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天天快播:孚能科技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8-30 20:56:21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孚能科技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资料图】

(一)所处行业情况

(1)新能源汽车情况

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整体依旧保持增长态势。根据IHS Markit数据显示全球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含BEV、HEV、PHEV)销量465.41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47.08%。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售260万辆,同比增长120%,占新车销售比例达到21.7%。

(2)动力电池

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高增长,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大幅度提升。根据韩国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规模达到202GWh,同比增长76%。国内市场方面,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口径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10.1GWh,累计同比增长109.8%。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64.4GWh,占总装车量58.5%,累计同比增长189.7%;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45.6GWh,占总装车量41.4%,累计同比增长51.2%。

根据起点锂电大数据统计,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九。

(二)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新能源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也是整体能源方案解决商。

(1)研发模式

公司秉持“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技术开发思路,通过自主研发及外部合作,采用国际化技术开发机制,中国、美国、德国协同联动,与全球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长期战略合作,持续加强研发投入,保持技术持续领先。

(2)采购模式

公司原材料采购通常由品质部根据销售订单和生产计划、物料库存数量等,发起物料采购请购程序,发起采购订单。采购部门根据经审批的采购订单,与合格供应商就价格、服务、账期、环保、质量、保密等进行谈判,并签署采购框架协议、质量协议、廉洁协议和保密协议等,向合格供应商进行采购。供应商物料到货后,进行到货的检验、入库等。

在价格确定方面,采购部每年核实基价并且根据公司经营状况每季度调整部分物料采购价格,与合格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及价格调整,并签署价格协议。

公司设备采购通常通过招标确定设备供应商,与合格设备供应商签署设备采购订单。

在合格供应商开发与管理上,公司采购部门与潜在供应商接触后,由研究院、采购部、品质部等组成供应商审核小组,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考核。审核通过后,该供应商即成为合格供应商。另外,采购部会同品质部、物控部,定期对批量供货的合格供应商进行质量、交付、价格和服务实施绩效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合格供应商名录。

(3)生产模式

公司按照客户订单进行生产。物控部门每月根据客户订单及交付时间、产能、设备状况、生产线负荷状况、原材料供应状况等综合评审,安排生产计划,并将生产计划发送给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进度发布生产制造令,按照生产制造指令进行领料、组装、测试、包装、入库等,完成生产计划。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按照客户订单进行生产。

(4)销售模式

公司与意向整车企业接触后,根据整车企业需求,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案设计,客户经过对公司走访、考察、测试、审核认证、商务谈判后,正式确定公司为其供应商,并相应确定供货产品、型号、价格、质量等事项,签署框架协议、技术协议、价格协议、质量协议和保密协议等。公司与整车企业建立供应合作关系以后,后续将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与公司签署具体销售合同,提供相应的产品及服务。公司一旦与客户确定供应关系,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的动力电池系统产品完成生产后,根据客户的发货数量、发货目的地要求,将产品送至客户指定地点。客户签收后,公司完成销售,公司不存在寄售模式。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依托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和全球化的研发机制、多项前沿科研项目的积累以及与动力电池国际知名机构的深度合作,掌握了从原材料、电芯、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系统、生产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在报告期内,核心技术“330Wh/kg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技术”准备进入产业化,“高比能快充锂离子电池技术”“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及“800V高电压动力电池技术”均已结合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已开始批量生产。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在高能量密度、超长寿命、高倍率快充能力、高安全性能、低成本等方向持续投入研究开发,产品性能持续提升,重点产品已顺利进入产业化阶段;在新型正极材料,新型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及试验;新型动力电池系统成组技术即将进入产业化,关键技术参数(成组效率、体积比能量密度等)取得较大提升,成本显著降低;公司不仅自主研发,还与外部合作持续加大热失控防护技术、大数据分析平台、电池系统轻量化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为公司产品保持技术领先提供强有力保障。报告期内重大研发阶段性成果情况说明如下:

(1)下一代车用软包动力电池包系统:新一代车用软包动力电池包系统即将进入产业化,相比于现有技术,系统体积成组效率提升30%以上,电池系统结构零部件减少30%以上,成本大幅降低。

(2)第一代半固态电池量产:第一代半固态电池的量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高镍电池达到了NO TP的安全目标,使电池产品同时实现了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和长循环;在保证产品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前提下,产品充电时间由之前的42min缩短到18min(充70%电量),产品的功率特性与循环寿命(>3000次)表现优异。

(3)钠离子技术:钠离子电池开发将逐步进入产业化,预计量产后的钠离子电池产品相比磷酸铁锂体系成本降低30%以上。

(4)超快充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发:该项目开发高比能,超快充(10min可充70%电量)和高安全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满足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对动力电池安全性、快充、寿命的要求,该产品能量密度、快充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解决用户充电焦虑。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也竞争日益激烈,新技术新产品不断迭代,用户对新能源汽车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大规模提升,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但是研发投入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36.11%。为保持技术领先,提高产品性价比,公司不断投入研发,丰富技术储备,重点投入第三代固态电池、高智能化、高精度、长续航等方面的电池系统开发。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4.在研项目情况

注:公司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行业、市场、技术发展水平等综合情况,对公司在研项目的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较前期有所调整。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作为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先企业,在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快使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与部分客户客户完善了产品价格机制,同时产能加速释放保障产品交付、持续注重研发、布局前沿技术以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为配合供应链稳定、产能布局等,公司打通各融资渠道,使得公司各方面综合实力在报告期内得到显著提高。

(1)理顺产品调价机制,形成合理成本传导

经过管理层与客户充分沟通,公司与主要客户形成了新的定价机制,新的定价机制更加科学反映并传导上游原材料波动。自年初开始,新的定价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提高了公司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2)产能快速释放,规模效应增强

自2021年底,镇江工厂二期电芯产线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伴随镇江工厂二期电芯产线产能爬坡完成,公司产品交付能力显著增强,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72百分点和13.24百分点。

报告期后,公司加强对未来产能布局,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合作意向协议书》就“孚能科技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相关条款达成一致,为公司未来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先进技术向产业化的转化提供产能基础。

(3)注重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布局前沿技术

公司继续秉持“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技术开发思路,深入研发不断探索。

公司目前公司已少量送样330Wh/kg的半固态第一代电池产品并获得了良好反馈,未来随着公司新生产基地的建成将逐步量产。该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并且公司借此荣获“美国USCAR2020年度团队成就奖”,该技术已通过美国的第三方相关认证。

公司钠离子技术也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与现有技术水平相比,钠离子技术成本大幅度降低,能量密度与磷酸铁锂体系基本相当,低温放电性能相比磷酸铁锂体系大幅提升。

为保持技术的持续领先,公司还储备了350Wh/kg的动力电池技术,正在研发400Wh/kg的动力电池。

(4)多融资渠道并进,驱动规模增长,助力各项业务均衡发展

2022年7月,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批复,为公司在芜湖实施年产12GWh的“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做好必要准备。同时,上半年公司采取了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预付款模式、保理模式等不同方式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方式;优化了应收款项结算方式、期限;收取主要客户预付款等。从各方面增强了资金流动性,助力公司业务稳健发展。

(三)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一)持续经营业绩亏损

虽然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改善经营业绩,且公司第二季度单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正。但如果未来由于行业政策变动、市场供需关系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地缘政治影响以及主要客户经营管理情况变动等原因导致目前公司与主要客户,形成的调价机制执行受影响;或公司主要客户经营情况出现不利变化进而减少或停止对公司产品的采购,而公司又不能及时开拓其他客户;或期间费用增长超预期等,将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依然存在短期内无法盈利,经营亏损进一步扩大的风险。

(二)技术路线及产品单一的风险

近年来,动力电池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持续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工作温度范围、充电效率、安全性等性能持续改进。但是,目前动力电池的性能水平仍然未能完全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相关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正在积极开展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研究,包括固态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氢燃料电池。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仍为三元软包锂离子电池,如果未来动力电池技术发生突破性变革使得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产品类型发生迭代,而公司未能及时掌握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相关产品,则可能会对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三)产品技术迭代的风险

近年来,动力电池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持续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工作温度范围、充电效率、安全性等性能持续改进。但是,目前动力电池的性能水平仍然未能完全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相关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仍在积极开展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研究。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仍为三元软包锂离子电池,如果未来动力电池技术发生突破性变革使得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产品类型发生迭代,而公司未能及时掌握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相关产品,则可能会对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四)未来拟扩产项目资金压力较大

公司2022年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回款较及时且保持稳定。但原材料采购、研发投入等日常经营运营资金较大,资金压力较大,且公司目前在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和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布局了24GWh和30GWh新产能,未来还将继续布局储能产能,若未来发生建设成本上涨、项目投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将面临未来拟扩产项目资金压力较大的风险。

(五)主要客户或主要车型生产计划波动风险

动力电池系统在实现量产前,往往需要与整车厂进行较长时间的深度同步开发,与整车厂存在深度绑定关系。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销售情况与合作的整车企业的生产计划直接相关。而下游整车企业的整体生产计划乃至具体车型的生产计划受宏观政策变化、市场风格转换、消费者偏好、配套供应商供应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当公司主要客户或主要车型的生产计划受特定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时,将会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六)新业务拓展风险

2021年底公司成立了储能事业部,该事业部初步开展了业务。公司虽在动力电池行业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在储能市场系新进者。公司的储能业务发展历程较短,尚处于市场开拓阶段。新业务储能业务的拓展对公司相应的技术、运营、市场开发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业务开拓能否成功受到行业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变化以及竞争状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公司新业务的开拓可能不及预期或者遇到其他不利因素,进而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七)存货跌价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期末存货余额增加。2022年上半年,公司按照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余额较期初增长1.41亿元。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主要系对,镇江工厂二期电芯产线爬坡过程中产生的电芯不良品及未满足客户特定要求的产品计提。

如公司未来生产过程中不良品增加,或者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持续发展,其他相关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研发出的未来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逐渐成熟并获得应用,将导致公司未来面临技术迭代导致的存货跌价风险。或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而公司对主要客户涨价不能及时传导,出现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将继续存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深耕动力电池行业二十年,是全球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公司已经在技术路线、自主创新、产品性能、客户资源、先进生产制造等方面积聚了一定竞争优势,具体表现为:

1.长期研发积累优势

公司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持续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承担10余项国家、省、市重要科技项目。公司研究院是“江西省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技术中心”、“江西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西省高比能高安全动力锂电池工程研究中心”。同时,公司已建立起全球化的研发创新平台,境外研发基地位于美国硅谷和德国斯图加特。

公司研发团队持续与新能源电池国际科研院所、知名机构、行业顶尖专家开展研发合作,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国际顶尖科研院所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以及国际知名企业巴斯夫、杜邦、3M公司等。

2.领先产品性能优势

公司产品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低温性能优异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高镍三元软包的大批量生产,为全球第一批拥有此工艺技术的电池企业。公司产品性能指标具体体现在:a)能量密度,公司目前能够量产能量密度高达285Wh/kg的三元软包电芯,此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b)安全性能,公司动力电池产品积累了动力电池安全层面核心技术,能够从材料、电芯、模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等多个层面把控电池的安全性能;c)循环寿命,公司产品循环寿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产品成功通过了包括奔驰在内的诸多知名整车企业认证。

3.前沿技术储备优势

公司是全球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之一,是中国第一批实现量产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企业。公司作为业内最早确立以三元化学体系及软包动力电池结构为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方向的企业之一,在市场方向把握和技术路线判断方面体现出较强的前瞻性。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目前针对未来锂电池发展的方向实施多项前沿技术开发,公司在纯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电芯技术、新化学及电化学体系储能技术等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为满足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做好准备。同时,公司始终保持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前沿研究领域的密切跟踪,能够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革新方向。在“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技术研发思路下,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将技术储备产业化,并储备了多项下一代动力电池核心技术。

4.优质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凭借技术领先性以及产品高性能等优势,获得国内外顶尖整车客户的认可,连续获得客户长期订单的合作,充分展现公司产品在下游整车市场的竞争力,不仅原客户加量订单支持,更有诸多其他潜在合作客户对接。2022年,公司持续为奔驰集团、北京奔驰的订单进行批量生产和供货,覆盖EQS、EQE和新款EQA、EQB等多个车型。公司与广汽开展了多个平台及车型项目的合作,其中包括AionV、AionSplus以及AionY等多款重点车型,双方合作有望拓展到广汽集团同系车企以及关联车企。公司与奔驰集团和广汽合作的是推进动力电池业务全球战略的重要基石,有利于推动公司与其他国内外全球知名汽车生产厂商建立坚实的业务关系。

5.先进生产制造优势

公司具备先进的智能制造工艺,生产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较高。以及公司通过持续不断更新迭代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改善单体电芯产品的一致性和良品率,确保公司产线在行业内具有核心竞争力。在电池生产设备开发方面,公司根据产品的生产要求向设备供应商提出定制化需求,并与供应商深入合作,持续对设备进行改进升级,同时掌握相关的核心技术,与供应商共同提升设备工艺水平,进而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公司整体的生产成本。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