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3 19:10:46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北京利尔(002392)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相关资料图)
(一)行业发展状况与公司所处地位2022年国内耐火材料行业整体运行趋势偏弱,下游需求不振造成耐材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耐材销售价格下降明显,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进一步下降。主要下游行业如钢铁、水泥、玻璃、有色等在2022年产量稳中有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10.18亿吨,同比下降1.7%,钢材产量13.40亿吨,同比增长0.3%;2022全国水泥产量21.18亿吨,同比下降10.8%。近年来,耐材行业的发展形势与发展趋势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行业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耐材行业已由原来的规模增长带动的粗放式发展转变为创新增效带动的高质量发展,耐材企业间的竞争将从“增量博弈”转为“存量博弈”。行业中仍然存在的产业集中低、恶性竞争、产能过剩、落后产能退出慢、商业模式落后、综合技术服务能力不足、产线装备自动化水平低、创新及管理能力不足、环保不达标等等问题,将会在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当中,逐步得到改善,市场化的淘汰机制将进一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的市占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是一家为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环保等工业用高温材料及冶金炉料辅料的研发设计、配置配套、生产制造、安装施工、使用维护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全程在线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商,作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公司近年来持续取得了较快较好的发展,营业收入、净利润及净利润率等指标的增速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盈利能力在可比数据中连续保持领先地位,并且负债率也保持在较低水平。公司秉承帮助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的服务理念,依托完善的产品线、强大的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商业模式,公司的运营管理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中国领先的高温工业用高温材料整体承包商和服务商,在高温材料行业处于引领地位。(二)行业相关政策及对公司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在鼓励类产业中与公司业务存在相关的有以下几类:(1)焦炉、高炉、热风炉用长寿节能环保耐火材料生产工艺;精炼钢用低碳、无碳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高效连铸用功能环保性耐火材料生产工艺;(2)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以及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化技术;(3)冶金固体废弃物(含冶金矿山废石、尾矿,钢铁厂产生的各类尘、泥、渣、铁皮等)综合利用先进工艺技术;(4)钢铁与相关产业间可循环流程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公司将顺应国家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响应产业调整指导政策,大力发展鼓励类产业,压减含铬耐火材料限制类产业。该指导目录对公司总体将产生积极影响。国家及各耐火材料主产区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环保整治提升的具体文件及措施。辽宁和山东两省已分别发布《镁质耐火材料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山东省区域性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河南省发布了《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环保投入,通过升级改造,各生产施设均已满足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的排放标准。环保整治力度的加强将加速淘汰行业内不合法不达标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司的竞争环境,给公司带来积极影响。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具体提出了以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为主的多项主要任务,与耐火材料行业关联度较高的任务是: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深化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钢厂的产业集中度有可能要力争达到60%;有序推动电炉钢发展,电炉钢的比例可能要从现在的10%左右提升至20%等。同时,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的深化落实将会持续给钢铁行业带来深远影响,为降低吨钢能耗,钢企将更加重视耐材的质量与寿命,同时电弧炉等短流程炼钢工艺也将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这一变化也将使公司面临新的机遇,公司将充分利用自身研发及技术优势,加大对高质量耐材、电弧炉用耐材等优势产品的市场开发与推广力度,满足客户需求,配合客户一同实现降低能耗的目标。同时,公司通过对自身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以及对产线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较大幅度的降低了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的消耗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及污染物的排放。(三)行业竞争状况与公司竞争优势耐火材料行业长期以来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行业内小规模企业占比过高。随着下游需求增长放缓、耐材行业准入制度的出台、环保整治力度的加强、“整体承包”模式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以及小规模下游企业的淘汰,耐材行业中竞争力弱的小规模企业的生存空间愈发狭窄,综合实力强、拥有资源优势与优秀创新管理能力的头部企业将会加速提升市占率,头部企业的增长速度明显超出行业平均水平。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企业竞争方向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降成本、拼价格”。随着创新理念与服务意识的不断深化,商业模式的不断优化,企业职能将由传统的产品提供商向综合价值服务创造商转变;随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与传统制造业融合程度的不断提高,跨领域集成创新的不断实践,企业定位将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化智能制造业转变。公司深耕于耐材行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1)公司着力打造的全产业链优势凸显布局形成镁质耐火材料“矿山开采-矿石深加工(尾矿浮选利用)-耐火原料-耐火材料制品-用后耐火材料回收及综合利用”的耐材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铝质耐火材料完成布局“耐火原料-耐火材料制品-用后耐火材料回收及综合利用”,上游铝土矿资源布局正在进行中。全产业链的完善在降低成本、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综合配置利用,增加利润增长点,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2)“整体承包”商业模式体现“护城河”属性公司首创的“整体承包”模式已在国内钢铁行业具有极高的渗透率,公司在耐材业务中“整体承包”模式收入的占比已达80%以上。公司坚持并不断优化的“整体承包”模式对企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提高了竞争门槛,同时该模式具有较强的排他性,有利于提高客户粘性。该模式的推行应用充分体现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3)优秀的研发、管理与创新能力综合转化为盈利能力优势公司拥有优秀的研发团队,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与技术研发能力,结合客户需求、原料成本因素、产品应用环境等变化因素,实时调整技术及工艺方案,将“降本增效”工作做到极致,实现最优性价比与效益最大化。同时根据耐材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研究,不断研发新产品、新工艺,适应客户与市场变化,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持续推行各项“精细化管理”,有着突出的成本与费用控制能力。建立“立体创新、集成创新、全员创新”的创新机制,配合完善的激励机制,为持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提供源泉。(四)行业区域性特征及公司布局耐火材料行业企业分布呈现资源趋向性与市场趋向性,主要集中在河南、辽宁、山西、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上游原材料呈区域性分布,镁质耐火原料资源主要集中在辽宁,铝硅质耐火原料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南、贵州等。钢铁行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河北、江苏、山东、广西等地。从资源趋向性看,公司已在辽宁省完成布局镁质耐火材料的全产业链,拥有菱镁矿矿山、镁质耐火原料及制品的生产基地;在河南省布局铝硅质耐火原料与制品的生产基地。从市场趋向性看,公司在山东日照、安徽马鞍山布局生产基地,在北京与上海设立研发中心、销售与客户服务中心,覆盖华北东北与华东华南市场。(五)公司产销模式公司销售模式主要为整体承包模式为主。公司在国内首先提出由“产品制造商”向“整体承包商”转变,由“产品价值”向“服务价值”延伸的战略思想,率先创造了“全程在线服务”的整体承包经营模式。整体承包模式能够使客户价值利益最大化,拥有客户黏性强、排他性强、业务稳定性高等特点。在此模式下,公司一般与客户签订1-5年不等的供货服务合同,根据客户日常生产计划,制定公司库存与发货计划,进而制定公司生产与采购计划。由于钢铁企业生产计划相对高度连续、稳定,公司整体运营体系高效平稳。相比直销模式,在整体承包模式中公司拥有较高自主性,能够对产品的使用环境与使用情况有着最直观的了解,对各项变化做出最为快速的响应,能够密切关注运营情况并做出最及时的调整。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库存量以及对应毛利率的情况请参照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第四项主营业务分析”中的第2条“收入与成本”。(六)公司产品产能情况及调整计划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对耐火材料制品产能升级改造及置换工作,目前公司耐火材料有效产能为75万吨/年,综合产能利用率为74.81%。公司将顺应客户需求,积极改善自身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产线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综合布局调整公司产能安排与规划。公司将贴合客户端产品结构变化趋势,继续加大对高质量耐火原料、精炼钢用低碳及无碳耐火材料和高效连铸用功能环保性耐火材料的产能投入。(七)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和能源及供应情况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分为以下几类:(1)电熔镁砂、烧结镁砂等镁质耐火原料;(2)刚玉类、铝矾土、氧化铝微粉等铝质耐火原料;(3)尖晶石、莫来石、橄榄石等复相耐火原料;(4)树脂类、水泥类结合剂;(5)石墨类碳质耐火原料。2022年,受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上涨影响,部分大宗原料价格上涨,造成公司材料成本一定程度增加。公司自产原料对耐材制品成本影响相对较小,但非自产耐火原料价格水平整体上涨对公司成本影响较大。公司密切关注相关政策趋势与原材料市场运行趋势,灵活调整采购策略。公司通过集中采购、战略合作等方式,确保各项原料稳定供应。对于内部原料供应,在确保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强调对公司采购部门与原料销售部门的市场化考核原则,内部定价市场化,鼓励参与市场竞争,保证其积极性与竞争力。公司生产用能源主要为电力与天然气,供应稳定,公司大力推行各项节能改造与能源综合利用,改进工艺,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升级,提高工业窑炉工作效率,降低产品单位能耗;对工业窑炉实施科学的热能回收利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效水平。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属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营业务为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环保等工业用高温材料及冶金炉料辅料的研发设计、配置配套、生产制造、安装施工、使用维护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全程在线服务”的整体承包业务。公司致力于为钢铁等高温工业提供优质耐火材料产品和服务,在耐火材料行业首创的“整体承包”经营模式为公司的高速发展和我国耐火材料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耐火材料一般是指耐火度在1580℃以上,能够承受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和机械作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机械、电力乃至国防等高温工业,是各种高温热工窑炉和装备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材料,也是各种高温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耐火材料的技术进步对高温工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耐火材料的需求与高温工业尤其是钢铁、建材等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公司的主导产品为耐火材料及冶金炉料,包括不定形耐火材料、机压定型耐火材料、预制型耐火材料、功能性耐火材料、陶瓷纤维及制品、高纯氧化物烧成制品、耐火原料、冶金炉料等八大系列近300个品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高炉、转炉、钢包、连铸中间包、铁水包、加热炉等全流程钢铁冶炼环节,以及垃圾焚烧炉、石化、建材等诸多领域,在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分布上具有显著优势。三、核心竞争力分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全方位的集成创新体系公司强调立体化、全方位的持续集成创新,以文化和理念创新促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经营管理创新,以管理创新促进商业模式和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通过全员创新、全流程创新,形成了经营管理、经营模式和技术开发集成化的创新体系,最终以“立体创新、集成创新、全员创新”的创新机制为持续提升公司的竞争力提供了源泉。2、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公司在发展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懂管理、精业务,工作作风踏实、肯吃苦、能战斗的复合型管理团队,努力践行公司“共利共赢,卓尔不群”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合力,执行力强;组织机构紧凑,管理效率高,持续进行管理创新,不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形成科学的决策管理机制和先进的企业文化。3、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具有强大的耐火材料技术研发、自主创新和检测能力,综合技术实力业内领先,公司及子公司洛阳利尔、上海利尔(603639)、上海新泰山、马鞍山利尔、辽宁利尔、海城麦格西塔、洛阳功能和天津瑞利鑫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技术人员专业齐全,覆盖了多个专业领域,各学科相互交叉补充,使公司具备了新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热工与模具设计、理化检验与测试、现场技术支持等综合研发设计能力,同时实行“市场-科研-中试-产业化-市场”的一体化创新模式。建立了以项目组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与生产、使用现场紧密联系的研发机制,紧密结合钢铁冶金等客户市场对新产品、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以及公司产品质量稳定和提高的需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工作。近年来,公司每年组织实施 100余项的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研究、节能降耗等科研开发项目,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科技成果,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获得授权专利644项(其中发明专利180项),鉴定成果50余项,高新技术产品70余个,新产品140余种,国家级、省部级各种奖项130余项,主持参与标准制修订80余项。4、极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公司是国内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整体承包经营模式的首创者,国内最大的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整体承包服务商,公司在国内首先提出由“产品制造商”向“整体承包商”转变,由“产品价值”向“服务价值”延伸的战略思想,率先创造了“全程在线服务”的整体承包经营模式。公司秉承帮助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的服务理念,依托完善的产品线、强大的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商业模式,公司的市场拓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5、完善的产业链优势着力打造 “矿山开采-矿石深加工(尾矿浮选利用)-耐火原料-耐火材料制品-用后耐火材料回收及综合利用”的耐材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理顺产业链、缩短管理流程从而进一步提升运营能力、提高盈利能力、降低运营成本。6、不锈钢、特种钢用耐火材料、合金产品的技术服务优势公司针对未来国内钢材产品结构升级的趋势,将不锈钢、特种钢用耐火材料、合金类产品作为一个重要的攻关方向与战略布局。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已取得对高端不锈钢用关键耐火材料的重大技术突破,实现了相关领域的技术领先,并得到了太钢、青拓等客户的高度认可。同时,公司在钼合金类产品上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与生产经验,掌握并自主优化了钼合金产品及其上游原料的全套生产工艺,公司2万吨/年钼合金项目已实现投产。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利用技术优势,丰富产品结构,努力打造成为“钢铁行业综合性集成供应商”。四、主营业务分析1、概述2022年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耐火材料上游原材料价格有一定程度上升,耐材行业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同时受下游需求收缩的影响,耐材行业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进一步降低。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公司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逆境中保持并强化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公司业务布局与产品结构;公司继续稳步推进产线智能化、信息化升级工作,辽宁利尔年产25万吨环保镁质不烧耐火制品智能化生产线项目一期已顺利投产。公司继续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有序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建设;持续推进重大研发项目攻关与研发创新工作,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在细分领域高质量耐材应用方面形成突破。同时,公司以效益为中心,优化管理结构,提升管理效率,深入开展挖潜增效,坚持工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多方位集成创新理念,攻坚克难、万众一心,持续做好全面的生产经营工作,在相对困难的外部环境中,稳固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以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期内公司耐材业务收入小幅增长,冶金炉料业务收入有一定程度下降,营业收入总体保持稳定,共计实现营业收入47.19亿元,较去年同期降低3.90%;报告期内营业成本39.12亿元,较去年同期降低2.26%;报告期由于销售价格下降及原材料上涨影响,毛利率较去年降低1.38个百分点;受合并报表范围增加以及商业活动增加影响,报告期销售费用有所增长,人民币贬值导致财务费用大幅降低,本报告期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2.4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亿元,较去年同期降低35.5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79.64%。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1、公司战略目标作为一家拥有使命感与良好愿景的企业,公司有着对于打造“百年企业”的决心与坚持不懈的追求。公司根据发展战略和自身特点,注重文化凝聚共识,形成了:“诚信、协同为核心价值观”的利尔文化;“共利共赢、卓尔不群”的企业核心价值;“创新高效、诚信和谐”的企业精神;“服务客户、创造价值、回报员工与股东、回馈社会”的企业使命;“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和突出竞争力的国际知名耐火材料企业集团”的企业愿景公司董事会立足国家宏观形势与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公司发展理念与愿景,提出“一二三四五(002195)”的发展战略:“一”树立一个品牌打造和树立“利尔”品牌,持续提升“共利共赢,卓尔不群”的品牌内涵,提高“利尔”品牌在客户市场和行业中的知名度和诚信度,使“利尔”品牌成为耐火材料行业最有价值和最具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二”建设两大中心1、通过构建产学研平台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打造国家级耐火材料技术中心;2、通过设立利尔学院,打造企业人才培养中心,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开发高端技术产品,开拓高端产品市场。“三”三个一百战略目标2025年,实现公司三个一百目标:1、营业收入100亿;2、耐材制品产销100万吨;3、耐火原料产销100万吨。“四”实现四化经营管理模式四化经营管理模式即:1、产品专业化;2、管理精细化;3、服务集成化;4、市场(国内、国际)一体化。“五”建设五大产业基地为不断满足客户市场发展要求与公司生产经营发展需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完善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升级公司产业布局,公司着力建设五大产业基地:1、北京总部基地;2、辽宁镁质耐火材料基地;3、河南铝硅质耐火材料基地;4、沿海产销服务基地;5、海外产销服务与国际贸易基地。公司围绕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基因,着力打造独有的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巩固强化公司在研发、创新、管理、产业链、经营模式、客户综合价值服务等方面的独特领先优势,通过不断学习与创新,吸收转化先进的理念与管理经验,持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报员工与股东,回馈社会,使公司成为国内耐火材料行业的领航者,跻身国际耐火材料行业前列,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和突出竞争力的国际知名耐火材料企业集团。2、公司2023年经营目标2023年经营目标为:力争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91亿元,实现净利润2.82亿元。注:上述经营目标并不代表公司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环境变化与管理团队的经营决策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特别注意。3、公司2023年经营计划2023年,公司将继续励精图治、内外兼修,结合市场趋势变化,以公司战略目标为指引做好公司产业与产能的布局与优化,实现整体战略规划的科学升级;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业务规模的稳固与扩张,实现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以全面创新、降本增效为核心做好经营管理水平的优化与提高,实现利润规模的持续提升。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继续推进产线智能制造升级工作与产能布局优化工作2023年公司将重点进一步提高公司产线的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公司的能效水平、环保水平、质控水平、生产管理水平等,确保满足公司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公司将结合未来国内钢铁产能分布的区位趋势、钢铁行业产品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客户需求以及资源区位优势等等,本着综合统筹“优资源、好服务、低成本、快响应”的原则,持续推进对现有产能的全面梳理、规划、调整及升级工作,以期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综合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更好的为客户提供专业、快速、有效的服务,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2)继续推进“全产业链”完善工作深入贯彻公司“全产业链”理念,打造“矿山开采-矿石精加工(尾矿浮选利用)-耐火原料-耐火材料制品-用后耐火材料回收及综合利用”的耐材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在保证原料供应、抵御原料质量及价格波动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排放,避免浪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各个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综合配置,综合利用,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积极考察调研镁金属应用行业,充分挖掘菱镁矿的深度价值利用,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开拓新方向,融入新场景,进一步完善公司产业链,巩固与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3)紧跟钢铁行业产品结构与炼钢工艺变化趋势,贴合客户需求,完善产品结构未来,随着我国工业领域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钢铁行业产品结构也将向着高端化、高质量化方向优化演进,拥有高附加值的特种钢、不锈钢等钢材产品的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对应对于该类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精炼用高品质耐火材料将拥有更好的市场前景,并存在货值高、技术壁垒高的特点。公司在该细分领域已有了丰富的技术积累与实践经验,在行业内有着显著的技术优势,与国内领先的不锈钢生产企业有着稳固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针对高附加值钢材产品生产用的特种冶金炉料等产品,已掌握成熟的技术方案与生产经验,已实现稳定批量供货。公司将加大对该领域市场的营销力度,积极布局相关企业与新增市场,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确保销售收入稳定增长。(4)优化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在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控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管理团队运营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工作,培养多维度企业管理能力,适应复杂多变的经营状况,满足公司长远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强化公司对市场和运营环境风险管控,优化客户结构;进一步发挥公司立体创新优势,强化精细化管理,通过各种降本增效措施持续降低公司生产运营成本,提高盈利水平;进一步加强员工培训与培养工作,提高员工整体职业素质,打造一支能力强、作风硬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客户需求;进一步完善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确保合规运营;进一步多举措加大回款力度,确保公司财务风险可控。4、公司发展面临的风险市场风险:随着国内钢铁、水泥等行业产量呈现负增长,耐材需求承压明显,从而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明显,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公司作为行业引领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明显,具备较好的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公司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根据自身优势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在依托成本优势继续提升市占率的同时,积极寻求产业链上新应用新场景的突破,开拓新业务,创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管理风险:公司已建立较为规范的各项管理制度,企业经营运转良好,但随着公司的业务规模快速增加,公司的经营决策、运作实施和风险控制的难度均有所增加,对公司经营层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的生产经营、销售、质量控制、风险管理等能力不能适应公司规模扩张的要求,人才培养、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不能与业务同步发展,可能会引发相应的经营和管理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水平提升、优化组织架构等工作,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机制,满足公司更快更好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