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每日视讯:中信海直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3-22 22:04:10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中信海直(000099)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通航政策、制度将逐步完善,低空空域将进一步放开,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期。近年来通用航空的应用市场需求大幅提升,“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行业水平不断提升,竞争格局加剧,通航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正在得到快速补充,通航发展所需资源要素未来将逐步补强。作为国家强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和地方不断释放各种政策红利,市场需求开始向高峰冲刺。此时中国通用飞机市场与国际接轨,通用航空制造也逐步走出国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有399家实际在运行的通用及小型运输航空公司,从业飞行人员3371名,航空器2234架,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中南地区,其中飞机1227架、直升机850架、运动类157架。公司为国内通用航空市场的主力军和标杆企业,报告期内继续在经营业绩、业务种类、机队规模、装备水平、专业人才数量、飞行技术、维修技术以及运营管理体系保持行内领先水平,坚持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积极参与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海上石油飞行作为公司主业,占有市场份额多年蝉联行业榜首,公司同时还是应急救援、极地科考、海上风电、港口引航等领域直升机飞行服务重要提供商。2022年,公司作为冬奥会、冬残奥会高山滑雪赛区医疗直升机救援保障团队,圆满完成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直升机救援保障任务及航拍任务;连续14年为南极科考提供飞行保障服务。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作为中国通用航空业的领先企业,一直保持和扩大直升机海上石油服务的发展优势,积极拓展陆上通用航空和航空维修业务,努力开发通用航空新业务,依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强大的品牌资源深入构建通航产业链,深耕通航产业细分领域。

海上石油:海上石油直升机飞行服务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和核心业务。报告期公司坚持提供优质的海上石油飞行服务,进一步深化与中海油的战略合作关系,新增海南博鳌作业点、江苏盐城飞行基地,巩固提高市场占有率,保障直升机服务长效机制和价格,努力克服缅甸政局动荡等困难,持续开拓缅甸市场,为韩国POSCO公司提供直升机飞行保障服务。应急救援:公司坚持贯彻中信集团新型城镇化板块战略部署,积极推动AW139直升机融入航空护林市场,为客户建立健全更为合理的“大应急”机型结构,匹配“多灾种”航空应急需求,成功开拓湖北、重庆、海南应急救援市场,积极参与广东、广西、湖南、四川、重庆、青岛等省市森林火灾扑救深度融入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港口引航:公司已在天津港(600717)、连云港、湛江港、青岛港(601298)、黄骅港等港口开展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港口引航业务发展,挖掘市场潜力,成功启用H135直升机执行港口引航飞行作业,切实提高引航效率,助力打造绿色智慧港口。陆上通航:公司依托品牌优势持续拓展通航细分领域,坚持深化“飞行+代管”业务模式,与极地研究中心、海警、电视台等单位合作,开展代管及租赁业务。成功完成直升机索道吊装作业,顺利开展无人机海上石油管道巡查飞行测试,填补国内海上管线超远距离无人机巡查的空白。积极探索有人机和无人机系统的融合,为四川自贡提供5G无人机赋能应用服务,与专业单位开展合作,打造基于航空应急救援应用场景的服务保障系统。

通航维修:公司坚持做好自有直升机保障的同时将通航维修优势推向市场,成功探索KA32直升机大修模式,在国内首次实施10年定检,并整合资源建立航材共享备件池。

海上风电:公司坚决贯彻中信集团“两增一减”低碳发展战略,深耕海上风电直升机运维和救援市场。进一步扩大南海、东海海域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国内通用航空领军企业,运营亚洲最大的民用直升机队,深耕通用航空各细分领域近40年,未来将继续深耕通用航空各细分领域,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一)知名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自1983年成立以来,通过持续完善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突破标准更高的安全运营记录和更全面的综合性服务保障能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已成为国内业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公信力的行业标杆,品牌影响力在海外市场持续提升。

(二)多元化的综合服务能力

公司依托成熟稳定的安全飞行专业能力,在海上石油、应急救援、通航维修、海上风电及陆上通航五大业务板块持续发力,加强海上飞行业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稳固市场份额。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应急救援核心竞争力,聚焦通航产业示范城市,依托应急救援基地向城市综合型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充分利用资本力量,拓展延伸整合通航产业上下游。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通航综合服务提供商。

(三)安全规范的生产作业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安全开展作业,自上市以来创造了连续20年安全飞行的记录,安全飞行时间近50万小时,创造了享誉国际同行业的优秀安全记录;率先在国内通航业推行并实施安全管理体系(SMS),同时制定了符合国际民航标准的健康安全环保(HSE)方案;通过加装HUMS系统(直升机健康监控系统)、远程无人塔台、二次雷达、PINS、ADSB、飞行品质监控系统等设备提高安全保障;多次获得中国民航通用航空最高荣誉奖项“金鸥杯”,连续多年获得民航安全责任优胜单位、安全飞行先进单位称号。

(四)领先的机队和基地规模

报告期内公司共运营86架航空器,机队规模庞大,种类丰富,机型先进。主要机型包括空客直升机公司生产的EC225、EC155、AS332、俄罗斯直升机生产的KA32等型号直升机,同时配置美国西科斯基生产的S92、意大利莱奥纳多公司生产的AW139等机型。公司同时在基地规模化和网络化布局具有领先优势。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在上海、天津、湛江、浙江、海南设有5个分公司;下辖7个子公司,分别为:海直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中信海直通用航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中信海直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海直(北京)通航技术培训有限公司、中信海直航空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信海直(青岛)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华夏九州通(600998)用航空有限公司。公司共运营4个直升机场:深圳南头、天津塘沽、湛江坡头、海南东方;在北京、青岛、连云港、上海、舟山、温州、福州、厦门、惠州、云南、黑龙江等地设有基地、起降点。公司在南北极和缅甸均设有作业区,是国内首家且唯一在海外作业的通航企业,常年为国家极地科考提供飞行服务。

(五)卓越的专业人才队伍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209名飞行员,大部分人员被中国民航局授予安全飞行奖章,其中功勋奖章11名、金质奖章19名、银质奖章34名、铜质奖章38名;公司拥有的386名维修人员中,327名维修人员持有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机务维修执照,14名维修人员持有欧洲航空安全局颁发的机务维修执照。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十四五”以来,我国通用航空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通航“十四五”规划和促进通航发展的政策举措陆续出台,通用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通航运营环境持续改善,通航主要发展指标保持快速增长,通航产业正逐步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确保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应急管理部指出,要充分认识“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给应急管理带来的机遇,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好应急管理新路子。2023年民航工作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持续推进短途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援、娱乐消费、无人机物流试点,积极拓展城市立体交通新场景,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

(二)发展战略

我国通用航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2023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践行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中信海直将以“向天空领海发展,做国家通航栋梁”为发展使命,以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通用航空综合服务提供商”为发展愿景,积极融入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践行“54321”战略,着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以海上石油业务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以应急与城市综合服务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提升高标准运营能力,锻造高价值品牌赋能,打磨高水平管理品质;实现载人、无人一体化,直升机、固定翼一体化,运营、保障、金融一体化;以最专业的通航运营队伍、最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成为空中安全保障的中坚力量。

(三)经营计划

2023年度公司经营计划为: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并控制营业总成本,提高净利润。安全目标是:杜绝各类事故,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低于民航指标,切实保证持续安全。上述经营计划不代表公司对2023年度的盈利预测及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经营环境等多种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市场风险

(1)产业改革持续加剧市场竞争。民航局“十四五”规划明确未来将继续推动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两翼齐飞,大力推进低空空域改革,通航设施进一步完善,为通航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近年来通用航空的应用市场需求大幅提升,各通航企业也在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竞争关系持续加剧。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巩固通航市场领头羊地位,响应国家战略,在保持现有市场份额的同时,紧抓政策机遇,紧跟时代潮流,顺应市场趋势,发展业务生态,加强公司治理,推动企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2)业务结构不利抵抗经营风险。公司主业之一的海上石油飞行业务为公司贡献超过70%的利润,海上石油服务的定价深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油价等因素影响,高度依赖部分主营业务不利于公司抵抗外部环境带来的经营风险。公司将守好海上石油压舱石,聚焦主业,谋求国际国内市场机遇和业务规模的高质量提升,围绕通航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积极开展港口引航、海上风电、通航维修、无人机等多元化业务,实施均衡发展策略,扩张业务版图,均匀分配盈利比重,全面综合发展。

(3)国际政治局势影响、卡脖子问题。国际贸易形势不断变化,由于公司生产供应链大部分依托国际市场,所用机型多为欧系、美系直升机,采购航材等进口设施设备的综合成本及难度大大增加。在国家大力推动下,通航维修业务向大型、有实力的维修单位集中。机型多样化、国产化是大势所趋,维修行业朝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公司将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且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向产业上下游延伸,攻坚上游核心研发技术,全力保障生产运营。

2.管理风险

(1)生产安全风险。通用航空产业运作过程中,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风险因素复杂多样,同时由于公司作业范围广、运营机型种类多,为保证各项作业有序开展,必须提高警惕性,高度重视可能存在的突发情况。公司已保持多年安全飞行记录,未来将继续进一步建立隐患清单及风险清单,制定安全防控细则,为公司平稳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2)人才储备不足风险。公司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与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由于业务大幅铺开,人才紧缺,出现履职能力不足的情况。公司将优化员工结构,合理调配资源,提升现有人力效率和公司运转效能,并顺应行业趋势,从有人机向无人机逐步转化,降低作业人员对业务的影响,并抢占无人机市场先机。

(3)管控风险。随着公司业务范围铺开,作业区域已扩展至全国及海外地区,对各分子公司及各作业基地的统筹管控需求不断加大,公司经营管理难度和风险亦随之增加。公司将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稳步推进“集中控制,资源共享”的管理架构,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基层及公司各个环节,尽力降低管控风险。

3.财务风险

(1)货币政策风险。公司目前运行的主要机型及航材较多依赖进口,外币汇率波动对公司具有一定影响,公司将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判断,统筹安排资金,规避资金风险,同时将谨慎选择金融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应收账款风险。目前公司应收账款主要客户具有较强的经营实力,回款记录良好,但仍存在应收账款可能无法及时收回或全部收回的风险,公司将继续跟踪客户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严格管控回款风险。

(3)财务融资风险。公司为通用航空企业,资本支出规模较大,部分项目具有前期投入大、项目周期长等特点,同时国内整体融资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可能面临财务融资风险。公司将继续谨慎管控财务融资风险,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