”,好与不好,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受访者今村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员。
“考上一所好中学,考上一所顶尖大学,然后进入一家一流的大公司,从小时候起,我就觉得这是一条必经之路。我能感觉到父亲对我们的期待。”
高中毕业后,他按照父母的意愿报考了东京大学。落榜后,他又在父亲的鼓励下复读了两年,终于考上了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学。
但等他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日本社会经济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
1996年,今村就业的那年,日本有效招聘倍率为0.7,即每10个人中有3个人失业。但这还不是最坏的时候,据学校基本调查,在就业低谷时期的2000年,约45.2%的大学毕业生处于毕业即失业的境地。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日本国内也深受影响。当年很难才找到一份工作的年轻人,此时正是“三十代”的主体。
《三十不立》书中指出,2009年日本30-39岁的劳动人口中,非正式雇佣劳动者(临时工)有327万人,总比例是25%。而且,并不存在“工作只要去找就会有”“只要降低要求就能找到工作”。
2009年4月饿死的北原先生,也是勤奋的上班族中的医院,专修学校毕业后进入金融业,然后辗转餐饮业,有时还做着两份以上的兼职。但由于行业不景气,信贷债务压力越来越大,北原先生失业后陷入困境。他曾向日本基层政府求助,但后者要向其家人核实情况才能提供救助,北原先生因此予以放弃。
在辞世20多天前,北原先生向一位朋友的母亲求助一个便当,他专门登门致谢,拿了饭盒匆匆离开。
这也许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餐。
美日的教训值得注意,我们不能、相信也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毕竟我们有后发优势。
别人掉过的坑,我们可以绕开,选择合适的路去走。要过河,有石头就摸,没必要学潜水。
而且,现在已经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理论上对于经济趋势的判断和预测都更加精确,可以做出更有效的决策,从而避免经济出现长期萧条。
困难是暂时的,经济转型也是必然的,坚持下去是必须的。
回到改低学历这件事,这是个人选择的权力。
重要的是改变观念,正视现实,尽量活在乐观的预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