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3 10:33:38 来源: 腾讯网
近100多天以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学生胡鑫宇失踪,无时无刻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
在此期间,有很多媒体账号、网络大V不断在舆情阵地上煽风点火,试图让大家觉得此事不简单、有隐情,但是一切的怀疑、困惑和失望,都在2023年1月28日,随着胡鑫宇尸体的发现,宣告了尘埃落定。
(资料图)
2023年2月2日,江西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及市县相关部门,发布了胡某宇事件最新调查情况:
认定胡某宇系自缢死亡,尸体发现地系原始第一现场。
并且经心理专家访谈、分析,结合胡鑫宇失踪前行为,认为胡同学:
性格内向温和、孤独,在意他人看法;
少与人做深入的思想情感沟通,情感支持缺失;
缺少情绪宣泄渠道,常有避世想法。
因此从种种迹象认定,胡同学有明确的厌世表现和轻生倾向。
那么作为孩子父母的我们,在为胡同学的“自缢身亡”伤感和痛心之余,应该从这件事上吸取哪些沉痛教训和经验呢?
第一、性格内向,在意他人看法。
事实上,拥有内向性格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一种“依赖性自尊”的人格。具体的表现,就是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不管怎么努力摆脱,依然在学业、职场和生活中,越发敏感和在意这些问题。
这种孩子的童年,往往被父母以极其严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们会超前、超量和超负荷地给孩子提前灌输各种知识技能,却不在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到底在情绪和心理上是否能够承受。
结果就造成,“过度在意别人看法”,只要在学业和生活中稍有不顺心,遇到了一些挫折和阻碍,就会立刻陷入长久而深刻的沮丧情绪中。
不敢和别人接触,更不敢分享自己的遭遇,生怕被其他人,或是父母老师埋怨和责怪。
如此一来,自然就很容易形成一些心理问题了。
第二、缺乏沟通,情感支持缺失。
之前刚上高一,正处于青春期的胡鑫宇,对于自身的学业环境和情绪性格有着难以排解的困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毕竟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行为表现,已经从小学阶段的“言听计从”,变成了初高中阶段的“叛逆对抗”。
简而言之就是,随着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和情绪性格的逐渐完善,他对于周边事物、老师同学和父母言行,都开始产生并形成了一个相对系统的看法与评判。
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获取外部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已经不再通过父母的耳提面命,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同学和朋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很容易被所处环境中的“群体思维”所影响。
而且现在孩子的身高,都长得很快,到了高一阶段,基本上早就超过了父母。因此青春期孩子在和父母沟通的时候,如果父母依旧和过去一样,时常采用吼叫、抱怨或打骂的方式,那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但不会怯懦和惧怕,甚至会在父母面前出现明显的情绪对抗和肢体冲突。
也就是说,初高中的孩子,已经开始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不管父母和老师是否喜欢和认可他们的所作所为,咱们都得试着和孩子多沟通交流,在情感和心理上支持理解孩子,避免孩子在青春期阶段走上歧路,甚至盲目做出不可挽回的错事。
第三、情绪压抑,常有避世想法。
心理学家阿利瑟·所特,曾写下这样一句话:
“孩子试着将所有见到的一切装进心里,试着理解这个世界,这对他来讲有点不堪重负。”
也就是说,或许作为成年人的父母,认为这个现实世界的成就与快乐,不过是学历、能力和金钱的排列组合。似乎我们只要抱着“为了孩子好”的目的,倾尽心力地催促逼迫孩子好好读书求学,就会真的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理解和践行,就会赢得孩子从今往后的尊重和感恩。
可是对于求知欲、好奇心和游戏欲极其强烈的孩子来说,他所认知、理解和思考的一切,都注定会在整个青春期,困惑和烦恼于各种有关家庭、高考和人生的话题。
因此,正处于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即便是父母老师很少去抱怨、责怪和惩戒他们,他们自身从心底里凭空涌现的纠结厌恶、烦恼痛苦和孤独失落等情绪,就够他们“吃一壶”的了。
更何况,不知道有多少在教育上急功近利的父母,在叛逆而痛苦的青春期孩子身上,又寄托了多少自以为“为了孩子好”的殷切希望啊!
怪不得,像胡鑫宇这样的高一学生,有不少都会感觉情绪压抑,甚至是产生抗争和避世的想法。
只是绝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了在父母的啰嗦唠叨下,继续隐忍和坚持,最后不得不用一生的时间,来疗愈在童年和青春期阶段遭受的情感伤害。
总之,“胡鑫宇事件”的结果,固然是令人无比痛心的,但是作为自己孩子的父母,我们还是得吸取这一事件带来的教训和经验,让我们的孩子,在接受更加宽容和开明教育的前提下,更加快乐和健康地长大成人。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爱里成长,不管在自己身边发生什么事情,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先和自己的父母沟通商量,以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