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世界热闻】瑞泰新材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8-26 21:13:54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瑞泰新材(301238)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相关资料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电池材料以及有机硅等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9,410,974.77元,同比增长88.4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8,234,400.90元,同比增长191.2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89,898,638.66元,同比增长191.40%。(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及行业地位

A、电池材料方面

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与先导产业同时受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锂离子电池属于新能源产业,面对日益紧迫的环保压力,各国均积极推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根据研究机构伊维经济研究院统计,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562.4GWh,同比大幅增长91.0%;其预测到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或将接近5TW。另根据伊维经济研究院统计,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为61.2万吨,同比增长83.2%,其中中国企业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为50.7万吨,同比增长88.5%,占全球电解液出货量的82.8%。其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需求量将达到216.3万吨,2030年电解液需求量将达到548.5万吨,其中85%以上的需求量将由中国企业来满足。

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的下游应用仍在不断丰富中。在动力电池应用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性价比不断增高,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352万辆,同比增长超1.5倍,新能源渗透率达到13.4%;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新能源渗透率达21.6%。此外,电动自行车以及低速电动车也将越来越多地使用锂离子电池替代传统的铅酸电池;在消费电池应用领域,5G技术的成熟及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将催生智能移动设备的更新换代需求。而且,可穿戴设备、电子烟、无人机、无线蓝牙音箱等新兴电子产品的兴起亦将为消费电池带来新的市场;在储能电池应用领域,随着储能锂离子电池成本的逐步下降,商业模式逐步清晰,包括电力系统储能、基站储能和家庭储能等众多应用场景对储能电池的需求将逐步增加,伊维经济研究院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领域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将接近1TWh,整个储能锂离子电池在未来十年的复合增长率将高于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总之,下游应用市场的巨大潜力将促进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的蓬勃发展。

公司作为该行业的先入者,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在行业内多年的技术积累,掌握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相关材料的制造生产所需的主要核心技术,凭借较高的质量水准及工艺精度,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在下游客户中享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并已与下游主要厂商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根据伊维经济研究院的统计,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最近3年皆位列国内前三。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品在质量和技术层面处于领先水平,对主要电解液生产企业覆盖率较高。公司牵头制定了国内首个超级电容器材料的行业标准《超级电容器用有机电解液规范》(SJ/T11732-2018),超级电容器电解液出货量目前在中国排名靠前,获评中国超级电容产业联盟颁发的“中国超级电容器产业十佳企业”、“中国超级电容器优秀材料供应商企业”。

B、有机硅材料方面

有机硅材料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硅烷偶联剂属于有机硅材料的四大门类(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之一。国内现已形成硅烷偶联剂自主发展的产业基础及人才队伍,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出口潜力较大,在未来具有持续增长的空间。有机硅材料行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行业的发展整体向好,政策整体鼓励行业向高端化发展,在资本以及技术层面扶持有机硅材料行业。

公司作为国内高端有机硅材料供应商,已经进入了国际大型化工企业的供应商名录,公司产能充足,能较好地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预计未来公司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二)同行业主要可比公司简要情况

A、电池材料行业

天赐材料(002709):天赐材料为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以及个人护理品功能材料生产商;新宙邦(300037):新宙邦是国内外领先的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材料生产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化学品、电容器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以及LED封装材料等。

B、有机硅行业

宏柏新材(605366):宏柏新材主要从事功能性硅烷、纳米硅材料等硅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终端客户为国际知名轮胎厂商,分布在韩国、日本、东南亚、欧洲及北美等地区;湖北江瀚:湖北江瀚主要从事硅烷偶联剂和硅烷交联剂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国内主要的有机硅烷偶联剂生产商之一,有着较高的市场份额。

(三)主要产品及用途、上下游产业链

A、电池材料业务

公司生产的电池材料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超级电容器电解液。

(1)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作用是在电池内部正负极之间形成良好的离子导电通道,其指标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宽温应用等,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有机溶剂、电解质、添加剂等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公司主要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情况如下:

(2)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系为改善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而加入电解液中的少量添加物,属于重要原材料之一。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具备不同的功能,比如改善成膜质量、改善高低温性能等。

目前公司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以锂盐类添加剂为主,包括二氟磷酸锂(LiDFP)、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以及三氟甲磺酸锂(LiCF3SO3)等,以上产品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且已大量应用于主流动力锂离子电池中。此外,公司的部分产品已应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中。

(3)超级电容器电解液

超级电容器电解液是超级电容器的核心材料之一,其与电极、隔膜等材料共同决定了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超级电容器是指介于传统电容器和充电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既具有电容器快速充放电、使用寿命长的特性,同时又具有电池的储能特性。其主要下游终端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不间断电源等。

B、有机硅业务

公司的有机硅产品现阶段主要是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属于有机硅材料的四大门类之一,主要用以改善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界面作用,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公司的硅烷偶联剂产品主要包括氨基硅烷、酰氧基硅烷、环氧烃基硅烷等,用于高档涂料、玻璃纤维等领域。

硅烷偶联剂的主要原材料为功能性硅烷中间体,如γ-氯丙基三氯硅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四)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以及硅烷偶联剂等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经营模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采购模式

公司的采购模式主要包括采购策略、成本控制以及供应商管理等方面。

采购策略:对于主要原材料,公司与行业内知名供应商合作,建立了稳定供货渠道。公司会结合生产部门的需求,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合理控制库存。

成本控制:公司会对主要原材料市场持续跟踪、深入分析,定期制定采购计划、调整波峰与波谷期间采购规模,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

供应商管理:公司建立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形成了具有相对稳定、适当竞争、动态调整的合格供应商名录,确保了原辅料供应的持续稳定、质量优良及价格合理。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以客户订单及中长期需求预计为导向,制定生产计划并实施。在生产组织方面,销售部门根据近期销售情况、交货订单、客户需求预测及市场开发进展,预估下月的产品销售量并形成月度销售计划;生产部门则根据月度销售计划、成品实际库存、安全库存量、上月出货量以及车间生产能力等情况制定下月的生产计划,在实际操作时,生产部门还可以根据具体订单合理调整生产计划。

在生产作业方面,生产部门确定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控制要求,编制生产过程作业指导书,规定操作方法、要求,监督各生产工序中的操作人员按各自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导严格执行。在对产品品质的控制方面,生产部门根据产品性能要求和相关工艺设立关键控制点,并制定控制项目及目标值。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直销模式。首先,公司经过客户的调查评估、验厂考察、样品测试等认证程序,进入主要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达成合作意向。随后,在客户合作对接过程中,公司的营销、研发部门与客户开展深入、持续对接,品质、采购部门也参与到客户产品的开发中。此外,公司在提供材料样品的同时,会根据客户产品开发情况,给出建议使用条件,协助客户完成产品体系的定型,共同促进产品应用市场的开拓。

此外,公司在开拓市场过程中,存在少量通过中间商开拓及维护业务的情况。中间商主要提供客户撮合、客户维护,以及协助沟通产品和报价需求、协助运回产品包装桶等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与下游客户采取议价为主的谈判机制,双方在商议价格时,会根据原材料成本、人工及制造成本、市场供求状况、预期利润及客户议价等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

4、研发模式

目前公司建立了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的技术研发中心和人才队伍。研发团队一方面会根据市场需求或者潜在需求发起内部研发课题,依靠丰富的行业经验,独立完成相应的研发项目;另一方面,公司会承接国家级/省级的研发项目课题,通过内部评审以及预算编制后,相应执行研发项目开题——小试——中试程序,最终完成课题验收。

此外,公司与部分行业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合作研发相关工作。(五)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A、电池材料业务

1、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2、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

(1)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

(2)三氟甲磺酸锂

(3)二氟草酸硼酸锂

3、超电产品

B、有机硅业务

硅烷偶联剂

(1)单氨基硅烷

(2)双氨基硅烷

(3)酰氧基硅烷

(六)业绩驱动因素

1、锂离子电池材料:

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政策对行业的发展整体向好,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市场空间不断创新高。下游动力电池厂商的准入门槛趋严将提升行业集中度,优质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供应商的行业壁垒或将延续,有望形成强者愈强的竞争格局。

公司作为领先的优质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以及规模优势,对于核心客户的技术要求和技术信息较为了解,能够提供更为有效的电池材料产品、技术支持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和客户粘性。随着下游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主要客户的扩张,以及公司多个项目的逐步投产,预计公司未来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2、有机硅材料

目前,各种新型复合材料被大量使用,国内外市场对于硅烷偶联剂的需求增长十分明显。此外,随着全球的硅烷偶联剂产业链逐步向国内转移,下游应用领域的产业亦在国内开始配套建设,中国已成为烷偶联剂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在未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硅烷偶联剂行业的信心及消费逐渐提高,硅烷偶联剂行业的需求预计将持续旺盛。

(七)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主要产品关键技术和性能指标

高电压NCM系列电解液:使用我司电解液产品的高电压NCM体系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能达到常温1C循环3000圈以上,高温45℃1C循环1500圈以上,满足国内外客户性能需求,且产品一致性水平较高。在我司高电压NCM体系电解液配方中,锂盐含量在电解液中质量占比约为10-16%;溶剂含量在电解液中质量占比约为78-85%;添加剂含量在电解液中质量占比约为0.5-8%。

高电压LCO系列电解液:使用我司电解液产品的高电压4.48V或以上的LCO体系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能达到常温1C循环1000圈以上,高温45℃1C循环600圈以上,常温3C充1C放循环600圈以上,满足国内外客户性能需求,且产品一致性水平较高。在我司高电压LCO体系电解液配方中,锂盐含量在电解液中质量占比约为12-16%;溶剂含量在电解液中质量占比约为63-78%;添加剂含量在电解液中质量占比约为5-20%。

磷酸铁锂体系电解液:使用我司电解液产品的磷酸铁锂体系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能达到常温1C循环5000圈以上,高温45℃1C循环2500圈以上,满足国内外客户性能需求,且产品一致性水平较高。在我司高电压磷酸铁锂体系电解液配方中,锂盐含量在电解液中质量占比约为8-15%;溶剂含量在电解液中质量占比约为80-85%;添加剂含量在电解液中质量占比约为2-5%。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公司主营的LiTFSILiDFPLiDFOB等多款锂盐类添加剂,在纯度、水份、杂质离子等技术指标上,品控及产品一致性水平高。产品实现国内外主流电解液客户批量供货。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

单位:万元/吨

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

注:产能统计口径为报告期期末设计产能,报告期产能利用率已年化处理。

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

主要化工园区的产品种类情况

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

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7万吨/年电池电解液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张保审批[2022]74号);

衢州国泰超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年产2100吨锂电池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衢环智建(2022)24号);

张家港国泰超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电解质新材料及5737.9吨化学原料(副产品)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张保审批(2022)101号);

衢州瑞泰新材料有限公司300kt/a电池电解液和回收0.3kt/a溶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查意见(衢环智造建(2022)32号)。

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行业地位领先 在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公司作为行业的先入者,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通过在行业内多年的技术积累,掌握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相关材料的制造生产所需的主要核心技术,凭借较高的质量水准及工艺精度,在下游客户中享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公司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第一梯队的厂商,近年来表现优异,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销量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消费电池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以及储能电池市场的逐渐打开,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预计将持续向好,市场份额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 (二)产品技术优势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124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子公司华荣化工以及超威新材皆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承担多个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并承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载体。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质量较高且稳定性良好,在色度、水分、游离酸、金属杂质含量、氯离子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等技术参数上整体优于行业标准,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另外,公司在新型电池方面持续性地进行了相关的研发投入与积累,已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领域积极申请发明专利。公司的添加剂产品在质量和技术层面处于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中。 (三)客户资源优势 在电池材料领域,公司已与下游锂离子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300750)、LG化学、新能源科技和亿纬锂能(300014)等建立了紧密、持续的合作关系。公司了解核心客户技术要求和技术信息,可提供更为有效的电解液产品、技术支持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具有先发优势和客户粘性。另外,公司在张家港、宁德、波兰、衢州和自贡已建或规划建设生产工厂,配套向下游客户提供产品,深化合作关系。 在硅烷偶联剂领域,公司产品整体稳定性以及工艺精度较高,并具备针对客户具体行业提供差异化产品的能力,已获得国际大型化工企业陶氏化学、巴斯夫、欧文斯科宁、迈图高新等公司的认可并进入其供应商序列。 (四)人才优势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深耕电池材料以及有机硅行业,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公司拥有稳步成长的人才团队。生产、研发、销售、采购人员均具有多年行业从业经验,为满足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持续不断的工艺改进、良好的技术服务提供了充分的人员保障。 公司的技术团队由行业资深技术专家组成,核心技术人员曾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行业标准制定。基于多年的行业从业经验,公司的技术团队掌握了丰富的电池材料以及有机硅材料的制造和工艺知识,深刻理解制造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需求和研发挑战。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与经营业绩整体呈增长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程度趋于激烈,或新竞争者的进入,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市场份额可能受到一定冲击,如果公司未来不能持续保持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则可能导致公司毛利率水平下滑,主要产品市场份额下降,从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无法维持增长趋势,甚至出现下滑的情况。 应对措施:公司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龙头企业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未来公司将在稳定发展现有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产品的种类,优化和完善技术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以全球化的视野拓展国内外业务,加强与国内外客户、供应商的合作。公司将通过规模化发展,技术创新,业务拓展,产业延伸和人才培育等路径,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盈利能力,实现收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致力于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化工新材料供应商。 (二)技术路线变化风险 电池技术一直以来处于持续高速发展中,其由最初的铅酸电池到镍氢电池,至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其技术路径以及性能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迭代,新型技术路径如氢燃料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等可能对现有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产生冲击。若未来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性被其他技术路线的动力电池超越,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份额可能被挤占甚至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发展路线也可能发生变化,固态电解质可能会逐渐替代传统的有机液态电解液,从而导致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市场需求下降。 应对措施:任何新技术的产业化都需要不断地长时间地经过市场的验证。即使成功,预计各种技术路线的电池产品将长期在市场上共存,大部分技术路线仍然将使用电解液、添加剂等公司主要产品。公司通过在行业内多年的技术积累,掌握了锂离子电池材料所需的主要核心技术,同时公司一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和上下游企业一起持续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此外,公司已经在新型电池方面持续性地进行了相关的研发投入与积累,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方面皆存在相应布局。公司的部分新型锂盐产品在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中已形成批量销售。公司将紧跟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及时把握市场信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对相关前沿技术进行储备,及时实现技术进步或转型,以应对技术更新带来的风险。 (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风险 公司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营业成本及毛利率有较大影响,原材料的供应稳定性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一方面,如果公司不能把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及时向下游转移,将可能对公司产品毛利率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耗用的要求不断提升,部分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可能会相应受到影响乃至被关停,部分地区也可能因能源或环保原因而对域内企业采取阶段性的限制措施,使得部分供应商无法及时、足量向公司供应主要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 (1)巩固加深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战略合作,缓和采购成本的不利波动,提高供应链稳定性。(2)完善采购遴选机制,加强采购环节管理,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合格供应商,扩大采购来源,以促进采购成本的优化。同时公司持续加强原材料市场价格的研究和分析,利用价格波动低点灵活采购。 (3)加深与客户的沟通合作,努力和客户建立价格波动调整机制,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 (4)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持续优化生产工艺、提升管理水平及购置先进设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以缓冲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成本的影响。 (四)安全生产及环保风险 公司生产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水、废气、废渣,部分原料、半成品、成品为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有毒物质。尽管公司配备有较完备的安全设施和环保处理设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事故预警处理机制,技术水平比较先进,但仍然可能因物品保管及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或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从而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此外,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国家环保、安全政策要求的提高,公司未来可能需进一步加大安全和环保投入,进而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 应对措施:针对以上风险,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公司一直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并严格落实。公司投入足够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设备设施;还采取了岗前安全教育、特殊作业防火安全措施、属地管理责任制、定期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培训等多种形式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下属主要子公司均设置了EHS中心,负责安全环保的统筹工作,各车间和部门等均配置了相关人员加强现场的监督和检查。 (五)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经营业绩保持较快增长,人员结构较为稳定。但随着包括募投项目在内的新建项目的投建,公司产能预计将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快速扩张,管理链条逐步延长。同时在资本运作、市场开拓、技术研发、资源整合等方面对公司管理团队和公司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管理难度加大。如果公司的组织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对外投资管理等方面不能适应公司快速发展及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变化,公司将面临生产经营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应对措施:针对以上风险,公司将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引进管理人才、健全科学决策体系、防范决策失误和内部控制风险,使公司营运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以应对公司将可能面临的管理风险,从而保障公司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