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5 20:53:34 来源: 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李亚男
(相关资料图)
1月13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发布了《关于加强退市风险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已被实施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以下简称“退市风险公司”)在年度报告披露前增加风险提示频率及针对性,包括区分不同情形进行重点提示、按要求披露年度报告编制及审计进展等,旨在推动相关上市公司及其会计师事务所等主体归位尽责,审慎评估并充分揭示退市风险。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即1月1日至1月15日),*ST凯乐、*ST华源、*ST金洲、*ST科林、*ST天马、*ST安控、*ST吉艾发布了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被提示终止上市风险的类型,包括财务类、面值类、重大违法类等。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证券律师、行业人士认为,当前的风险提示公告中,对于风险的提示过于笼统,使投资者敏感度不高,未能充分提示风险。
风险提示过于笼统
在目前提示终止上市风险的公司中,有的公司属于存在多重风险。
例如,*ST凯乐提及,公司股价已连续11个交易日低于1元,可能触及交易类退市的风险;公司预计2022年度期末净资产为-21.54亿元到-23.22亿元,2021年期末净资产为-18.15亿元,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将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2022年12月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公司已经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情形,如收到正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将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类似的情况还包括*ST金洲,公司在最新的公告中也提及,目前存在着多种风险。
在过往的公告中,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相关公司也进行了公示。不过,查阅这些关于终止上市风险的公告内容可知,“程式化”是这些公告的共同特征。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按照目前的信披规则,理论上可能触发退市风险的公司均应发布退市风险公告,这导致上市公司对于退市风险的提示过于程式化,对于具体风险的提示过于笼统,投资者逐渐出现了“脱敏”的现象,相关的风险提示没有真正起到风险警示的作用。
精细化信披有利于理解风险
针对可能出现的“脱敏”现象,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精细化的信披,有利于改善这种状况。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交易所所发布《关于加强退市风险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对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做了更详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两市存在退市风险的公司如果能够按照该通知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的话,确实能更提前对投资者释放相关风险细节。”
“本次通知涉及的五个方面,非常具有针对性。比如,该通知明确提出上市公司应当对七类退市风险进行特别提示,这相当于将退市风险进一步分级,这种更精细化的信披要求,有利于投资者正确理解相关风险。”王智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不过,在柏文喜看来,对于这些存在退市风险上市公司所释放出的有关信息,仍需要进行专业判断。一般而言,此类上市公司在遵循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求的情况下,其信披角度更多地会以对自身更为有利的方向进行考量,也会对公众投资者形成潜在风险。
此外,对于存在退市风险的公司,柏文喜也提示称,在目前注册制推行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壳”公司价值已经大幅下降,这也就意味着以业务与股权重组来保壳的难度会更大,主要原因在于重组方不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对价,而且重组的积极性也会明显下降。
(编辑 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