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说到读书,我真有“金句密集恐惧症”

2023-04-03 09:34:2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常有一些小朋友跟我说,说什么书什么书是经典,可读后往往大失所望,读了大半天都读不到值得划线和摘抄的“金句”。或者看了某段“金句”被一本书吸引,可买来读后发现,书中像这样的金句太少,感觉被忽悠了。我知道,不少人都热爱这种“金句驱动式”阅读,我想说的是,这种功利式阅读,不是汲取知识营养的好方法。寻章摘句生吞活剥碎片化的金句,不沉浸到整体内容,效率其实非常低,糟蹋了时间,也糟蹋了好书和阅读。

“金句”往往是一长段材料铺垫和扎实论证后的“飞跃性概括”。比如阿多诺说:在一个从众的大众社会中,偶像崇拜往往通过某种“伪个性化”的方式来操纵,并以此掩盖了文化工业本身的标准化和同一性。——这句话够“金句”吧?但它不是孤立的,认真读了前面的铺垫与论证,这个结论才是顺理成章的、有理论活性的。经历了这个过程,“金句”才能进入你的知识体系,成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活性的思想,让你在写作时自由调用,支撑你的输出。否则,割裂了来源,只把这一句当金句摘抄下来,在笔记本上形成记忆假象,很快便会成为被遗忘的“死教条”。

刘擎教授也说过:我们传统的学院派教育强调知识要有系统,要有完整的结构和逻辑关联等等,而年轻人比较喜欢丰富而碎片化的知识和感受,所以他们喜欢“金句”。我觉得,一个比较闪光的句子,那都是在整体论述之后出现的,它是有上下文的。


(相关资料图)

视觉中国供图

不在知识的系统和整体面貌中去理解一句话,那种“金句”是无法“致知”的。社会学家安德鲁·阿伯特区别了“知识”(knowledge)与“致知”(knowing),“知识”是“致知”的一个结果,重要的是“致知”过程。阿伯特批评说:大部分我教的学生认为,知道一些东西就是知道一个网址。他们致知的主要模式是去“寻找”(finding)。对他们来说,“阅读亚当·斯密”意味着寻找每一章中真正重要的五六个句子。他们不明白,亚当·斯密其余的句子都包含着论点和论据,他用这些论点和论据来产生并捍卫这些学生划重点的部分。对学生们来说,阅读只不过是在网络以外的地方浏览。它是一种过滤掉无关紧要的闲散部分,并找出真正重要事情的练习。他们实际上不相信思想,他们相信碎片化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斯密的理论不是一个论证,而是固定的内容。

阿伯特实际上批评的也是这种“金句驱动式”阅读,一本书,只想要给总结出几个“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关键结论”就行了,能让我免除“阅读那些闲散内容”之苦,多好啊。这种过滤和筛选,只要那些“碎片金句”,实际上根本没有读进、读懂一本书,金句自然也没有进入一个人可以自由调用的知识储存。表面上读了很多书,却又大脑空空如也!

我一直觉得,“金句”不仅是作者辛苦论证的结果,不是某种灵光一闪,也是读者沉浸到一本书中,辗转反侧辛苦跋涉后豁然开朗的一种阅读报偿。也就是说,“金句”不是作者喂养的产物,而有读者的参与。进入作者的理论构境,沉浸于其逻辑中,读通了,读透了,读到了作者的深层意涵,读懂了逻辑关联,读到了与现实对应的思想,理解了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个困惑,“金句”就出来了。一个真正沉淀到自己知识体系中的“金句”,必然在对话中包含自己的某种思考。我读韦伯关于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论述,之前一直没读出味道,但那段时间新闻中有很多“把人当成工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只看程序不顾人命”的事件,就悟到了工具对价值的碾压,悟到了“由于他们的行动与结果之间有着很长的链条,他们的道德意识就会模糊从而导致道德盲视”的金句内涵。

阅读是一种对话和生成,需要沉浸其中,“金句”是对沉浸阅读的一种思想犒赏,而不是可以单独抽出来的“精华”。那种抽出来的精华,没头没脑地“上价值”,往往只是一种营销策略。一位著名读书人谈到过“畅销书三规律”:第一个,把你已经知道的事情用你不知道的说法说一遍;第二,把刚刚的说法重复一遍,再举一些例子;第三,再重复一遍进行总结,就成功了。——那些关于某本书鸡汤式、促销式金句,多是为不读书的人量身定做的,只不过是“把你已经知道的事情用你不知道的说法说一遍”,只是你认同的、你熟悉并了解的道理,换了种说法,而已。

我读书,是有“金句密集恐惧症”的,全是金句,哪受得了啊?金句是一大段论证后的“飞跃性概括”,是画龙点睛的妙笔。全是金句,说明根本没有论证和讲道理,全是鸡汤般的、迎合你的、巧言令色的结论。就像华而不实的PPT,充斥着“好听却空泛的漂亮词”。更像某些假大空的评论,听起来头头是道声声入耳,似乎金句连连,仔细琢磨,什么内容都没有,只有空洞的排比和肤浅的押韵。舆论场上充斥着这样的骗子,遇到不懂的事,说一堆“漂亮话”就能糊弄过去,故弄玄虚,美其名曰妙语金句。

我也不喜欢那种“寻找标准答案”式读书,如果把书的内容当成“可以抄的答案”,那还是应试思维,没有什么营养。好书在于能引发思考,在于那个论证过程带来的思想激荡,挑战了某种常识,启发了某种新思,带来了某种智识。智识是什么?如果说智力指向一种标准答案,智识则是一种“把答案变成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高级素养,能在新问题中把思考推向更高的观念水位,迈向通透的智慧。

是的,越是好书,你越是无法从中得到“标准答案”,却能产生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能帮你摆脱“无知的确定性”,挑战大部分应试教育潜藏于你思维中的“天经地义”和“不证自明”,在经历“多元的混乱性”之后,走向批判性思维之境界。

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中说: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嗯,读书绝不是功利的、速成的、热闹的、立竿见影的,但我也觉得,读书又绝不会辜负你,享受了过程,沉淀了思考,总会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滋养你。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