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7 18:56:16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中科美菱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业务概要
【资料图】
商业模式: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长虹美菱(000521)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合资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属于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C3589)行业,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医疗领域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产品主要集中在-180℃至8℃全温区低温存储箱、-196℃液氮存储罐、医药冷链设备以及其他实验室设备等生物医疗领域综合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医疗系统、血液系统、疾控系统、卫生系统、高校科研机构、生物医药企业,以及基因工程、生命科学等领域。公司超低温制冷核心技术“深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技术及其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凭借技术研发及自身长期以来为国内外客户服务所积累的丰富行业经验,不仅能够提供标准化、系统化产品,同时及时把握用户需求,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从设计、研发和生产一体的高效定制服务,满足客户对产品功能上的不同需求,同时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研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和生产制造团队,不断完善公司业务发展体系。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包括直销和经销两种销售模式。经销模式下,公司通过遍布全球的经销网络进行销售,一般选择具有良好的渠道经营能力的经销商,通过经销商开展终端客户业务,有效整合用户资源,扩大用户覆盖率和推广率并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直销模式下,公司直接面向终端客户,负责向其直接提供所有相关设备、耗材、售后维护、系统支持等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利用各种国内外医疗器械展销会、博览会等推广本公司产品,营销网络已逐步覆盖全球市场。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较上年度未发生变化。专精特新等认定情况√适用□不适用详细情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司于2020年12月通过了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激发了公司的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二、主要经营情况回顾(一)经营计划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648.9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64%;营业成本25,132.6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13%;实现净利润5,258.6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09%。技术创新方面,公司深研产品,潜心技术,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2年研发费用投入2,827.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13%。自动化样本库方面,与安徽医科大学出生人口健康重点实验室合作完成自动化生物样本库示范库搭建,初步实现自动化冷库的研发突破;首款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研发上市,具有超强预冷功能,关键参数达到国际一线品牌水平;新一代医用冷藏箱初步开发完成,设计了全新U框玻璃门外观,应用变频技术,采用行业领先的智能除凝露技术,各项性能指标获得突破;完成复叠变频超低温系列产品开发,性能优良,现已进入海外认证阶段,为公司进军全球市场做好产品准备;完成超低温高效制冷系统全系列产品切换,提高运行效率,增强设备可靠性;洁净工作台成功取证上市,公司成为安徽省首个取得医用洁净工作台注册证的企业,丰富了公司产品线,为公司产品多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成液氮罐、生物安全柜等多种产品试制研发,是公司业务向新领域拓展的关键一步。2022年度,公司全年累计申报知识产权172项,较2021年增长350%;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63项,外观专利55项,软著26项;获授权知识产权111项,较2021年增长160%,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42项、外观专利53项,软著15项。市场营销方面,国内营销聚焦334十大战略市场,深耕经销商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分销商,带动渠道体系细化下沉。推广服务上,开展业务员、客户、用户三位一体化的产品推广培训,试点推进配送一体化服务,持续开展服务月活动,提升用户满意度,提升市场竞争力。海外营销聚焦医疗渠道和空白区域市场进行新客户开发,老客户提规模、新客户抢布点,积极拓展海外渠道网络;同时积极参加海外医疗器械展销会,加大线上营销推广,深挖客户需求,为海外业务拓展注入更强引力。生产制造方面,投建测试清洗线、吸塑产线和菱安钣金喷涂产线等,加速生产制造提质提效;完成了普冷和超低温生产线的局部技改,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工艺技术上“苦练内功、深挖潜力、培养人才”,不断推进工艺革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强化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组织流程,提高生产计划执行力度;推动全员产品质量改善,搭建标准化作业培训体系,强化过程检验管控,为市场提供高品质产品。运营管理方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有效进行疫情防控,保障公司正常运营;持续推进业财融合,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提高效率,充分挖掘和发挥业务流上的数据信息并统筹创效;不断提升产供销存运营体系能力,优化产销计划管控,提升运营周转效率;保障生产的同时,积极引入新供方,强化价格管理,推进供应链本土化建设,逐步构建安全、稳健、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持续优化业务绩效评价体系,吸纳优秀人才,加速人才培养与文化建设,搭建与企业共成长、创发展的人才梯队。2022年10月18日,公司成功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公开发行股票。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基于既定的生物医疗领域相关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方向和业务架构,公司整体经营稳健发展。(二)行业情况公司主营业务以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属于医疗器械行业。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需要根据医疗器械行业监管要求取得相应的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资质。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是低温存储设备在生物医疗领域的专业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医院、疾控中心、检测中心、生物制药公司、科研院所等机构,伴随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逐步成为生物医疗领域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根据Goba Market Insights发布的数据,全球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规模2018年达到27.47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有望达到36.4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4.13%。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市场规模为22.22亿元,2021年我国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规模增长至49.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15%。2021年我国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市场规模达到49.03亿元,同比增长47.59%,其中医用冷藏箱、医用冷藏冷冻箱规模达到了33.61亿元,同比增长84.2%,医用低温箱规模达到了3.47亿元,同比增长5.5%,超低温冷冻存储设备达到了11.95亿元,同比增长2.3%。2022年至2028年,预计我国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市场规模将从67.72亿元增长至215.43亿元。三、未来展望(一)行业发展趋势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逐步好转,稳经济政策持续落实,居民消费将迎来高峰,经济复苏的步伐稳中有进,我国经济虽承压下行,但长期稳中向好发展。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细分领域众多,在经历后疫情时期基层医疗机构设备升级后,市场对各类医疗器械的需求回归常态化,呈稳步发展趋势。随我国人均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老龄化加快的趋势,国民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将保持增长态势。同时,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建设,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等用户不断增长;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激发潜在的生物样本存储需求不断增长;在生物医药规模扩张下,全球冷藏药品规模扩大,对低温存储设备需求持续增长;智能化趋势下,设备迭代升级需求尤为明显;国家政策重点鼓励医疗器械国产化及国产替代等。这些发展需求,将持续推进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产业链不断完善,也给低温存储设备细分市场带来持续增长动力。(二)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秉承“专业、专注、精进、卓越”的企业精神,坚定不移地执行“基于生物医疗领域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专注用户、成就客户、与员工共成长,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领域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面对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多种不确定性叠加的宏观经济环境,公司进一步聚焦资源、统筹综效,专注生命科学领域,聚焦用户场景化需求,精耕技术、创新研发,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同时,退出本公司不具有竞争优势且毛利低、售价低、销量低的家庭健康产品以及部分智慧冷链产品。(三)经营计划或目标公司始终秉承“以技术为基础,以产品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围绕深耕渠道、创新产品、优化品质、提高效率的经营方针持续展开工作。深耕渠道。国内市场聚焦生命科学领域,深化以用户为核心的经销商渠道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客户群体,推进渠道网络细化下沉;围绕全面用户战略,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和潜力,强化服务理念,提升用户覆盖率。海外市场坚持“引进来、走出去”,聚焦展会推广与用户开发,抢布点、提规模,强化海外渠道网略布局。创新产品。加快推进生物安全柜、离心机、液氮罐等战略新产品研发;深入推进自动化样本库系列产品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进超低温大平台下的核心技术突破,打造精细化产品;推进医用冷藏箱、血液箱、层析柜等产品设计优化。同时,不断加强降噪、节能、蓄冷、精确控温、可靠性等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设计标准化,提升存量品质,构建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优化品质。根据市场需求,推动离心机产线、型式实验室、超低温产线等产线建设与改造,持续推进菱安医疗建设,不断增加产能,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优化工艺布局,推动工装、物流配送标准化;推进工艺文件体系建设,完善现场目视化管理;不断完善质量体系与标准化建设,严管来料质量、过程质量,闭环整改市场质量问题,切实推进产品质量提升;积极研究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新人才,不断推动中科美菱产品品质升级。提高效率。坚持规模导向下的统筹运营,不断完善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机动灵活,集中力量“办大事”;强化供应商管理与评价体系,提升供应链安全度与响应度;组织开展管理“三化”工作,推进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吸纳优秀人才,搭建人才培养体系,激发团队活力。(四)不确定性因素无 四、风险因素(一)持续到本年度的风险因素1、报告期内关联交易较多的风险公司控股股东长虹美菱及其母公司四川长虹(600839)旗下拥有多家控股企业,与公司业务联动便利,易形成规模优势,故公司目前与关联方存在一些业务发展需要的关联交易。为了避免风险和规范关联交易,公司已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减少关联交易的制度及措施,如果未来公司继续增加非必要性关联采购及销售,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经营造成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严格执行关联交易决策制度,及时、完整披露关联交易情况,确保交易价格公允,并采取措施逐步减少关联交易。2、政策风险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医疗器械行业政策及行业监管政策是规范行业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有利因素,然而相关政策中的部分细则、具体措施以及将如何实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总体来讲,目前该行业的一系列政策对行业具有支持性作用,政策风险较小。但未来如果政策发生转向,将对行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密切跟踪行业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并积极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公司业务持续发展;公司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与服务能力,提升综合竞争能力。3、市场风险我国低温制冷设备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企业进入本行业。但国家尚未制定行业强制标准和规范,对行业准入标准也无严格限制,导致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平均利润率水平存在进一步下降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优化研发、产供销体系,进一步调整产品种类,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加强市场开拓力度,扩展客户范围;通过外部融资壮大公司的资金实力,增强业务承接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壮大公司的人才队伍,持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能力。4、实际控制人控制不当风险虽然公司已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并且制定了较为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是公司控股股东仍可能利用其持股优势,通过行使表决权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司的重大经营管理决策,公司决策存在向大股东利益倾斜的可能性,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控制不当的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来规范股东行为,公司章程规定了关联交易决策的回避制度,并制定了《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同时在《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中也做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控股股东做出了避免同业竞争的有效承诺,从而降低了实际控制人侵害公司利益的可能性。5、公司治理风险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展,对公司在未来战略规划、内部控制、财务管理、运营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虽已建立较为规范的结构,但公司现行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的良好运行尚需在实践中证明和不断完善。因此,公司未来经营中可能存在因内部管理不适应发展需要而影响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已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并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逐步深化及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不断调整与优化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以满足公司发展的要求。6、税收政策风险2020年12月4日,根据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网站公布的《关于公布安徽省2020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单的通知》(皖科高(2020)35号),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继续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有效期三年。若公司未来不能持续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将无法继续获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可能恢复执行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将给公司的税负及盈利情况带来一定程度影响。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坚持创新科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技术团队实力和研发水平,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努力提高盈利水平,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7、关联担保风险报告期内,长虹美菱为公司向银行申请授信额度合计提供1.8亿元的担保,同时公司以同等额度的有效资产向长虹美菱提供了反担保。截至报告期末,未出现因经营突发情况导致需履行担保责任的事项发生,若出现该类事项,可能会给公司财务状况带来负面影响。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关联担保未来将严格按照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有关管理制度执行,切实维护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8、管理风险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尤其是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的资产、业务和人员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组织架构、内部控制、战略规划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如果公司不能及时、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和优化管理体系,并建立更加有效的内部控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公司将面临一定的经营管理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按照国家政策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公司各项制度,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险管控,保障公司合规稳健运营。(二)报告期内新增的风险因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