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0 15:25:57 来源: 腾讯网
文/熊丙奇
据媒体报道,一则网帖提到,清华大学应届硕士生拿到某互联网公司的offer,职务是位于北京的“后端开发工程师-基础架构”。他吐槽,“给了月薪2万,甚至不如本科,恶意低薪很恶心,践踏学历制度。”连日来,这则“吐槽帖”在网上引起热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万月薪其实已经不低了。去年,一家机构给出的2022年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显示,清华大学毕业生平均薪资列全国高校第一,高达12225元,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列第二,平均薪资达到12180元。比排行榜平均薪资第一位还要高的月薪水平,却被认为是“恶意低薪”,这背后是“学历至上”的思维,也反映部分学生缺乏对就业环境与自己真实能力的认知,这不但影响学生的择业定位,还影响长远的职业与事业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但需要破除用人单位的“唯学历”“唯名校”导向,也要破除学生中的“以学历论身价”的就业观,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
有网友认为,这名硕士生的“吐槽”,是“学生思维”。何为“学生思维”?简言之,就是太看重学历的思维。这种思维,与求学、成长环境有关。在基础教育阶段,部分学生被灌输“只要考进名校就前程远大”的成才观,尤其是为了激励学生考清华、北大,有的学校和家长给学生的“教育”甚至是,考进清华、北大就会“当大官、发大财”。网上有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清华北大毕业生,年薪有百万吗?”“学生思维”之流行可见一斑。
这种成才观,不但误导名校毕业生的择业定位,还让他们陷入就业的“身份困境”。媒体曾报道,一位北大毕业生在北大未名BBS上发帖:“爸爸,对不起!我北大毕业,但我没能挣大钱,当大官!”帖子中说:“自己只找到了一份月薪8000元的工作,被父亲恶语相加,家人觉得他很丢脸。”由于职业不符合家人的期待,有的清华北大毕业生到二三线城市就业,还不敢告诉父母。
受“学历至上”影响,有的本科毕业生,根本没有考虑过就业问题,认为只要获得名校高学历,就一定会有高薪。调查显示,以考研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学生占考研生的80%。这些学生走向就业市场,发现自己的月薪并没有期望中高,甚至还不如本科生,就会产生巨大的落差,对用人单位产生不满。
出现就业中的“身份困境”与“落差”,有学生个体认知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不少学校偏离育人定位,以升学为导向办学。具体表现是,部分高中学校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能力选择适合的学校、专业,而是把学生的发展目标局限在名校、聚焦清华北大,追求名校率、清北率。不少大学也缺乏对学生的学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不少本科院校还以考研作为办学目标,近年来,还出现考研“高考化”,大学“高四化”的倾向。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扭转用人单位“唯学历”“唯名校”用人导向的评价改革。对此,不少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名校毕业生是反对的,他们质疑,“为何不用学历选人?”“名校高学历毕业生与普通学校普通学历毕业生相比,没有优势,如何激励大家努力学习、争取获得更高学历?”“清华北大学历能和普通本科一样吗?”等等。在他们看来,博士薪酬高于硕士,硕士高于本科,在就业中突出学历等级,才是正常的。这是顽固的“学历至上”,也是破除“唯学历”“唯名校”存在的社会阻力。
为此,用人单位应该建立科学的以能力为基础的人才评价体系,向每个求职者传递重视能力、以能力为导向的用人信息。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也要摆脱以学历为导向办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加强对学生的生涯教育与职业发展指导,引导学生重视自身能力与素质培养,并做出适合自己的理性的学业与职业发展规划。(作者是知名教育学者)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傅铭途 李妹妍
校对 | 潘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