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7 18:15:55 来源: 腾讯网
《教育家》“良师成长指南”栏目,长期面向一线教师征集专业成长方面遇到的困惑、问题,并从中选出代表性案例,由学校教师、教育专家等进行回答,分享有效经验,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策。每周一期,每周日于“光明社教育家”公号、学习强国号推出。投稿被选用者将获赠《教育家》文创产品。文末附下期征稿话题,欢迎投稿。
本期分享主题为:学生不喜欢我所任教的科目,怎么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提问
作为教师,我清楚地知道,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我所任教的学科,这对所有老师来说大体都是成立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我想,再优秀的学生也有自己不喜欢的学科,但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忍受这种不喜欢。可也有一些学生,因为不喜欢你教的学科,而产生一些不好的行为,比如课堂上不听讲,做其他的事情,不完成作业,或者抄袭他人作业。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处理?对不喜欢这一学科的学生,该以怎样的标准去要求,对他们严格要求到什么程度?这是我教学中困惑不解的地方。大家有什么好办法欢迎指正。
——河北省邯郸市庄营乡北豆公学校 张老师
因学生而改进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小学 陈升阳
遇见喜欢自己任教学科的学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最大肯定;遇见不喜欢自己任教学科的学生,是教师突破自我的最佳时机。时机成熟,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寻求突破。
反思教态,培养关系。学生不喜欢教师所任教的学科,很多人以为“标”是学生在这个学科上遭遇了很多困难,其实“本”是师生关系出现了问题。就像很多亲子冲突的现状,是家长往往关注孩子做的对不对,而孩子关注的是家长的态度好不好。不是同一个维度去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出现问题。
师生关系也是如此。这就需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态。比如语言上,是命令式的祈使句,还是关切式的疑问句;比如行动上,是雪上加霜的叉叉加质问,还是雪中送炭的问号加询问?学生更在乎的是教师的态度,而不是教师教授的知识和方法等。因此,教师要多修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期待,那么,师生关系就会融洽起来。至此,教师便实现了第一境界的突破。
差异教学,体验成功。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成长会像开“花”结“果”一般指日可待。但,教师不能“守株待兔”,还需要在课堂上落实差异教学。华国栋教授认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因此,课堂上要基于学生的学情,搭建桥梁促学生生长。
教师尤其要关注不喜欢自己任教学科的学生,教学目标可以预设得低一点,教学“桥梁”可以预设得丰富一些,要让他们参与课堂,更要让他们体验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更多的是别人的安慰和自我的鼓励;课堂上,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因为成功会享受到教师和同学更多的鼓励和自我的激励。多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教师便实现了第二境界的突破。
摸索教改,激发活力。教师没有权力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但是教师有责任去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让那些原本不喜欢自己任教学科的学生实现“质”的转变,让他们产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内驱力。“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如何实现这一境界,需要教师不断地摸索和教改。
比如,通过观察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学科,链接到自己任教的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关系比较好的学伴,组成学共体,组织学科实践活动;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推荐并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锻炼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教改项目。有人说,聪明的教师让学生“忙”起来。一旦学生在课外也对这门学科开展乐此不疲的学习,那教师便实现了第三境界的突破。
教师因思考而不同,因学生而改进。即便是遇到不喜欢自己任教学科的学生,也可以促进教师蜕变,迎来教育的又一个春天。
通过“徳先生”“赛先生”,让学生爱上我任教的学科
济南市济阳区新元学校 贺文龙
前几天,学校让我做个讲座,分享一下学生特别喜欢我所任教的地理课的原因和做法。我总结了一下,无外乎“徳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两面旗帜。
所谓“徳先生”,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一,给自己取一个独特的名字,让学生感受到我的不一样。开学初,我就和孩子们商讨,给我取个别致的名字,最后经过投票选举,“贺总”便成了学生对我特有的称呼。学生课上课下都这样叫,特别亲切,在不经意间,我以一个独特的形象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第二,和学生们共同制定班级地理公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过前期探讨,现在我的班里已经有了《课前检查奖罚制度》《课堂常规制度》《课堂提问奖罚制度》、《家庭作业抽查奖罚制度》《考试奖励制度》等等,并且我们一直快乐执行。
第三,实行双语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多才多艺。平时上课时我经常使用一些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比如Stand up、Sit down、Next、Very good等来丰富课堂语言,让学生在欣喜和惊奇中愉快地接受地理知识。
所谓“赛先生”,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并通过奖优促劣,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第一,根据平时表现,对学生实行地理量化赋分管理。所有的“地理公约”的落实都通过分数形式呈现。每名学生原始分一百分,课前提问、课堂回答、课后家庭作业抽查情况都有不同的赋分。实行个人赋分,同桌连带,小组累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第二,圆学生没有得过100分的梦,圆学生没有领过奖状的梦。我的每节课都设计了课堂测试环节,当堂完成,满分的同学我会给他签上100分,让学生享受到地理的乐趣。地理考试成绩和量化赋分之和靠前的同学,我会颁发签名盖章的奖状,对班级第一名颁发地理状元证书,让学生有成就感。
第三,与“学困生”互通书信,单独沟通,增进感情,对症下药。对于量化赋分分数靠后的学生,我采用“致贺总的一封信”的形式进行交流。信中要求学生写清当次考试的分数,分析出考得不好的三条原因,写出下次考试目标和以后改进的三条措施。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为下一步的地理学习增添针对性。并且我会给学生逐一回信,让书信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学生不喜欢学科的原因与策略
山东省胶州市第四中学 姜晓翠
教师都希望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认真听讲,喜欢并爱上自己所教的学科。而现实与理想有一定的差距,不少的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走神、睡觉、不完成作业等情况,长此以往,学生的成绩越来越糟糕。本文结合问卷调查及其教学经验,探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本次问卷涉及的对象是非重点高中的学生,回收有效的问卷共计107份。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总结出学生不喜欢该门学科的原因分别是:基础差、分数考的低,课堂枯燥。统计结果如下图:
学生不喜欢学科原因分析图
针对存在问题,我有以下建议:
触摸学情,精准施教。掌握学情是备好一节课的前提。充分地了解、分析学情,才能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学习基础有必要认知。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对教学设计以及教学任务的实施效果有重要影响,教师应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尽而做到因材施教。
夯实学科知识,打造趣味课堂。高考评价体系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必备的知识。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会开拓学生的眼界,进而产生学科的吸引力。因此,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学科知识,广泛学习并融合多学科的知识。通过不断涉猎多层次的知识,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问题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等,会让自己的课堂变的更加有趣,进而引起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例如,讲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形”这一节,可以将谷歌地球中的实景三维模型与地理教学相结合,输入中国的不同区域,会显示三维的地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区域地形的差异性,打造趣味课堂。
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潜力。据统计,学生不喜欢该门学科的原因之一是考试分数低。笔者认为一方面源于基础差,另一方面源于学生缺乏学科思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升。问题式教学对学生思维培养有重要作用。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教学以问题链的方式展开,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科思维得到构建,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应试能力也会增强,对学科的喜爱度也会上升。
以上从学情、课堂教学、思维训练三个角度,提出应对学生不喜欢学科的策略。教师的改变,会带来教学活动的改变,进而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喜爱度。
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喜欢上学科学习
重庆市开州区和谦镇中心小学 郭连祥
教师可通过融入生活的学科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逐步喜欢上该学科。
让学生介绍其它学科的学习方法。教师可在肯定学生其它学科成绩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这些学科的学习方法。对他各门学科的一些方法,教师可和学生一道,进行梳理,让他将特别感兴趣、特别有效的方法运用到其它学科的学习(包括他不喜欢的学科)。教师在与学生交谈前,要了解该生其它学科的一些优点,以便交流时肯定学生自我没有发现的好方法、优点。交流时,可特意肯定或放大学生自己说的学科学习优点,增加他的自信。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学科知识。学生不喜欢老师所任教的科目,涉及到学科原因、学生自身原因、教师原因等。学科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书面化的学科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有时难以理解,教师可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发现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用一些简单的学科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通过方法引导和及时肯定,让学生感觉到这门学科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这门学科,学起来自然就会感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发展学科兴趣、能力。
激发学生好奇心。对于不喜欢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生,教师更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去主动发现,探索和分析问题,体验学科学习乐趣,感受学科内在魅力。例如在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统计班级学生参加社团种类的情况”“统计小组成员体重(或身高)情况”“统计家庭一周的开支情况”等实践课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数据整理,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提出自己对数据内容的看法。这种兼具生活性和开放性的小课题,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基于学生心理特点融进学生生活体验的无痕引导,可以让学生由不喜欢到慢慢参与,逐步喜欢上这门学科。
教学是心与心的呼唤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镇金小学 于伟
教师任教的班级有学生不喜欢自己任教的学科,这应该是每位教师都面临过的问题,如何应对呢?我认为教师要守住自己的内心,才能唤醒学生积极上进的心,教学就是心与心的呼唤。
以自信心,唤起学生好奇心。一是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有信心。教师们不要因为个别学生不喜欢自己的课堂而灰心,做好自己,一定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二是教师要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有信心。每一个学科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学科知识的魅力需要教师们去挖掘,比如,我们可以找出学科教学内容中的有趣之处,并在教学中有意突出它,通过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慢慢喜欢这门学科。
以共情心,唤起学生自尊心。共情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学科教师要有共情的能力,就需要有一颗共情的心。回想一下学生时代有没有我们不喜欢的学科?应该有吧。面对这一学科的学习,我们当时是一种什么感受呢?那种苦恼应该还记忆犹新。教师们可以找到相应学生,进行个别谈心,表达老师对他们在学习中的不愉快感受的理解,让学生知道老师并没有因为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不敏感而责备和放弃,反而是理解与包容。教师进一步鼓励与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鼓励他们多练习、多思考、多提问、多探讨。学生的自尊心提起来了,学习水平一定会有所提升。
以平常心,唤起学生快乐心。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就像同一个森林中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方式、行为风格都是不同的,正是有了这样的不同,才构成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班级,教师们要看到并认同这样的差异。就拿数学学科来说,有的孩子对数字很敏感,逻辑思维能力很强,非常善于进行推理运算,他们学习代数是一把好手,但是空间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方位与几何尤其是立体几何就非常的困难。这并不是他们学习态度不好,学习习惯与方法也没有发生多大改变,而是思维特点决定了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通过外界的努力很难改变,我们教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可对他们提出太苛刻的要求,可以通过分层作业、差异目标的方式来调解这样的矛盾,满足不同层级不同特点的学生达到最大限度地发展,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学习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提升课堂教学魅力,让学生爱上学科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第二中学 张方群
教师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惩罚来强迫学生喜欢这门学科,而需要提升自己课堂教学的魅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第一,教学理念要先进。要有上位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认真学习各个学科的新课标,钻研教学建议。不能再靠单一的知识灌输和一言堂让学生惧怕你,真正落实由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生本课堂,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第二,教学环节有结构。把握教材栏目的呈现结构,整理出教学内容潜在的发展线索,教学环节体现出主线式的螺旋上升梯度,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做在海边捡贝壳的人,还要借助教师搭建的“脚手架”,把这些贝壳串成手链,锻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能力,学会把握知识的整体性。
第三,教学素材有营养。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掌握的素材并不比老师少。所以教师在选择素材方面也要精心挑选。教师选择的教学食材,要新鲜更要有营养价值,能真正激活学生的味蕾,促进学生真性情的流露,凸显生活课堂。
第四,课堂教学有生成。要设计系列活动和问题,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单向输出,教师要善于引导点拨,让学生头脑变成加工厂,实现知识的转移和内化,实现对知识的浓缩和结晶,才能有学生的高级输出。要有有效提问才有学生的深度学习,有了深度学习才会提出更多问题,如此才有真学问,教学才开心又开窍,否则教学会失魂落魄。
通过教师的用心用情的设计动听的课,才能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学生才会高度参与课堂活动,实现了师生的共情,学生才会真的动心。当然教师除了运用教学技巧传授知识,还要运用人格魅力立德树人,让学生爱屋及乌,因为喜欢老师继而喜欢这位老师任教的学科。
下期征稿话题
话题1:如何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实践导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颁布时,提出三个导向:素养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无论是对于哪一门学科,实践都是促进理论深化的重要途径。在日常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怎样树立“实践导向”的理念,开展适合学情,又彰显学科本质的教学实践活动呢?
——陕西省宝鸡高新第一初级中学 秦超
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邮件主题注明“良师成长指南”投稿)。
截稿日期:5月14日
话题2: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在高中教学已接近5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工作中少了很多激情,躺平是最好的代名词。如何在教师这个行业不断进取,永葆初心,是我的困惑。
——山东省胶州市第四中学 姜晓翠
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邮件主题注明“良师成长指南”投稿)。
截稿日期:5月18日
征稿要求:请就以上教师的提问,任选其一,结合您的经验,给出合理的建议、方法等,1000 字左右。文中注明单位、姓名、电话。同时,请参照案例,在文章后附带提出一个让您困惑、期待与同行交流的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问题,字数500 字以内(此为必选项,问题被选中者,将获赠《教育家》文创礼品一份)。
— END —
来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公号原创
编辑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
《教育家》2023年征稿启事
这份被校长、老师们盛赞的“学习资料”,学校必备!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