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论见 | 对“考研神校”,何妨多些“同情之理解”

2023-08-12 08:40:50 来源: 腾讯网

摘要


(资料图)

用历史学家所说的“同情之理解”的态度来看待类似现象,也许更利于解读其“神话”。

数据显示,2023年山东省考研报考441152人,名列全国第一。其中,位于鲁西南小城的曲师大,被坊间称为“考研神校”“大学版毛坦厂中学”。早在2005年曲师大考研率就达到了惊人的76%,2020年则突破了80%。一位当地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近几年,曲师大个别专业的考研‘上岸’率甚至能超过50%。”

对于曲师大这样的“考研神校”,外界一直不乏争议。在笔者看来,简单的否定或赞许都不甚可取。用历史学家所说的“同情之理解”的态度来看待类似现象,也许更利于解读其“神话”。

从个案的角度来看,考研率居高不下,除了学校愿意为升学创造条件外,还有很多原因。比如,师范类院校女生占比高,而女性应试能力相对较强;“神校”名声在外,吸引了一批有志考研深造的优质生源;地处鲁西南县级市,本地工作机会和岗位相对缺乏竞争力。这些因素交织叠加,推高了该校的考研率,也缔造了曲师大“考研神校”的“神话”,外界不宜将其简单归因于该校对考研的推崇。

当然,“考研神话”已不止于个案。随着学历贬值、就业压力增大等原因,考研“上岸”成了不少学生入学之初就笃定的方向,很多高校考研率也有所攀升。在今天,曲师大高企的考研率、升学率,在面对很多同类型院校时,已不再具备明显“优势”。可以说,所谓的“考研神校”不再是某个、而是某类学校——仅在山东,不少高校的升学率已不输于曲师大。在考研率普遍高涨的高校圈,曲师大似乎不再配得起“神校”这样的标签。

“神校”开始“落地”,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折射出二三本高校毕业生的困局。对他们而言,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不高,找到心仪岗位难;保研名额少,绝大多数人无法保研;考公考编报录比悬殊,竞争压力只会更大。这时,考研也就成了一个相对不错的普遍选择。正因此,最近几年“寝室全员考研上岸”“学霸寝室‘研’值拉满”之类的新闻越来越多见诸媒体和高校官微。这似乎从侧面说明,不少高校正将这类新闻作为学校“卖点”,将“考研成功”作为人才培养突破口。

很多人担心“考研思维”支配了大学生活,这不无道理。钱颖一教授曾用三个字概括当下许多学生状态:忙(忙碌)、茫(茫然)、盲(盲目)。这点出了很多高校学子的痛点。实际上,个体千差万别,考研虽然可能提升学历、增加筹码,但这条路也未必适合每个人,大学生们也要对自己的职业和学业生涯有个大致规划,防止因茫然、盲从考研而陷入碌碌无为状态。

这并不是说考研者都是为了“逃避社会”,因为考研和就业,没有哪一个是容易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多难选择中挣扎、寻求突围,他们选择考研,固然不能排除盲从因素,但更多恐怕是理性选择——尽管硕士研究生已在快速贬值,但考入重点高校依然能有效增加自己的求职、升学筹码,更重要的是,进入同档次高校,考研比高考往往要容易一些。

“考研神话”也是办学者必须直面的现实考验。今天升学考试压力已越来越大,校方对考生要有同理心,理解他们备考的艰辛和不易,给他们复习提供更便利的场所,也可通过讲座等形式给予其专业指导。同时,高校也绝不能把自己变成进阶版的高中,不能将人才培养体系围着考研转,那就失去了大学的本意和存在的目的。即便再造几个名副其实的“考研神校”,又有什么意思呢?

作者 | 韩宗峰

编校|孟亚生

审核|左中甫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