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2 08:41:25 来源: 腾讯网
如果不是教材上黑纸白字地写着,真的难以相信,现行的小学生们学习的统编教材,居然有一个练习单元,是让小学生们,把“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
而且这个练习还得寸进尺,要求小学生回答家里的人“和哪一种动物比较像”。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练习的最终极的要求,是让小学生们回答:“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
(资料图片)
这一段令人大跌眼镜的习作训练,就是统编本小学语文4年级上册里的一个作业内容。
这一个练习,隶属于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的主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一单元里的文章共有四篇,分别是: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一篇安徒生童话;
——《蝙蝠和雷达》,一篇介绍雷达的科普文章;
——《呼风唤雨的世纪》,也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是介绍20世纪的科技发展;
——《蝴蝶的家》,一篇民国散文。
奇怪的是,这一单元的主题,明明是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但是到了这一单元的“习作”专题的时候,摇身一变,突然变成了《小小“动物园”》。
也就是说,这一单元的内容设计的总体主题与学生的习作主题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按常规来讲,“习作”部分应该是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但在小学教材里,学的是一套,而要学生做的却是另一套。
在这里,“学”与“用”完全错位脱节,尤其令人感到荒诞不稽的是,这个习作,竟然是引导小学生把自己的家,想象成“动物园”,把家里的人,想象成是“动物”。
难道把“家”平行地对应“动物园”,把家里的人,想象成动物,是一个“有趣”的事吗?
这个习作题目,立刻在小学老师与学生那里得到尴尬的响应。
老师在面对这样的练习单元的时候,第一直感是抵触的,所以,老师所写的教案中,开首第一句,都要强调一下,“家”怎么成了“动物园”了?以这种哗众取宠的开头,引起注意,然后通过细说其详的办法,把“动物园”这一对“家”的定性中所包含的尴尬,给尽力予以 淡化。
而学生们在进行这样的被动写作的时候,开题的首要问题,也同样要小心翼翼地对“动物园”进行一次消毒处理。
毕竟,人的社会与“动物园”是不一样的。
在我们的常规语境里,把人比成“动物”实际上带有一种对人的侮辱的潜在维度在内。
不管什么动物,当用来比喻人的时候,都会给人带来一种削弱与伤害。
现在让学生把家里的人,想象成“动物园”里的动物,首先要打破人心目中对于动物可以远观但不愿近拟的心理屏障。
在教材的“习作单元”提供的四个例子中,老师殚精竭虑,将这个引导学生进行动物园类比的素材,首先进行归纳与提炼,努力让学生接受这一残酷的比拟,具体如下:
爸爸与熊:我的爸爸胖胖的,很憨厚,像一只熊。(这是指样子、性格);
姐姐与鱼:我的姐姐游泳特别好,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这是指本领);
爷爷与大老虎:我的爷爷很威严,就像一只大老虎。(这是指性格);
妈妈与绵羊:我的妈妈一头波浪卷,很温和,平时又只吃素,就像一只绵羊。(这是指外貌、性格、爱好)
但是,这四种对家人的想象中,还是带有某种程度上的污辱程度在内。
比如,爸爸像熊,是否现实生活中的爸爸愿意接纳这样的“动物园”动物的对应联想。因为我们在俗语中,“坏熊”、“好熊”都带有一定含量的贬低、轻视与恶趣的味道在内。
说爷爷是“大老虎”,同样会给孩子及家庭带来不适。向来都有隔代亲的爷爷,可能在现实中同样难以接受这一比喻定性。
而妈妈剪了一个大波浪,就成了一只羊,这样的联想,未免太让追风逐电的时尚妈妈尴尬了吧。
而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把家庭里的成员,联想到“动物园”里的动物的时候,还不得不尽量选择一些在人类语境中带有褒义象征的“动物”。
我们可以看到,老师在从事这一单元的学习布置时,也尽量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些正能量的动物形象,我们不妨浏览一下:
1、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兔子)
2、像猫不是猫,身穿皮袄花。山中称霸王,寅年它当家。(老虎)
3、大块头,爱吃肉,胖乎乎来爱爬树。(熊)
4、个子高,脖子长,脑袋顶到云朵上。(长颈鹿)
5、一头金发蓬松松,脾气暴躁别乱惹,大吼一声地也抖。(狮子)
即使是这些正能量的动物,身上的一些兽性的维度,还是让人类对它们保持着距离与警觉,不愿意直接成为这些动物的人类化身。
在这些可以用着设喻家里成员的动物中,还不得不回避一些“鸡”、“狗”、“狐狸”、“麻雀”这类司空见惯的动物,因为这些动物身上,带有某种人类唯恐避之不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约定俗成的不雅信息。
由此可以看出,让小学生把家庭成员,想象成“动物园”里的“动物”是对人类以脱离动物的兽性、野性为最高准则的共性理念的一次反动与反拨。
毕竟动物,在人类的语境中,是一律贯之以“畜生”这种共性的范畴的。况且,用动物命名人类,也是人类恶习“绰号”的一个重大源头。让小学生去习练“绰号”,会给小学生的学生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比如,学生们在习练了用动物比喻人类的命名技巧之后,给老师安上一个个动物名字,那么,校园里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异类世界?
那么,这种让老师教起来感到尴尬、学生写起来感到违拗心理的“习作”选题,为什么能名正言顺地出现在小学生语文教材中?
这实际上,与目前语文教材脱离现实生活而让学生沉浸在一种超现实的自然环境里的编撰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有教材从一年级起,就出现了大量的动物题材的课文。
看看一年级的教材,几乎就是一部“动物园”小动物们云集的大荟萃,大部分的课文里的主人公都是动物。
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之前的课文,一直有一个现实中的人,去认识动物世界,而不是像现在的语文教材里,平行世界般地在课文里打造一个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异次元世界。
看看叶圣陶编写的民国教材里,小学教材中,始终有一个学生的视角,去观察动物世界里的存在。
到了现有的部编版教材里,学生立身的现实世界则大幅削减,而课本里出现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的时间、人物进行隔断的超现实世界,一批童话里的动物,活跃在课文中,成为主角。
我们找到了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开明版和统编版(1-4)年级语文教材选文比较研究》,可以看到,叶圣陶编写的教材与今天的统编本的教材之间在选文上的差异。
开明版的自然风光题材为10.55%,统编版猛增至29.57%,动物植物主题的记叙文,开明版占比为28.64%,统编本继续扩大,达到了38%。而社会生活题材,开明版还达到了11.05&,而统编版则降到1.4%,学校生活则从开明版的9.04%降到了0.28%。
可以看出,自然风光与动物植物的题材,在统编本里占到了相当大的篇幅,比叶圣陶的版本都呈现出遥遥领先的大幅增长。而在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方面,目前的统编本则降到了近乎是贫血的地步。
从这个比例中可以看出,目前的统编本小学教材里,现实题材的文章严重偏少,而自然及动植物达到了超高的比例,在这样的教材的总体框架下,再在习作练习中,让小学生把自己的家想象成“动物园”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既然课文里描写的都是动物,那么,引导孩子现身说法,将身边的家里的成员,联想成动物园里的动物,不是一件水到渠成的延伸吗?
但是,人类世界的独有的品德与精神,在动物世界里是不存在的,让学生到动物园里寻找自己的现实生活中的对应形象喻体,只会让孩子迷失方向,更会触碰到人类高标独立于“畜生”而无法找到对应的那一种彷徨无主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