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6 14:23:54 来源: 腾讯网
图说:华东理工大学学子杨孟平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读书是有用的,我们要走出大山去”,自2015年起,每年的寒暑假,华东理工大学学子杨孟平都要返回家乡,苦口婆心地劝学。7年过去了,杨孟平深入5个村庄,走进7所学校,影响了2000多名贫困学生,帮助20余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杨孟平出生在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的一个小山村。那里交通不便,以前,走到最近的学校也要2小时,离县城里的高中更远,而山里的矿业资源却是近利,他从小目睹着村里很多人为了后者放弃前者。
(相关资料图)
“路途再远,读书是前途,矿再近,不能背一辈子”,受父亲这句话的影响,杨孟平一直刻苦努力,以年级第一的成绩,成为镇上中学第一批考上市重点高中的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杨孟平成功通过“励志计划”考入华东理工大学。
第一次来到大城市,杨孟平被高楼林立、灯火辉煌的大上海震惊了,眼前的繁华与大凉山的贫苦、落后形成鲜明对比。还没来得及和父母分享所有的新奇,就读于计算机专业的杨孟平在学习上就遇到了大问题——上大学前,他基本没有接触过电脑,而很多同学都早已学过编程知识。
“没有人生来就什么都会,不懂的就多花时间搞懂”,面对学业上的困难,他没有放弃,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努力赶上课程进度。在不懈努力下,杨孟平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奖学金等,成功保送华理人工智能方向硕博连读研究生。
在上海,杨孟平更深切感受到家乡人学习认知的落差。“偏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曾经那落后的观念。”杨孟平在镇上读初一时,班上有62个学生,到临近毕业还坐在教室里的只剩下40多个。“最遗憾的是以前每年回家都听到有人不再念书了。”杨孟平说。
为此,杨孟平每次回家,他都要去劝学,希望更多孩子坚持学业,走出大山。
“高三一年,我每天只睡5个小时。如果总有人会成功,我那么努力,为什么不能是我?”杨孟平在会东中学用自己的经历,激励着毕业班的学生。
其实杨孟平的同龄人不可谓不努力:杨孟平表弟胡朝云就换了几份工,18岁的双手黑里透红;当年因背矿而无心念书的同学,驮矿步行上下山,一天要走4个小时……
“拿这些事例,我更想传递的是读书的决心,去影响更小的孩子。”杨孟平说。
2019年暑假,杨孟平不再是一个人劝学,他带领着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心灯”实践团队再次出发。这次他们来到了大凉山最贫穷的五个县之一——昭觉县。12名本硕博成员带着VR一体机、无人机、智能车等先进设备,跨越2220公里,攀爬2500多级到达悬崖村的钢梯,深入2个村庄、2所学校,以科技为“芯”,开展以科技体验为主的夏令营活动,点亮孩子们心中的那盏灯。
“听到有VR一体机、机器人,孩子们充满了期待,吵着闹着要立马就看。我告诉他们,第二天早上九点准时开始,哪知道很多小孩子六点多就起来在那边等我了。”杨孟平说。
“收获知识,收获科学!”一位小朋友课后用力地在纸条上这样写。
杨孟平和他的伙伴们劝学故事,轰动了网络,也影响到家乡的学习氛围。
“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难长久。”——这是会东县境内盘山公路旁醒目的标语,这也是当地党委政府教育脱贫的决心。被杨孟平形容为“刮风时像沙尘暴一样”的会东县铅锌镇大桥中学沙土操场已经铺上了塑胶跑道。无论会东县城还是镇上,学校建筑都是一眼就能望见最靓丽的。
在会东县,“杨孟平们”多起来了,百姓观念也在改变。为了孩子读书,有人在镇上租房,跟杨孟平家成了邻居;杨孟平一回家,请他做励志讲座的越来越多;听说哪家孩子辍学,亲戚邻里都会劝说……现在,会东中学的教室后墙上写着:“我要学医,先去大医院,再回到县城,为家乡医疗事业作贡献。”“我想考理工大学,读化学,以后做化学家。”“我坚信,只要努力,梦想并不遥远。”
情系深山,杨孟平用扶智助力扶贫,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和成长,被评为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19年度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2019年度上海市十佳资助宣传大使等。如今的杨孟平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继续攻读硕博研究生,他选择“人工智能”方向,以专业第一的排名获得各类奖学金,并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均为专业首次有学生发表,目前以第一作者完成论文7篇,录用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他说:“将以此作为新的起点,把爱国情怀和责任落实到科研上,开启劝学扶智扶贫的新征程。”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