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全球通讯!衡水二中学子求救信的背后:高分背后的教育黑产与平庸之恶

2023-01-31 16:38:24 来源: 腾讯网

近日,一名衡水二中学子的求救信刷屏网络,从前几年的豫章书院到今天的衡水二中,教育产业化背后的集中营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奴隶主对待奴隶一般的方式对待学生,似乎从来没有中断过。

这篇求救信原文已经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寻觅。但是其中的字句,却深刻地刻在我的脑海里。该学生讲述了自进入衡水二中以来,与外界隔绝的状态,没有人知道衡水二中的学生遭遇了什么。

被肢体和言语上面的凌辱,早已成为家常便饭。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尽可能地压榨殆尽,甚至用餐的时间都被极度严苛地管控着,即使有迫于无奈分秒间的超市,便会以一种非常羞辱的姿态在教室外受惩罚,遭受众人异样的眼光。


【资料图】

可以把人淹没的试卷和习题集自然不用多说,一旦考试中,学生做错了一些题目,便会被要求誊抄很多遍,当众被责罚,更是家常便饭。跑操过程中,一旦出现速度跟不上或是鞋带挤掉,也是同样的待遇,更让人愤慨的是,当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的时候,只会被带去医务室一次,后续身体还有状况,连这都不被允许。

学生们所接触到的校内老师与辅导人员,在这样集中营式的环境下,似乎早已把教书育人抛在脑后,每天只是机械地执行着学校管理层所指派的任务和指标,死板地对照那些繁琐而又非人道的条条框框,管理着每个学生,不知不觉之间,成为践行“平庸之恶”的帮凶。

这样的学校,肯定还不止一所,无数双看不见的黑手,正在吞噬着茁壮成长的生命,这个问题,值得所有人关注,毕竟,每个人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被迫发声的学生的一员。

早该破灭的“高考神话”

这样的集中营学校出现的根源,还是源自于“高考神话”,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只要高考能够考到高分,过程怎么样并不重要,所谓吃苦三年,换一辈子幸福

在今天,这样的观念应该有所改变了。要知道,自从恢复高考到千禧年的初期,这二十多年,高考相对没有那么卷,连习题都是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

时常听起父辈们说过,当年为了提分,不惜骑着自行车,跑遍大街小巷,找到一本新出的习题集,谁能够抢先把里面的题目做会,谁就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所以说,在过去的时候,高考竞争,还充斥着对资源的探索与寻觅,这也是一个非常考验个体全方位能力发挥的过程。在今天,则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今天参加高考的人数已经是当年的指数倍了,竞争越来越激烈,命题规律也被摸索多年,作为个体,很难再像当年一样发挥探索稀缺资源的能力来取胜。这就给了标准化流水线的填鸭式培养,更多的操作空间。

其次,要深刻意识到,在今天,高考已经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手段,并不是每个人天生下来都适合去走读书做题的路。我们还要看到,从21年开始,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一千万,就业一直是困扰广大毕业生的难题。

在和HR朋友聊天的过程中,经常听他们抱怨面试工作的毕业生,眼高手低,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很多时候面试他们,对自己也是一种煎熬。

所以,在最应该塑造人格,培养兴趣和树立三观的年纪,在一个逼仄的环境中做着单调的事情而同时又遭受无尽的折磨,最后只为了成为那一千多万人群中的一个分子,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作为家长,在选择学校之前,一定要尽可能地实地调研,切忌轻信那些假大空的包装,在今天,每个孩子健康的心路历程远比最后写在成绩单上的分数重要无数倍。

教育的“黑产化”

每一个学校都会用光荣榜和多少人考取了高分来证明自己的教育水平有多优越,其实,数据往往具有欺骗性,实际上也并未有外表看起来的那么光鲜亮丽。

就列举一个笔者所熟知的例子吧,在江西某地,有那么一两所高中,依靠每年出高分,出“状元”让无数家长和学子趋之若鹜,尤其是复读生,深信去那里复读就可以改变命运。

实际上,别人早就把复读和教育,搞成了公开的产业。首先,对复读生,是根据你的分数段,明码标价的。极高分数的学生,甚至可以免费复读,或者是象征性地交一点学费。

而400分上下分数段的学生,则需要交好几万的复读费用。然后在宿舍等硬性条件的分配之上,会尽可能地偏向于那些本身高考分数就很高的人,直白地说,用低分考生所交的学费,去供养那些本身成绩就特别好的“发挥失常”的学生,然后靠他们取得高分为学校装点门面,这是教育产业化中常见的手段。

至于衡水二中这种残酷对待学生的手段,说直白点,就是把学生当成人矿、耗材。全然不顾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尽全力压榨所有人的时间和精力,幻想大力出奇迹。这样的高压之下,自然是有一部分人可以取得相对好看的分数,每年放榜的时候,学校依旧可以获得非常好的名声。

这背后的心酸,背后的血与泪,也只有当事学生知道了,无数心智受到过严重打击甚至是摧残的人,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弥补他们内心的创伤的,怎么能够指望这些学生在高校中乃至后来步入社会,能够在自己向往的领域做出一番成就呢。

自上而下的平庸之恶

“平庸之恶”这个概念,出自历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所提及的概念。简单通俗地来说,就是普通人,每天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自己的工作,可如果自己的工作是作恶的一部分的话,他们自己也全然不知,一步一步执行着。

可以肯定一点,像衡水二中这样的管理层,制定这样繁琐而又反人类的规定来约束学生,本质上就是以一种低成本榨取耗材的方式来换取表面上的荣誉。

毕竟在看似光鲜亮丽的分数背后,大家往往会忽视惨无人道的背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从业者,自然也不会想到去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因材施教那些。他们每天所需要做的,就是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上的东西,活生生地将自己从一个教育从业者变成监工或者是包工头一样的角色。

再讲一个自身经历的故事吧,上小学的时候,不知道是谁拍出脑瓜想的办法,每节课,每一门作业,喊一个同学来记名字,每天让这些同学上台,点名,哪门课谁谁谁不守纪律,谁谁谁的作业又忘记交了。

更有甚者,采用小组之间积分的方式,谁扣的分多,整个小组都有可能跟着挨批评遭殃。这样一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还是孩童时期,就学会聚集身边的人,对表现相对较差的同学孤立,群起而攻之,不要低估他们,他们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包庇或者是记上某人。

我之前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教育工作者,会把商鞅的连坐,契卡的肃反套路运用到教书育人之中,这是师范院校毕业的还是克格勃毕业的?

时至今日,我也就我的认知说一句吧:带有权力的控制欲与机械地执行命令,可以短暂遮掩很多问题,让人眼不见为净,久而久之,这些施暴者,就会越发上瘾地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管理。受害者,往往就是这些无辜而又没法选择的孩子们。

要想杜绝衡水二中这样的惨剧,除了发声之外,从家长到更上级的管理者,应该联动并且探索,主动了解当前的社会状况,与孩子一起认识世界,探寻不同的出路,从根源上尽可能减少这些施暴者的空间。

而那些行使“平庸之恶”的管理者与执行者们,应该让他们明白,教育不是将恶魔行径合法化的外衣,恶行无论在什么样的借口下进行,都应该受到应有的惩处。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