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天天新动态:新日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4-17 17:58:42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新日股份(603787)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相关资料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面对跌宕起伏的外部环境带来的重重挑战,在董事会的正确战略指导下,全体新日人以企业价值观为根本遵循,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审时度势、团结一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了新的业绩。从品牌到营销,从技术到产品,从文化到管理,公司董事会用胆识和智慧、突破和创新,不断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牢牢把握“产品、品质、创新”这个行业脉搏,实现新的业绩突破;我们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在研发、生产上锐意进取,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我们狠抓生产管理精益改善,在提质增效上实现了新的跨越;我们探索拓展国际业务,布局海外渠道建设,在国际贸易的道路上开拓新途;我们有序推进产能建设步伐,为决胜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0,361.90万元,同比增长14.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17.45万元,同比增长1,326.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770.08万元。本期公司净利润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系:1、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竞争力提升,加之销售渠道发力,主销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产品销量同比增加,主营收入同步增长;2、公司推进精益管理,加强费用管控,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3、受上年比较基数较小的影响,业绩同比增长幅度较大。公司2022年的重点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巩固品牌差异化优势

公司围绕高端智能锂电车定位,重点推广“超能跑系列+远航双核”系列车型,聚焦小风雅Q3、MIKU1、幻影PLUS等主推产品打造爆品,公司着重把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作为提升品牌形象和公司产品竞争力的基础架构,通过提高产品科技附加值来提升品牌溢价,同时还举办了冬奥主题营销、中国女足联赛合作签约发布会、远航/超能跑系列产品发布会、色彩发布会和骑行挑战赛等活动,继续以“科技化、年轻化、智能化”内涵来有效链接用户,尤其是年轻人的价值共鸣,采取事件话题营销、圈层内容创意、数字媒体+传统媒体投放等手段,扩大粉丝人群数量并保持粉丝人群活跃度,巩固了品牌差异化优势,引领行业新发展。此外,有效建立了与年轻消费者的沟通渠道,赋予新日品牌更多年轻化属性,彰显出了新日趋步时尚化的品牌发展态度。

2、持续实施渠道终端网络建设

公司在2022年继续延续“智美终端”策略,在继续开拓经销渠道优质网络的同时,重点改善经销网点零售运营能力,并加强劣质网络优化力度。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国内经销商约1,700家,经销网点约15,000个,终端经销网点覆盖情况进一步改善。同时,对于公司业务团队的考核,更加侧重于帮助经销商提升零售销量与零售利润,帮助经销商提升终端渠道稳定性,提升经销商盈利能力。此外,公司持续完善终端门店陈列细化管理,进一步美化终端门店对色彩升级产品、高竞争力产品的陈列,优化组合产品谱系梯队,把新日品牌年轻化落实到每个门店,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了解并体验产品,提升获客能力。

3、实施内部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公司继续升级优化“新日管理运营体系”和“产品开发管理流程”,结合公司内外部资源,提升公司运营的整体效率。并且,为提升运作效率,公司进一步推进产品项目化管理机制,用产品项目打分机制来提升员工的内在驱动力;弱化部门模式,采用更加扁平化的沟通方式,提升了项目推进效率,使一批内驱力强、主观能动性强、协调能力强的人才在实战中脱颖而出。

4、推动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升级迭代

为了提升产品品质,公司持续结构创新,重点围绕产品标准化、平台化、通用化、智能化方面展开:目前已初步建成车架平台系统,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针对免烤漆环保材料进行重点研发,并在多款车型上进行了应用;完成了第二代双芯双动力的研发;开发了四合一智能集成系统,实现中控、仪表、报警器、NFC模块的合并,简化了线路结构;灯光效果全面提升,灯光设计、模组优化、光照面积、光照强度等多维度进行了改良,保障了夜间骑行的安全性;布局钠离子电池,全力开启钠离子电动车技术的研发,抢占新品类赛道。

5、加快产能扩建项目落地进程

截至目前,无锡制造中心智能化工厂改扩建项目、温州工厂年产50万辆电动摩托车一期项目主体均已竣工并投产使用。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天津新日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一期)、广东新日机电惠州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一期)的后续建设工作。报告期内,公司着重提升各工厂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尤其是精益制造、智能制造水平,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产制造基础。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电动两轮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其中电动自行车为重要的民生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人民群众的日常代步、通勤、快递、送餐、休闲、娱乐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电动自行车因其低碳、经济、节能和便捷的特点而深受欢迎。发展电动自行车产品有益于创造绿色人居环境,有益于满足人们对交通工具的多层次需求,有益于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符合我国国情。

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电动两轮车产业从无到有,产品由零星使用到大范围普及,发展至今其市场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首位。经过多轮行业洗牌后,电动两轮车行业属于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市场集中度较低,但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各生产企业在规模、盈利能力、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上逐渐拉开了距离,层次化明显。

随着电动两轮车行业品牌竞争的加剧,品牌集中度持续上升,在品牌分化的过程中,品牌竞争格局已经基本清晰。一线品牌企业注重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更新和销售网络的建设,品牌影响力和公司的综合实力较强,市场认知度高;生产规模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低的电动两轮车生产企业,其产品类型主要以低档次、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占有份额逐步减少。当前,除公司之外,电动两轮车行业一线品牌企业主要包括雅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天津爱玛科技(603529)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台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品牌竞争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当前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的产业竞争格局和未来走势,一线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对行业的运行节奏正在产生影响。随着全球范围内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电动两轮车凭借其经济、环保、出行简单等优势,在国际市场的销量逐年提升。国际市场需求为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新国标正式实施以来,已经对整个行业格局变化带来影响。一方面,依据一系列法规和标准,电动两轮车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细分品类,影响行业竞争格局:(1)原来数量众多的生产企业,若需继续进行生产,必须进行资质条件更为严格的电动摩托车生产一致性能力准入审查;(2)实力较弱的行业内的中小企业由于难以达到准入要求,将被迫退出市场竞争,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上升,行业竞争将逐步集中到行业内的现有大型企业之间;(3)符合新国标、3C强制认证等法规要求已成为电动自行车产品准入上市的必备条件,产品竞争格局正在改变,有利于行业形成良性竞争局面;(4)各地方政府原来出台的老标准产品过渡期管理政策逐步到期,不符合新国标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将面临退市或汰换,行业总体有望进入新国标标准产品置换大量老国标标准产品的窗口期,并且将持续数年。另一方面,随着外卖等行业的发展,换电成为新增的赛道,多家企业在布局新投资方向。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营业务及产品

公司是专业从事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等电动两轮车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自成立以来,主营业务未发生过变化。公司的主导产品为电动两轮车。另外,公司还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2022年继续深耕国际市场,为全世界生产、销售定制电动两轮车和电动特种车,虽然近年来受国际形势影响,目前海外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较低,但是公司仍在积极探索拓展国际业务、尝试布局海外渠道建设,为未来电动两轮车事业海外市场的蓬勃发展打下基础。

电动两轮车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是指车载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脚踏骑行能力,能实现电助动或/和电驱动功能的两轮自行车。根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术语第1部分:车辆类型》(GB/T5359.1-2019),电动轻便摩托车是指由电力驱动,其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50km/h,其电机的最大连续额定功率总和不大于4kW的摩托车;电动摩托车是指由电力驱动,其最高设计车速大于50km/h,其电机的最大连续额定功率总和大于4kW的摩托车。

(二)经营模式

公司产品的销售模式主要为经销模式,对部分集团客户采用直销模式。经销模式下,公司与经销商直接发生业务往来,经销商以买断方式取得公司的产品,并向终端消费者销售。公司依据制度审慎选择经销商,在充分了解经销商的合法资格、销售经验、资本实力以及服务能力等情况之后,签定合作协议。对于每家经销商,公司授权其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销售公司产品。另外,公司通过新日国贸进行海外市场产品销售业务,通过锂享出行进行共享电动自行车运营业务,通过新日动力进行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品销售业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始终将技术研发、质量稳定作为立足之本。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智能电动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市级企业设计中心”等技术平台。公司及天津新日荣获“首批符合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称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授予公司“CC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A级管理企业”。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授权13项、申请1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2项、申请7项,及外观设计专利授权205项、申请4项,涉外专利授权5项,PCT发明专利申请4项。作为电动两轮车行业的名牌企业,新日积极推进行业技术标准化,主编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如已完成参与制修订的国家标准有: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项目GB42296-2022《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GB42295-2022《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全国汽车标委会摩托车分技术委员会标准项目GB/T4570-2022《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耐久性试验方法》,GB811-2022《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主编完成了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团标项目T/BBIA004-2022《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要求》的制定。

公司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和研发能力强并在业内具有影响力的研发、设计队伍。公司将产品的研发设计视为企业的生存之源,在提升品牌形象与品牌定位的同时,始终对产品的研发设计予以高度重视,已建立起专业设计人员和工艺技术人员组成的设计团队。设计团队一直保持了很好的稳定性,设计人员年龄结构分布合理,使得设计团队在保持年轻活力的同时,也令资深设计师的经验得到了有效传承。

(二)行业领先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贯彻“打造电动交通工具行业国际一流品牌”的品牌发展目标,始终坚持“用户需求为基础、研发创新为灵魂、文化底蕴为源泉、差异化为导向”的品牌理念,有效推广“新日”品牌,宣传自己的品牌文化主张,形成了特有的品牌风格。

1、启动品牌新定位策略。公司启动“超高端智能锂电车”品牌新定位,相继在中高端锂电车型开发及上市、动力及续航技术创新、智能互联化控制系统开发、品牌超高端形象传播、终端门店运营能力改善、终端门店形象改造升级等方面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公司利用高铁广告、高速高炮广告,加大广宣投入,提升品牌形象。

2、产品概念推广策略。延续高端智能理念,推出X-TEC远航双核系统系列产品,在续航的赛道上占领话语权,同时解决了动力问题。立足于市场消费者痛点出发,通过产品的智能系统、动力系统,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3、统一的终端形象策略。品牌终端形象是品牌的窗口,也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好途径。公司统一终端形象策略着力从卖场装潢、产品陈列、终端宣传、服务等方面综合提升,根据品牌内涵的不断提升,推出适合品牌文化的VI终端形象系统,呈现给消费者年轻、时尚、多彩的购物空间,规范统一地向消费者展示品牌形象、品牌文化、优质产品与服务。

(三)较高覆盖率的营销网络

1、已建立规模较大的营销网络体系

本公司积极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牌战略,抓住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品牌影响力,根据市场容量与市场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渠道开拓方案,大力发展经销商渠道,有效整合直销或跨界合作等平台网络,实现了规模经营和快速扩张。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国内经销商约1700家,经销网点约15000个。

2、拥有较强的营销网络复制能力

借助多年的营销网络建设和管理经验,公司建立了包括经销商店铺选址、店铺装修、货品陈列、店员培训、客户订货、货品配送、督导跟踪等在内的一套标准化、流程化管理体系。对经销商的拟新开店铺,公司建有严格的效益评估与运营规划体系,并根据已开店铺的运营情况实时修正。同时通过后续培训、持续督导和信用支持等手段,与经销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四)全面赋能的内部管理体系

1、清晰有效的品牌管理

公司在成立伊始就制定了品牌战略管理策略,对品牌进行了精确定位,塑造企业形象及产品品牌形象。公司在品牌内涵及品牌战略、品牌形象、消费者品牌意识等方面思路清晰,确定了以品牌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品牌识别系统,把技术创新、产品质量、营销策略、售后服务、广告创意纳入品牌战略管理的范畴。公司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扩大了品牌知名度,赢得了市场较高的美誉度。

2、丰富的渠道管理

公司管理层积累了丰富的渠道管理经验,通过建立规范的经销商管理制度及市场信息、货品配送物流的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了公司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力。公司在经销商管理方面,包括经销商选择和培训、店面管理、产品选择与价格控制、信息管理系统、营销活动、资金结算等,都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规定。除此以外,公司还要对经销商的经营思路与其门店运营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指导和考察,及时发现营销网络内部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跟踪方案的实施情况,并不断地完善经销商管理。

3、拥有丰富的供应链管理

公司是国内电动自行车行业中对零部件细分行业进行专注研究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已形成了一套符合业务发展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为供应链各方构建了一个统一的资源信息平台,实现了供应链上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结合与同步,可使各方在生产、物流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产生协同效应。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90,361.90万元,同比增加14.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17.45万元,同比增加1,326.2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31,698.47万元,较期初增加17.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5,530.18万元,较期初增加15.42%。本期公司净利润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系:1、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竞争力提升,加之销售渠道发力,主销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产品销量同比增加,主营收入同步增长;2、公司推进精益管理,加强费用管控,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3、受上年比较基数较小的影响,业绩同比增长幅度较大。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从无到有,产品由零星使用到大范围普及,发展至今其市场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首位。经过多轮行业洗牌后,电动自行车行业属于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市场集中度较低,但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各生产企业在规模、盈利能力、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上逐渐拉开了距离,层次化明显。

随着电动自行车行业品牌竞争的加剧,品牌集中度持续上升,在品牌分化的过程中,品牌竞争格局已经基本清晰。一线品牌企业注重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更新和销售网络的建设,品牌影响力和公司的综合实力较强,市场认知度高;生产规模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低的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其产品类型主要以低档次、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占有份额逐步减少。当前,除公司之外,电动自行车行业一线品牌企业主要包括雅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天津爱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台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品牌竞争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当前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的产业竞争格局和未来走势,一线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对行业的运行节奏正在产生影响。

新国标正式实施以来,已经对整个行业格局变化带来影响。依据一系列法规和标准,电动两轮车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细分品类,影响行业竞争格局:(1)原来数量众多的生产企业,若需继续进行生产,必须进行资质条件更为严格的电动摩托车生产一致性能力准入审查;(2)实力较弱的行业内的中小企业由于难以达到准入要求,将被迫退出市场竞争,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上升,行业竞争将逐步集中到行业内的现有大型企业之间;(3)符合新国标、3C强制认证等法规要求已成为电动自行车产品准入上市的必备条件,产品竞争格局正在改变,有利于行业形成良性竞争局面;(4)各地方政府原来出台的老标准产品过渡期管理政策逐步到期,不符合新国标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将面临退市或汰换,行业总体有望进入新国标标准产品置换大量老国标标准产品的窗口期,并且将持续数年。总体来看,随着市场进一步集中,具有品牌号召力、创新能力出众、渠道优势突出、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份额将逐渐向这些优势企业集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及社会新兴商业机会兴起,未来电动车行业仍然存在较大的需求机会:1)新国标置换需求有望驱动行业新一轮增长。据国家统计局、中国自行车协会、招商证券等数据,2022年中国电动两轮车保有量约3.5亿辆,市场仍保持增加态势,未来三年,电动两轮车替换量有望达到8000万辆。2)即时物流配送场景兴起,共享电单车、外卖等B端需求成长性强。据招商证券数据,共享单车用户规模从2016年的0.28亿人增长至2020年的2.53亿人,另根据艾媒咨询,共享电动车2025年投放规模预计可达800万辆。另一方面,即时配送应用场景十分丰富,覆盖范围包括餐饮外卖、生鲜果蔬、零售便利、鲜花蛋糕等。根据美团研究院数据,预计至2024年即时配送骑手数可达576.7万人,骑手一般以电动两轮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因此预计即时配送物流至2024年有望为电动两轮车带来550万辆的累计需求量。3)海外电动摩托车市场也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据方正证券数据,目前海外燃油摩托车市场年销量约4500万辆,随着全球节能减排推进各国禁摩限制政策不断出台,预计未来海外将有60%的燃油摩托车将切换为电动摩托车,海外电动摩托车销量将达到2700万辆/年,而中国电动摩托车具有产业链成熟、规模化成本优势,有望抢占较大份额的海外电动摩托车市场占有率。

(二)公司发展战略

围绕公司董事会制定的“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加强核心技术创新、大力推进服务营销”的三大核心思想,秉承“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新日”的经营发展理念,以渠道为基础、以品牌为灵魂、以创新为动力、以产品为保证、不断加强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建设,利用公司已有的资源和行业领先地位,升级和优化营销网络、提升公司整体技术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公司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研发优势等,持续满足人们对电动交通工具产品多层次的需求,在继续保持公司行业领先地位基础上,将公司逐步打造成国际知名的电动交通工具研发制造企业。

(三)经营计划

展望2023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发达国家货币紧缩延续,双碳达标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经济也面临人口结构老化、需求放缓、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仍是国内经济工作总基调,但稳步增加中带着调结构的任务,一些拉动经济增长中的新引擎如新基建、数字经济、制造业数字化将会是未来一年发力的重点,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从国内电动两轮车发展趋势看,新国标正式实施以来,各地换购需求旺盛,新国标产品已经得到全社会共识,行业规范化发展可期;其次,随着钠离子电池、智能化互联出行、充换电等技术成熟以及人们骑乘出行体验的要求提高,未来更加科技化、智能化、功能多样化的车型需求有望进一步提高;再次,目前大宗材料价格仍处于上涨周期中,公司将持续面临较长期的材料成本上涨压力。

结合以上形势变化,公司将主动调整发展策略,打造“新形象、新渠道、新产品、新技术”四新战略,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1、打造新日品牌“新形象”。更换logo,展现新形象,使终端更加有辨识度,以旭日上升的形态展示新日向上蓬勃发展的朝气,传递出“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新日”的品牌温度,与公司企业文化、合作服务理念相得益彰。整体终端形象的改变,也有利于提升品牌辨识度和产品竞争力。

2、焕活终端零售“新渠道”。公司将保持适度的渠道网络调整力度,改善服务水平与发展水平较低的市场,使渠道网络始终保持高活力与高增长,并重点推进改善市场网点零售运营水平,通过适销产品支持、门店形象升级、店员职业化技能培训、售后标准化服务等方式,改善终端零售成交率和复购率,带来客户门店运营效益改善。同时,公司将持续帮助经销商打造明星店铺并辅助其线上引流,拓宽经销商线上获客引流能力。

3、研发智能高端“新产品”。公司将成立智能中心,用于专项开发智能化系统,重点开发双芯双动力系统2.0,打造以超导电机为核心的系列产品,延续动力的同时,通过动力芯和算力芯,搭载量大动力科技超导电机和超感AI算法,突破电动车发展瓶颈,带来终端客户极致体验。

4、探索行业前沿“新技术”。公司将推进钠电电动车研发进程,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加快推向市场;重点进行第三代双芯双动力系统的研发,提高电动车扭矩及动力;进行高速电摩的自主研发,提高产品竞争力;进行集成化智能控制系统自主研发及应用,满足用户对电动两轮车速度分级需求及体验。

除了打造四新战略,公司还将在品牌推广、国际市场布局、新旧国标车辆置换、人才梯队建设及产能扩建项目等方面发力,围绕行业的最新动向和发展,构建新日高质量发展新业态,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具体举措如下:

1、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公司正式成为中国女足国家队官方合作伙伴,新日电动车成为中国女足国家队电动两轮车官方指定用车。在媒体运作方面,计划实施新媒体运营,并持续增加抖音投入。此外,创新电商经营思路,利用电商供应链模式,公司与头部MCN机构(如辛选等)、各类垂直电商平台等广泛开展合作,利用京东、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大力开展O2O业务,赋能线上线下(300959)一体化。

2、加快国际市场产业布局。公司计划采用一国一策的手段布局海外市场,如东南亚多国推出限摩令,配合电动车补贴政策,刺激两轮车电气化进程推进;欧美发达国家受节能减碳风潮加上高龄人口的辅助需求,电动自行车需求持续高速成长,尤其热衷于高速电摩、休闲电动自行车等产品。因地制宜的针对不同国家实施不同策略,着力扩大海外市场的份额。公司目前已在印尼开展CKD海外组装项目,且筹划在欧洲成立分公司,组建本土化运营团队。

3、抢抓车辆置换窗口新机遇。2023年部分省市仍将处于旧国标车型淘汰、新国标车型换购的窗口期。公司将结合用户需求特点,提前准备各地用户认可的3C认证车型,积极投放市场和进行新国标政策宣传,力争抓住政策窗口期带来的增长机会。继续参与制定《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远程监控和管理术语和定义》等5项标准,继续参与修订《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防盗装置》、《电动自行车型号编制方法》等3项标准。

4、推进组织与人才梯队建设。2023年公司将通过竞聘、盘点、轮岗等制度流程,规划后备梯队,有针对性的发展人才。为保障人才结构的合理性,公司采取内培外招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将忠诚度高、培养潜力大、工作能力强的内部人才提上关键岗位,另外一方面拓宽关键人才地图,加大从各个相关行业引致高端人才的力度。同时,通过校招优秀的海内外毕业生持续为企业输入新鲜血液,为未来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5、持续推进产能扩建项目。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天津新日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一期)、广东新日机电惠州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一期)的后续建设工作。公司着重提升各个工厂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尤其是高精益制造、智能制造水平,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产制造基础。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一)宏观经济的影响

电动两轮车作为满足居民中短距离出行需求的主要交通工具,受宏观经济周期、城镇化进程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影响。从国际国内形势来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一直存在,国内内需景气程度一般,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目前本公司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内,如若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物价波动剧烈、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有限、居民消费意愿降低,可能会对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造成不利影响,存在业绩下滑可能性。同时,国际市场受地缘政治冲突,大国博弈等世界秩序中的动荡因素将对全球经济通胀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若世界格局短期内发生重大动荡,将对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二)产业政策的风险

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各类相关政策标准,如《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关于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办法》、《快递暂行条例》等,这些法规将电动两轮车明确分类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细分品类。2021年3月,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关于征求团体标准<外卖专用车第1部分:外卖电动自行车>(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对外卖电动自行车的研发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实施《机动车发票使用办法》,本办法对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生产、销售、开票、车辆上牌等环节提出了规范化的管理要求。

电动自行车新、旧国标过渡期结束后,部分旧国标电动自行车不符合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标准,将纳入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领域。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实施产品强制性CCC认证和企业生产一致性能力执行资质准入管理。虽然截至目前,拥有资质的生产企业数量较少,有利于公司抓住机遇,扩大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的销售,但是也将带来规范性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同时,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执行机动车辆“一车一票”上牌、驾驶证管理,将带来用户购车、用车成本增加,也可能会对公司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产品的销售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共享电动自行车产品的投放节奏取决于客户本身根据市场竞争形势、政策导向、自身经营情况等因素作出的决策,若公司直销业务中从事共享出行业务的客户作出的采购需求出现较大波动,或本公司不能延续与上述客户的良好伙伴关系,将会对公司的直销业务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虽然国内互联网电动自行车租赁市场蓬勃发展,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明确了将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纳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但若未来在国家政策导向上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例如将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列入限制类或淘汰类产业发展目录,将对公司共享电动自行车产品的销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三)个别城市对机动车限行的风险

虽然公司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国内渠道销售网络,但是部分城市执行摩托车限行、禁行政策,将会使得公司相关品类产品在上述区域的销售受到不利影响。

(四)电动自行车篡改影响安全骑行的风险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在市场销售环节存在可以解码、违规提速的现象,被篡改后的车辆不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要求,极易引发交通安全、车辆起火等公共安全事故。公司虽然在电动自行车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要求,但由于现有防篡改技术手段无法完全杜绝改装,存在第三方为了迎合部分市场需求,对本公司生产的电动自行车产品进行私自改装,破解原有防篡改设计进行超速,从而引发交通安全问题的风险,并可能对公司品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公司将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将加大研发创新、升级防篡改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从技术手段上防止私自改装电动自行车的情况发生;同时将加大对经销商及消费者的风险警示及教育,对经查实存在问题的经销商进行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依据合同和相关管理规章进行严肃处理,对严重损害公司品牌声誉及造成经济损失的,公司将依法保留追究其相关责任的权利。

(五)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凭借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和运营经验、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营销网络和良好的服务质量,赢得了客户对公司品牌、产品及服务的信任,近年来营业收入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是由于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实施,部分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将划入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范畴,原来数量众多的生产企业,若需继续进行生产,必须进行资质条件更为严格的电动摩托车生产一致性能力准入审查。实力较弱的行业内的中小企业由于难以达到准入要求,将被迫退出市场竞争,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上升,行业竞争将逐步集中到行业内的现有大型企业之间;符合新国标、3C强制认证等法规要求已成为电动自行车产品准入上市的必备条件,产品竞争格局正在改变,有利于行业形成良性竞争局面;各地方政府原来出台的老标准产品过渡期管理政策逐步到期,不符合新国标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将面临退市或汰换,行业总体有望进入新国标标准产品置换大量老标准产品的窗口期,并且将持续数年。

总体来看,随着市场进一步集中,具有品牌号召力、创新能力出众、渠道优势突出、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份额将逐渐向这些优势企业集中。本公司若未能快速进行技术、产品、质量、渠道、服务、品牌等领域的创新调整,抓住机遇不断巩固和提升行业地位,将可能面临市场占有率下滑的风险。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虽然公司在市场宣传、新品投放、技术研发、渠道拓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由于实际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会对公司的即期业绩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即便公司在上述方面加强了投入,但主要竞争对手同样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若上述资源投入未能紧扣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终端用户的需求,将导致资源投入不能转化为实际经营效果,也将对公司经营指标的达成产生不利影响。

(六)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产业政策法规不仅对整车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也对各类配套零部件提出了标准要求,如阻燃性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等,将会带来供应商运营成本的增加,也会淘汰一批不符合要求的现有供应商,并会进一步带来优质供应资源紧缺、零部件成本上涨等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本公司生产电动自行车涉及的原材料受上游磁钢、铅、铜、铝、钢材、塑料等价格波动的影响,导致在公司零部件采购的价格出现波动,增加成本管理难度,对公司经营业绩也会产生直接影响。

(七)对经销商的管理风险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与经销商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公司庞大的经销商队伍为公司不断扩大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经销商管理制度,制定了严格的经销商选择流程,举办各种方式的培训,帮助经销商在经营中不断完善和成熟;公司通过与经销商签订产品销售合同的方式,对经销商日常运营各个方面予以指导和规范;并通过内部培训机制,开展“人才无断层”管理梯队建设,培养了一批对经销商开拓与管理有着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由于经销商人、财、物均独立于本公司,各地经营店均为这些经销商所控制,其经营计划受其个人业务发展目标和风险偏好的影响相对较大,经销商在日常经营中若发生服务质量与经营方式有悖于公司品牌运营宗旨,或者对理解公司品牌理念发生偏差等情况。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