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焦点速读:金刚光伏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4-24 22:55:06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金刚光伏(300093)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资料图片)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1年,公司业务转型升级,布局异质结光伏,在苏州吴江子公司投建了1.2GW异质结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实现投产,吴江1.2GW产线采用最先进HJT设备,引进微晶工艺,向市场提供极具竞争力的高效HJT电池产品。2022年度,公司光伏业务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接近 80%,至此,公司实现了主营业务的逐步转型,聚焦光伏电池主业,成为集光伏电池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新能源企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公司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制造业务所处行业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行业代码为“C3825”。

(一)公司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

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主要环节。公司所从事的光伏电池业务位于产业链的中游位置,主要通过向上游采购硅片进行加工制成电池片,从而销售给下游组件企业或公司加工成组件后销售给下游发电企业。

就单晶光伏电池片来说,目前可分为 P型/N型两种技术路线,相较P型电池已逼近理论转换率极限24.5%,N型电池片的转换效率极限均在28%以上。同时技术扩散导致红利日益减弱,N型迭代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二)光伏行业情况

1.全球光伏行业情况

美国方面,2021年10月美国总统拜登宣布《Build Back Better Act》框架体系,拟投资5,550亿美元于清洁能源领域和应对气候变化,是美国历史上对清洁能源的最大单项投资,助力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50%-52%。日本方面,2021年10月日本内阁批准第六版《能源基本计划》,首次提出最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目标将2030年电源构成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扩大到 36%至38%(原目标仅22%-24%)。印度方面,设定目标为 2022年累计光伏装机量达到175GW,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份额达到50%,并在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

欧盟方面,2022年5月18日欧盟委员会“REpowerEU”能源计划正式发布,表明要整体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增长目标,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45%;其中光伏发展目标更明确,欧盟委员会建议上调目标,2025年欧盟累计光伏装机规模要超320GW,较2021年底累计167GW的装机规模实现翻倍。2021年4月德国政府同意将2022年的光伏招标量由此前的1.9GW上调至6GW,2022年7月《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计划到2030年将德国光伏发电装机从目前的约60GW增加到215GW。2021年11月初法国宣布出台新的十项措施计划促进光伏装机,目标是到2025年底支持全国每年新增超过3GW的光伏装机容量,2022年2月宣布到2050年太阳能装机量增加至100GW以上。

在多国“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绿色复苏的推动下,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240GW-330GW。

2.国内光伏行业情况

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是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尽管我国光伏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但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仍以传统能源为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国家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诸多优势,是我国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预计我国太阳能光伏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在保守情况下,2023-2030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约95-120 GW;乐观情况下,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约120-140 GW。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国家推出多项政策促进能源改革,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以其成本低廉、清洁环保、用之不竭等显著优势,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市场方面,2022 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 87.41GW。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92.6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全年光伏发电量为427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8%,约占全国全年总发电量的4.9%。预计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量超过95GW,累计装机有望超过487.6GW。

晶硅电池片方面,2022年,全国电池片产量约为 318GW,同比增长 60.7%。其中,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56.3%,产量达到5GW 以上的电池片企业有17 家。预计2023 年全国电池片产量将超过477GW。

目前行业内的晶硅光伏电池可分为 P型和N型两种技术路线。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版)分析,2022年,规模化生产的p 型单晶电池均采用PERC 技术,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2%,较2021年提高0.1个百分点;采用PERC 技术的多晶黑硅电池片转换效率达到21.1%,较2021 年提高0.1个百分点;常规多晶黑硅电池效率提升动力不强,转换效率与2021 年持平,且未来效率提升空间有限;铸锭单晶PERC 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为22.5%,较单晶PERC 电池低0.7 个百分点;n 型TOPCon 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5%,异质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6%,两者较2021 年均有较大提升,XBC 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5%,今后随着技术发展,TBC、HBC 等电池技术也可能会不断取得进步。未来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及良率的提升,n 型电池将会成为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组件方面,2022 年,全国组件产量达到 288.7GW,同比增长 58.8%,以晶硅组件为主。其中,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61.4%,产量达5GW 以上的组件企业有11 家。预计2023 年组件产量将超过433.1GW。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营业务

2022年度,随着吴江1.2GW异质结生产线产能利用率的逐步提升,公司形成了光伏业务、玻璃深加工业务两大业务格局,其中,光伏业务领域实现了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业务收入 4.1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79.29%,玻璃深加工业务领域实现了收入 0.86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16.54%。公司主营业务已由玻璃深加工业务变更为光伏业务。2022年,公司全力推进1.2GW异质结光伏及组件项目投产、调试及量产爬坡生产工作,并获得了国内及国外客户的异质结电池片订单。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增加市场占有率和议价能力,公司在甘肃酒泉积极建设年产 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项目。

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太阳能电池片产品为单晶异质结电池,采用N型技术路线,公司规模化量产的N型单晶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可达到 25%,达到了预定转换效率水平,目前具备N型单晶异质结电池规模化量产能力,公司生产的异质结电池片已实现了市场化销售并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3、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公司采购原材料后,经过电池片生产、组件生产等一系列连续的生产步骤后完成核心产品的制造,销售端通过向下游组件厂商或电站企业销售电池片、组件来获取相关收入、利润及现金流。

①研发模式:

公司技术研发以市场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节约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为出发点,公司成立了独立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技术研发中心,采用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管理体系,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工作主要包括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导入五个阶段,流程明晰,建立了“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生产—市场开发及应用”于一体的研发流程,推进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工作高效开展。

公司目前已经搭建了强大的太阳能光伏行业专业技术研发团队并积极布局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围绕高效异质结电池降本增效,制定了“硅片薄片化”“银浆单耗优化”“叠层TC0技术”“精度焊接技术”“电池技术效率25%以上工艺”“贱金属浆料应用”等十余项降本增效实施路线,正加速实现高效异质结电池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②采购模式

主要产品的原材料采购包括硅料、硅片及其他辅材和配件等,总体采用“以销定采”的原则进行采购,针对硅料等重要原材料,公司一般通过与供应商签署中长期采购协议或战略采购协议来保证原材料的供应,依据销售订单和生产计划确定季度或月度采购计划。同时,公司对部分常用或关键原材料策略性地保留一定合理库存;针对常规材料或辅材等,公司通过定期比价或招投标来保持供应商的竞争性,以此应对采购价格波动风险,控制采购成本。

③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为自主生产,建立了“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目前公司已在吴江生产基地投建落地了1.2GW异质结电池片车间和组件车间,设立生产运营部门组织实施生产计划。根据客户订单和对市场行情的预判提前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及时制作生产计划,保障客户所需产品的按时交货,同时公司根据生产和销售情况适时调整产品的安全库存标准,有序排产。

④销售模式

对外销售的产品主要为光伏电池片及光伏组件,公司将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结合的销售策略,销售客户主要面向国内集中式或分布式电站客户,主要有控股股东电站、央企在西北五省电站等,海外客户主要为新加坡、印度和东南亚市场等电站客户。直销模式下,公司主要通过行业交流、展会宣传、技术服务、同行推介等方式加深行业影响力,获取商业机会,通过商务洽谈与客户签订合同后进行生产及交货。从初期接洽客户需求、项目竞投标,到评审签订合同、合同执行、生产交货,至跟踪验收、售后服务,公司制定了规范完善的销售业务流程,贯穿售前、售中和售后。

4、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市场驱动

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年版)预测,到2030年,异质结电池在光伏电池市场的占比将从2021年的不足 3%增长到 30%左右。结合公司对光伏组件市场规模的预测,2021-2030年间,异质结电池的年市场规模的增长量将超过1,900亿元,年均市场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异质结电池及组件产品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为公司产能的消化提供有效的保障。

(2)技术驱动

目前市场上高效光伏电池的主流产品是 PERC/PERC+,但效率挖掘潜能正逐步接近极限,因此光伏发电长期存在的降本需求正驱动电池片向更高效率技术迭代。随着电池环节技术的快速进步,N型电池开始受到业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在各类N型电池中,异质结电池(HJT)具有转换效率高、低功衰、工艺简单且降本路线清晰等显著优势。异质结电池的优势特性契合了光伏产业发展的规律,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

(3)异质结光伏项目竞争优势驱动

公司在苏州吴江投建的 1.2GW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已实现量产,同时公司在工艺降本方面持续推进“银包铜浆料”、“硅片薄片化”,以达到异质结成本与PERC持平并加大异质结电池片市场竞争力。2022年6月,公司在原有1.2GW异质结光伏项目投产的基础上投资新增4.8GW异质结光伏项目,扩大公司异质结电池片产能,并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推进公司业务转型升级。

公司是目前少数能实现异质结电池片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之一,公司对异质结电池片领域的提前布局具备了先发优势,领先的规模化能力使公司具备了优先获得市场、获得客户的竞争优势。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持续坚持自主的研发创新和技术积累,建立可控生产工艺路线和产品服务的技术体系,不仅培养了专业研发团队,还提升了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综合实力,以此不断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如下:

1、生产工艺优势

在生产工艺方面,公司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技术经验,公司加工的光伏产品曾先后获得德国莱茵TUV产品认证(欧盟通用)、美国 UL1703证书和澳大利亚CEC产品认证、英国的MCS的产品认证;铝框是光伏组件重要的原材料之一,目前公司已掌握了铝合金型材的相关生产工艺,与公司原有业务具有协同性;同时,针对异质结光伏项目中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公司推进研发“叠层TCO技术”“精度焊接技术”“银浆单耗降低”“电池技术效率25%以上工艺”等核心技术,共同保障项目快速实现投产和运营。

2、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目前已经搭建了强大的太阳能光伏行业专业技术研发团队并积极布局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围绕高效异质结电池降本增效,制定了“硅片薄片化”“银浆单耗优化”等十余项降本增效实施路线,正加速实现高效异质结电池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3、产品品质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非常重视生产质量管控,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客户对于质量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质量问题。公司拥有一支较强的质量管理团队,并且建立了满足公司产品多品种、多批次、多功能弹性生产的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公司各部门的高效运行,保证了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成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4、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及管理团队具备实业管理背景,对全球光伏行业的技术及业务发展路径、未来趋势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良好的专业判断能力,对行业内的各种变化有敏锐的捕捉力。凭借管理团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能力,公司有信心把握行业方向,抓住市场机会,最终取得优良经营业绩。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一)公司经营业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52,200.71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63%;营业利润为-25,429.4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3%;利润总额为-25,948.8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45.2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3%。在营业收入方面,报告期内光伏电池片及光伏组件为公司主要销售收入,传统业务处于逐步收尾阶段。在营业成本方面,公司营业成本仍由材料、制造费用、人工组成;在费用方面,扣除本期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增加的欧昊新能源电力(甘肃)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费用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较上期增加 12%,主要为管理费用增加职工薪酬、中介服务费等。在利润实现方面,全年净利润亏损-26,546.01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31%,主要是本期光伏业务处于起步阶段,产能未能充分发挥,导致单位成本较高,传统业务因房地产行业整体持续低迷,项目都处于收尾阶段,产能利用不饱和,单位成本较高。资产方面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合同资产计提减值 6,765.93万元,存货计提减值6,146.76万元,前述实现合计计提减值约12,912.69万元。

(二)规划企业发展战略,积极布局光伏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在充分分析光伏行业蓬勃发展现状、产业政策、未来市场空间及公司现有技术等因素的基础上,决定在光伏业务领域扩大投资并建设 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项目,进一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异质结光伏项目,扩大产量寻求利润增长点,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

为积极推进 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的建设和落地,充分利用控股股东已有资产和资源,提升上市公司和关联方资产、业务布局的独立性和规范性,公司控股子公司甘肃金刚羿德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1,097.69万元收购广东欧昊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欧昊新能源电力(甘肃)有限责任公司 100.00%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以欧昊新能源电力(甘肃)有限责任公司为 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的实施主体,在其已有的工业建设用地之上继续投资和建设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

(三)坚持贯彻品牌建设,提升技术研发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布局光伏业务,并加大对光伏业务研发投入,公司目前已经搭建了太阳能光伏行业专业技术研发和管理团队,围绕高效异质结电池降本增效,制定了“PVD靶筒冷却方面的研究”、“印刷段主副栅浆料工艺参数研发”等二十余项降本增效实施路线,为高效异质结电池片项目投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剥离传统玻璃业务资产,全面转型光伏业务

为聚焦公司光伏主业,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优化资产结构,2022年12月,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向控股股东广东欧昊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广东欧昊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出售了公司传统玻璃及型材业务应收款项、存货及机器设备等资产和债权。本次资产出售有助于公司盘活现有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优化业务结构,进一步聚焦公司光伏主业,降低经营风险。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为达成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及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国家正在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能源发展计划,未来全国的能源结构将会发生转变,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将会持续提升。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十四五期间,光伏将成为电力新增装机量的主体,国内光伏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公司将积极响应“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政策,把握光伏行业发展机遇,秉承“使光电更高效”使命,积极布局拓展异质结光伏业务。同时,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技术和研发实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整合行业资源,全面提升品牌公信力与影响力,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和综合实力。

(三)公司2023年经营计划

1.全面聚焦光伏主业,持续推进异质结项目投建投产

为把握光伏行业发展的机遇期,2023年公司将继续聚集光伏主业,在保持苏州吴江1.2GW异质结项目稳定生产的情况下加快推进酒泉4.8GW异质结项目的投建及投产,进一步提升公司异质结电池片的产能。

2.加强建设营销队伍,推动异质结产品市场应用

公司将加强国内外营销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大客户开发力度,拓展行业客户群,以确保未来新增产能的迅速推广。在此基础上,公司还将着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加强销售渠道对客户需求以及市场的信息收集、分析、管理的能力,准确把握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客户数量和满意度的同步提升。

3.持续研发投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内生驱动力。2023年,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技术创新。公司将继续深入创新,提高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进一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结合公司战略定位、行业发展方向,继续深入主业经营,积极优化客户结构。

4.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运转效率

2023年,公司将进一步推动非主业或经营效率低下资产的处置,以整合优化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提高资产流动性及使用效率,为公司的运营补充了流动资金,优化内部业务结构,聚焦主业发展。

5.全面提升公司治理,规范各项内控工作

2023年,公司将深入开展公司治理活动,进一步推动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完善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规范现有组织架构的运作,防范公司运营风险。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公司财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优化财务流程,细化财务有关的内控制度,强化审批流程,防范关联方资金占用,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6.持续引进光伏行业人才,推动公司人才体系建设

2023年,公司将继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人才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吸纳光伏行业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一方面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另一方面,通过内部考核制度,实现公平竞争、量化考核,促进人员结构的持续优化。

7.做好资金规划与管控,缩减成本降本增效

2023年公司将开源节流,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做好预算决算。公司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资金规划: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积极寻求便捷、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以保证公司业务开展资金需求,降低财务费用;二是提高经营效率,缩减不必要的成本开支,降低管理成本;三是加强项目投资及管理,做到事前审议防范风险,事中控制缩减成本,事后总结不断提高;四是重视应收账款催收工作,加强应收账款分析,强化应收账款管理,避免形成坏账造成资产损失。

8.提升管理能力,提高软实力

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管理架构,优化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率,改善管理薄弱点,强化运营职能,凝聚内部发展力量,并借助外部优势资源,全面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四)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虽然全球光伏市场规模在迅速增长,但是光伏行业的发展受宏观经济整体影响较深,因此宏观经济波动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市场需求影响较大。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光伏行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经营战略,研发新产品新技术,适应形势变化。

2.市场竞争的风险

光伏行业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行业内外资本纷纷加强投入,根据市场公开信息,行业内骨干企业凭借规模、品牌、技术等优势,纷纷计划加快产能扩张步伐,导致市场新增产能大幅增加。公司作为国内先进太阳能电池片制造企业之一,具有较强的产品性能优势、客户优势、品牌优势及团队优势,但如果未来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而公司不能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巩固和提升现有市场地位,将面临市场份额下降、产品缺乏竞争力等竞争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推进技术的升级,不断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同时,公司也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新产品开发进度,及时推向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上游主要原材料为硅片、银浆及其他化学品,其中以硅片为最主要的原材料,如果未来受到硅片产量调整并导致市场供需结构变化或采购价格出现波动,将给公司原料采购带来一定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大力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密切关注市场变化,适时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拓宽供应渠道,保证供应渠道稳定有效。加强原材料信息收集、市场调研和采购管理,采购部门根据市场情况,通过议价方式决定交易价格;加强与国内大型生产商、供应商建立较为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以保证货源的相对稳定。

4、规模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面对业务高速成长,公司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业务规模扩大,对公司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公司产能的增加,销售网络布局的不断延伸,不仅在人才的数量及质量上有更高的需求,同时对公司的管理团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对措施:公司将采取外聘、内选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培养一批高端管理、研发、销售人才,以适应市场业务拓展的需要,为公司的未来战略发展做好准备。

5、异质结光伏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于2022年新增投资建设4.8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该项目的投资建设进度受公司融资进展、施工建设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实施进度大幅偏离预期则可能无法按照既定计划实现预期经济效益。在项目建成后,每年会产生折旧摊销费用、人员费用、财务成本等固定开支费用,如不能有效开拓光伏业务新市场,实现销售,则可能因固定开支费用的增加而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及盈利水平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协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保持公司核心市场竞争力。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