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商业航天“国家队”引资本青睐 “湖北造”有何深意?

2022-06-28 09:23:17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基础研发、商业化运作等方面已形成一定影响,走在全国前列。

“坚持深度融合,通过资本、技术、市场手段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6月27日,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B轮增资扩股项目签约仪式上,公司董事长查雄权说。

为何火箭公司能持续获得投资者青睐?“国家队”引入社会资本,将给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带来什么新机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专家人士。

商业航天“国家队”引资本青睐

行业普遍认为,2015年是中国商业航天元年。之后,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大批低轨小卫星星座不断涌现。

火箭公司于2016年2月在武汉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公司主要从事运载火箭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并承揽国际和国内商业发射服务。

2017年1月,“湖北造”快舟一号甲完成首次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创造从签订发射服务订单,到完成发射服务仅8个半月的商业航天发射“快舟”速度,打开我国新型固体商业运载小火箭“窗口”。

放在车上就能发射,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一大特点。普通火箭发射之前可能要准备至少一个月,而快舟一号甲采用车载移动方式发射,可以在几天内完成发射准备。

“火箭本身以及发射场、测运控费用,占据航天发射绝大部分成本。公司通过批量化生产、简化测运控流程,火箭成本得以大幅下降,卫星进入空间的成本也随之下降。”查雄权说。

作为“国家队”,火箭公司自然也引来资本青睐。

2017年12月,火箭公司完成A轮股权融资,引入社会民营资本,注册资本增加至7亿元,公司估值达到42亿元,成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混改激发“领头雁”活力

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混改,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方面作用相对明显。

查雄权表示,公司构建差距拉开、激励到位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提升了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2020年12月,火箭公司完成首批骨干员工持股,注册资本增加至7.094亿元。

他说,随着公司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差异化管控,改革成效逐渐凸显。如今,现代化公司治理体系逐步形成,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和发改委第四批混改试点企业名单。

中国商业航天热度不减,不断有新的创业公司涌现,竞争日趋激烈。

“希望火箭公司保持先发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加快新产品研发进度,当好商业航天领域的‘领头雁’,成为国企混改机制创新的标杆示范企业。”湖北长江航天产业投资基金总经理李运生说。

“目前,快舟系列运载火箭型谱建设不断取得突破,研制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快舟总装总调中心(一期)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固体运载火箭的总装测试能力。”查雄权说。

一季度国内21家商业航天企业获得融资

商业航天的竞争,正成为全球航天竞争的主要形态之一。

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达10202亿元,预计2024年达23382亿元,增幅加快。

“商业航天产业是具有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资本普遍看好商业航天,现在仍是投资的最好时机。”尚道投资董事长杨圣军说,公司此次参与火箭公司B轮融资,投资金额2.2亿元。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一季度,国内至少有21家商业航天企业宣布获得融资,公开的融资总金额近40亿元。在过去十年间,我国商业航天赛道的融资整体呈上升趋势,共341起融资,披露融资额达243.1亿元。

商业航天市场涉及领域广泛,远到环境、海洋、气象等生产端,近到网约车、快递、外卖等生活端,都能从商业航天市场发展中获益。

在查雄权看来,未来商业航天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技术上的创新,更需要成熟的商业化产品和服务交付能力。

“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快舟系列运载火箭型谱建设,推动提升运载火箭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查雄权说,将紧抓商业航天发展机遇,坚持稳中求进,集中资源确保快舟火箭发射百分百成功,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公司。(记者 许旷 通讯员 肖熠旸 实习生 吴雅楠)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