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首颗超百Gbps容量高通量卫星成功发射 A股上市公司闪耀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

2023-02-25 05:52:59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乔宇 见习记者 彭衍菘


(相关资料图)

2月23日,中国卫通公告称,2月23日19时49分,中星26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卫星按计划进入预定轨道。中星26号卫星将在通过在轨测试后交付公司运营管理。

中星26号卫星是我国首颗超百Gbps容量的高通量卫星,可向航空、航海、应急、能源、林草等行业及普遍服务用户提供高速的专网通信和卫星互联网接入等服务。

“中星26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作为新基建的组成部分,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关村e谷CFO赵欣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国的商业航天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卫星互联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商业航天有望步入加速发展阶段。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李建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星26号卫星将覆盖整个亚太范围,为用户提供高速的专网通信和卫星互联网接入等服务,并有效满足空中旅行与远航中对于宽带通信的巨大需求,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筑牢基础网络能力,也为卫星互联网业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

多家公司布局卫星互联网

目前来看,上市公司在卫星通信产业链的上下游均有布局。在制造端,2月22日臻镭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将继续向移动通信系统、卫星互联网等民用领域拓展。

豪能股份在今年1月公开表示,航天零部件制造产业目前正迎来发展蓝海,公司将紧抓机遇,依托军民融合的优势,争取实现跨越发展。

创意信息子公司创智联恒此前已完成了一系列低轨卫星通信核心技术和算法的积累,主要进行低轨卫星通信载荷产品的研发;震有科技曾表示,除了基础的卫星通话、数据、短信、物联网业务外,同时还会支持如通导一体增强业务等。

作为第一家介入低轨卫星的民企,达华智能子公司海丝卫星打造“海联网”工程,其依托高通量卫星及星轨资源,融合大数据、智慧海洋和海洋经济运营为一体,通过构建全球高通量卫星覆盖和海洋信息感知网,为用户提供“海天地一体”高速互联网接入和高质量增值服务。

在应用端,2月24日,航天发展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宣布,公司低轨卫星星座产业化项目“航天天目(重庆)卫星科技有限公司”2月2日正式在重庆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将有多项民用新兴领域的卫星发射计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月份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显示,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计划安排6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200余个航天器,开展一系列重大任务:发射多颗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科研卫星和业务卫星等。

卫星互联网应用市场受关注

李建杰表示,我国已形成完整自主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涵盖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卫星应用等环节。从投资机会上看,空间段建设应先行推进,短期实现星群组网以尽快抢占频轨资源,新兴基础建设有望率先受益,卫星制造、卫星发射短期直接受益明显。

赵欣表示,单纯的卫星制造市值增长空间有限,下游的卫星应用市场则有望分享万亿元级市场。

赵欣表示,一方面来看,卫星的使用周期相对较长,对制造业需求有限,同时随着卫星制造逐步向产业化发展,预计成本有望下降;另一方面,卫星互联网下游应用市场的最主要增长空间来自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的时空信息应用,而在无人驾驶、飞行汽车等行业中,通信、导航、遥感技术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