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8 11:30:41 来源: 紫牛新闻
著名作家、《乔家的儿女》《山海情》编剧未夕长篇力作《尘世路》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磅推出。该作以家族史为脉络,融个人命运于国族历史之中,塑造了谢凤章、妞、红喜等一批鲜活立体的人物群像。
以家族史映射国史
(相关资料图)
在苦难中打捞方正的力量
《尘世路》以恢弘而又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幅横跨半个世纪(1898年至新中国成立)的历史画卷。这半个世纪,是一段波澜壮阔、苦难深重的时期。《尘世路》巧妙地以谢氏家族的命运沉浮作为叙事核心,将国族的宏大叙事编织进日常的烟火人生之中,实现了“以家史写国史”的史诗追求。
主人公谢凤章生于1898年,他的个人命运几乎与国家的危难同步。年少失怙,辗转漂泊,被迫“闯关东”的经历,正是千百万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华北民众的缩影。他从山东到哈尔滨,从一个底层的漂泊者,努力成为商铺的掌柜、家庭的支柱,其人生轨迹堪称一部微缩的“创业史”。作者着力刻画了谢凤章在乱世中扛得住事、立得住身、护得住家人亲朋的朴实品格。他一生经商,信奉“方正”,屡屡因此吃亏却初心不改,始终坚信一个方方正正的世道终将到来——让读书人能安心读书,生意人能老实经营,普通人能安稳度日。谢凤章及其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物——如红喜、傅掌柜、店铺伙计等——构筑了一个生动的市井世界。
然而,中国人民的这种朴素愿望,与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动荡时局之间,形成了巨大张力。书中细致描绘了哈尔滨大洪水、日军入侵、“伪满洲国”成立等重大事件对普通人生活的一轮轮冲击乃至倾覆,历史的风云激荡,最终都化为落在小人物身上的一道道沟坎。但在呈现苦难之外,《尘世路》更着力书写了在苦难的夹缝中,中国人民如何九死未悔地觅生路、找活路,淬炼出铮铮铁骨与似水柔情。普通百姓如谢凤章、妞、红喜,抗日英雄如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彼此映衬,共同绽放出埋藏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不灭的光辉。
聚焦女性群像
在柔韧中见锋芒
《尘世路》是一部厚重的家族史诗,也是一曲动人的女性赞歌。作者未夕以其一贯细腻敏锐的笔触,塑造了以妞和红喜为代表的女性群像,她们在生活的重压下,在历史的巷道中,默默支撑着一个个中国家庭,绽放了独属于女性的生命能量。
妞出生于1911年,连正式名字都没有,当凤章为女儿取名“文兰”时,妞感到欣慰,觉得“她女儿比她强,有名有姓儿的”。在“闯关东”的艰难跋涉中,还是孩童的妞便展现出超出年龄的坚韧,她照顾病母,拉扯幼弟,甚至曾与被弃尸首共度长夜而未曾惊惶。婚后,她成为谢凤章最稳固的后方。无论丈夫的生意是起是落,家庭是需要迁徙避难还是坚守,她始终从无怨言,只管陪着凤章,操持家中诸事,成为整个谢氏家族在乱世中不散架的支撑力量。
红喜则是与妞形成互补的、更为炽烈夺目的女性形象。她是阴霾离乱中最艳烈的女人。命运待她何其刻薄,但她选择了不认命。“天不给她公道,她就自己给自己一个公道,这个公道,她说了算。”——这成为她贯穿一生的宣言。她敢于追求心中所爱,无论是于谢凤章的磊落义气,还是于其他男性的复杂情感,她都遵循本心,无愧于己。她的一生,从不曾依傍谁,从来都是自己发光。
通过妞、红喜等女性形象,《尘世路》生动谱写了中国女性在历史重压下璀璨生辉的“时代壮歌”。
跨越时代的共鸣
一部让当代人共情的“精神创业史”
尽管《尘世路》的故事根植于百年前的内忧外患,却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创业史”,而是一部关于如何在混乱和压力下,构建并坚守自己“精神家园”与“立身之本”的“心灵创业史”。
主人公谢凤章毕生追求的,并非富可敌国,而是一个“方方正正”的世道,一个能让老实人、本分人安居乐业的秩序。他悲壮地宣告:“我这辈子,就是撞到头破血流,也就是这个方方正正的样子了!”并坚信“世道会变回方方正正的样子,叫所有方方正正的人都有活路”。这种对公平、正义和简单体面生活的执着追求,也穿越时空,感染着当下。
书中的人物,无论是谢凤章在商界浮沉中坚守道义,妞在家庭琐碎中维系温情,还是红喜在人情冷暖中倔强洒脱,他们都是在进行一场艰苦的“创业”——创的是生活的业,更是精神的业。他们在生死边缘中挣扎,在险象迭生里抗争,每一步都关乎生存,每一环都考验着人性的韧性。这种在极限环境下迸发出的生命力,以及对美好生活最本真、最朴素的向往,具有跨越时代的强大感染力。他们的追求,与当下年轻人的诉求本质契合,可引发共鸣、带来治愈,鼓舞人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