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焦点速读:广联航空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8-24 20:53:54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广联航空(300900)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资料图片)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推进的关键之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此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航空航天工业作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产业,受益于“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国家目标的提出,我国国防装备持续升级进步,进而推动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持续发展。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是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将为航空航天行业带来蓬勃的生命力。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年度战略方向和整体布局,牢记“精益制造,航空报国”的企业使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务实创新为基础,诚信共赢为原则,秉持严谨进取的态度,聚焦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在稳固航空工装市场领先地位基础上,积极拓展复合材料零部件产品的应用范围,持续对复合材料预浸料加工生产、热固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与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发以及复合材料产品轻量化应用等项目开展科研立项和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公司技术研发实力,为广大航空航天产业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1、公司主要经营情况

(1)聚焦主业快速发展,精益制造能力显著增强

公司始终坚持“精益制造”的理念,持续聚焦主业发展。公司以具有突出技术优势的航空复合材料工装为基础,积极开拓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类产品业务,已实现了航空航天高端工艺装备研发、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航空器航天器机体结构制造协同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主营业务,积极推进生产制造建设,有效扩大产能规模,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线,加强精益生产管理,确保供应链和生产经营平稳运作,生产效率和运行质量持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影响力稳步增强。

(2)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全产业链布局已现成效

通过布局之年的整体规划,公司目前下设7家全资子公司、4家控股子公司,2家参股企业。经过多年的科研生产实践,公司已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分专业、分区域快速响应机制,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整合行业上下游企业,实现了以哈尔滨总部、西安广联和成都航新为三大综合性产业基地为核心,自东向西,覆盖东北、西北、西南等我国主要军工大省,辐射全国的航空航天结构类产品全产业链加工制造集群。公司三大综合性产业基地将同时拥有大型及超大型航空工装、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零部件和金属零部件的研发制造能力,为国内各省份区域客户实现全方位支持。

另一方面,公司紧紧围绕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技(000901)、航天科工、中国兵器、中国兵装、中船重工等军工央企的区域主机厂、兵器总装厂及军方科研院所布局,通过以“租赁厂房+采购设备”的模式,短期内在指定地区完成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制造能力的复制,迅速为客户解决产能提升所遇到的痛点,业务协作配套加强,市场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3)夯实创新研发优势,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加强

报告期内,公司以具有突出技术优势的航空复合材料工装为基础,积极开拓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类产品业务,已实现了航空航天高端工艺装备研发、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航空器航天器机体结构制造协同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布局。2022年,公司工艺装备、复合材料零部件和金属零部件等业务迅速发展,除各型军用飞机及民用飞机外,还深度参与国内多个重点型号飞行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端装备的研制生产任务,公司所取得的研发成果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公司持续加大对复合材料预浸料加工生产、热固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与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发以及复合材料产品轻量化应用等多领域的开发和投入力度,为生产任务保驾护航。工装中心、零件中心、复合材料中心、总装中心和发动机中心等五大生产中心分工协作、与西安广联、成都航新、珠海广联、景德镇航胜等西北、西南、东南地区的各家子公司遥相呼应、紧密配合,极大提升了业务配套能力,进一步巩固分专业、分地域快速响应机制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

(4)“小核心、大协作”格局的形成,为公司发展注入蓬勃的生命力

在我国各大军工央企普遍强调重视主业、强军首责的背景下,“小核心、大协作”逐渐成为了军工企业的战略定位。具体而言,军工央企集团下属的主机厂专注于核心能力强化,将自身定位于研发、总装、试验试飞、核心零部件设计制造领域,并将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工装制造、部组件装配、设备维保等业务转给具备专业生产能力及相应生产资质的优质供应商,实现由“飞机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的转型。“小核心、大协作”体系的确立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快速走向规模化、专业化。

2、主要业务及产品

广联航空专注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制造,是国内知名的民营航空航天工业配套产品供应商。公司产品覆盖军用和民用领域,主要为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与无人机产品,其中复合材料工艺装备、零部件和部段的加工制造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公司的客户主要为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器、中国兵装、中船重工等军工央企集团下属主机厂、科研院所及科研生产单位,军队研究所等军方单位。

(1)航空工装

航空工装,是指用于航空、航天器零部件成型或部段、整机装配的专用生产准备工具(专用生产设备)。航空工装的设计和制造在飞行器研发生产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工装设计和制造水平直接影响飞行器生产周期、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是国内航空工装领域优势突出的龙头供应商,按照产品用途,公司的航空工装产品可以分为成型工装和装配工装,其中公司成型工装主要应用于生产各类尺寸巨大、外形复杂、曲率变化大、难于脱模的复合材料零部件。

1)成型工装

成型工装,是指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成型的专用工艺装备。按照工装材质,公司的成型工装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成型工装和复合材料成型工装。

金属材料成型工装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成型。出于导热均匀性、轻量化的需要,金属材料成型工装普遍采用薄壳式焊接结构;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可用于外形复杂、曲率变化大、难于脱模的复合材料产品的成型。复合材料成型工装的热膨胀系数与复合材料零部件的热膨胀系数相同,这避免了复合材料零部件在成型过程中因热膨胀因素带来的翘曲变形,因而成型精度更高。

2)装配工装

装配工装,是指在完成产品从零件到组件、部件以及总装过程中,用以控制其几何参数所用的具有定位功能的专用工艺装备。装配工装是一种协同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工艺模型编制、工艺表单样式定制及生成、工作流程管理、工艺知识库维护和使用等功能。装配工装按用途可划分为部装工装和飞机总装生产线。

部装工装具有定位、夹紧的功能,其作用是将组成飞机部段的所有金属零部件或复合材料零部件装配、铆接成可直接用于飞机总装的部段;飞机总装生产线用于完成飞机的各大部段的柔性装配、航电系统的安装调试、水平测量及全机联调。公司生产的飞机总装生产线采用先进的柔性支撑定位系统来定位飞机各大部段,用以完成飞机前机身、中机身、后机身的精准对接,中央翼与中机身、中央翼与外翼、尾翼与后机身的精准对接,以及起落架、发动机的安装等。

(2)航空航天零部件

航空航天零部件是直接组装在飞行器上的零部件,按材质可以分为金属零部件和复合材料零部件。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的主要客户包括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的下属多家主机厂、航天科工下属研究院和军队研究所等。

公司长期从事航空工装设计制造、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等工作,技术团队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在设计经验、工艺技术、生产流程、制造风格等方面,拥有了丰富的操作经验、稳健的机制以及优良工艺设计习惯,公司与多家央企主机厂及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取得了航天类零部件的联合研制任务,向航天领域拓展。

1)金属零部件

金属零部件原材料大多为专用的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和高强度耐热合金等,需要加工成各种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如飞机肋类、梁类、框类、接头类等零部件,其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可靠性要求高。

因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镍基高温合金、高强度钢等材料,材质轻、难加工的特性,且本身尺寸跨度大,很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在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制造中,数控加工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公司在金属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方面,尤其在大型零件加工和工艺技术上领先,公司具备独有的金属零部件加工策略和加工技术,保证了薄壁航空航天零部件的质量和周期。

2)复合材料零部件

复合材料零部件主要是以碳纤维、玻璃纤维等为增强体,合成树脂等为基体制造的飞机零部件。相比传统金属零部件,复合材料零部件在比强度、比模量、耐疲劳性、耐腐蚀性等技术指标具有一定优势,可有效减轻飞行器重量、提升飞行器产品性能。

公司复合材料零部件主要通过热压罐成型工艺制造而成。热压罐成型工艺是目前航空航天系统最为常用的复合材料零部件成型方法,生产的产品具备刚度强度高、内部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等特性。因此,热压罐成型工艺主要应用于结构效率高、尺寸较大、性能要求稳定、制造难度大的复合材料零部件或整体结构件。公司在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方面,基于在成型工装研发上的优势,具有先进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复合材料产品生产工艺能力。

3)无人机相关产品

依托公司长期在成型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的技术积累与经验优势,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公司涉足无人机业务,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第一阶段公司通过将自行生产的航空零部件组装成航空部段,研制生产无人机部段;第二阶段公司成功研制无人机机体结构平台,完成最大起飞重量60至3,500公斤的多种无人机机体结构平台的研制,第三阶段,公司具备了无人机整机结构设计与整机结构制造能力,能够完成产品结构设计、工装设计制造、产品生产、部段装配和总装装配任务。公司无人机产品主要包括多型无人机整机结构平台及各型多旋翼无人机等。

3、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模式为按需采购。公司根据客户订单,编制采购计划,下达采购订单,分批向供应商采购。公司建立了专职的采购部门,负责公司业务所需原材料采购。采购部门根据批准的用料计划单组织采购,将采购计划进行比价,与供货方签订采购合同。采购物资运到公司时,先由采购部门对照核对采购计划,经确认无误后,交质检部门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的物资交仓储部进行核对办理入库手续。财务部门审核相关单证后进行付款。对于少量常用材料,如部分钢板、常用标准件等公司会进行备库以保证及时供应。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在初选供货商时,公司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考察,重点了解供货商的实力、专业化程度、货物来源、价格、质量及目前的供货状况。公司对其采购产品投入生产后的使用情况进行质量追踪,由生产、技术部门反馈,同时对供货单位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工作,进行业绩评价,对其采购的产品进行检验。公司与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供应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采购渠道。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保证了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并实现了对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

(2)生产模式

公司技术部门根据客户提供的数模、图纸、技术参数等进行工艺分析,完成产品设计,确定工艺方案,编写工艺规程,送客户审定并取得客户确认;生产部门确定生产任务后根据合同约定时间进行生产排程,生产各职能部门、生产班组按照技术部门制定的工艺规程及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生产控制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在生产过程中,公司质量部门对各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产品的质量。

生产过程中,根据客户要求,公司通过召开生产调度会的形式对生产任务及模具参数进行及时调整,以确保订单的如期保质履行。对于特别复杂的工艺和编程技术,在技术人员制定完后,公司召开制造工艺评审会,按评审后方案修订工艺技术文件。公司及时、准确、真实地记录工艺数据,确保其具有可追溯性。成品入库后,将入库单与合同检查核对,办理产品发运手续。公司按合同和用户要求办理产品发运。

(3)销售模式

国内主机制造厂商均建立了数量有限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在选择供应商时,主机制造厂商仅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挑选部分优质供应商进行综合评选,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制造经验、加工制造能力是获取业务的重要支撑。公司已成为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器、中国兵装、中船重工等军工央企集团下属主机厂、科研院所及科研生产单位,军队研究所等军方单位的重要供应商。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无人机等产品均需按客户的要求设计、制造,产品差异化程度高,部分产品需要在客户生产线进行调试验收,因此公司产品的销售采取直销方式。公司主要通过各主机厂的任务分派、综合评标、议标和公开竞标等方式获取订单。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销售部门,负责销售工作的开展。公司销售人员进行日常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客户提出实际需求后,销售部门联合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审核客户的需求,安排签订合同。销售部门按规定程序下达项目生产令并及时送往各执行部门,生产部根据项目生产令的重要程度、生产的难易程度和客户的时间要求,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销售部门同时与技术质量部门配合,对质量要求高、生产难度大、时间要求急的产品进行现场跟踪,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产品完工入库后,销售部门按合同要求制定发运计划,保证产品按时、安全运到客户处。销售部门负责搜集客户质量信息反馈,并及时处理。公司实行客户走访制度,以透彻了解客户的期望和潜在的服务要求,与客户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4)研发模式

公司拥有专业的团队从事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能够根据飞机主机制造厂商和航空、航天科研单位提出的技术性能要求,进行各类飞行器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定制化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同时,公司拥有飞机结构设计能力,能够进行无人机整机的研制。公司技术团队长期从事航空工装设计制造、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无人机设计制造工作,在设计经验、工艺技术、生产技术、制造风格等方面,技术团队和企业经过长期的实践,孕育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机制及工艺设计习惯,形成公司独有的从设计产品、研发航空工装、制造航空航天零部件到无人机整机生产的全产业链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平台。

公司通过建立鼓励科研创新的奖励机制及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提高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内部人员的技术能力。通过多年来在行业内的稳步发展,公司培养了一支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团队。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大多毕业于国内主要航空航天类院校,并在航空航天领域内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及管理经验。核心团队对航空航天产业的深刻理解将助推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5)盈利模式

公司的客户主要为军工企业和军方。公司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生产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相关产品获得盈利。公司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在航空工业、航天工业领域拓展自身业务,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4、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军用航空产业

我国边境绵长,邻国众多,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对我国而言十分重要。为了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空军建设,数十个型号的飞机实现首飞、鉴定和设计定型,一大批先进航空装备实现批量生产。未来,各种用途的新型先进战机将不断研制成功并列装,原有主战机型也将进行扩产和升级。

我国军用飞机的产量将维持高位增长,为完成对旧有机型的淘汰和更替,增强国防力量,我国将加大新机型的制造力度;同时,我国将加强对现有机型的升级和改造,加快推进新一代飞机的研发工作。我国军用航空工业配套的各类产品,将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2)民用航空产业

近年来,我国民用航空工业抓住国家大力扶持航空工业、推进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以多个重大项目为核心,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实现了从“总体跟跑”到“主体并跑”的转变,推出了一大批技术可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用飞机机型。目前,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基本形成了由大中型运输机、涡桨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及其配套系统构成的产品体系。一系列机型的研发和生产,对配套产品形成了强劲的需求,将拉动我国航空工业配套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我国民用航空企业日益活跃的研发活动,带动了航空工装、零部件和部段市场的不断扩大。航空装备研制具有“一代材料,一代装备”的特点,当航空装备还在预研论证的时候,很多零部件、材料的试制和生产早已提上日程,这个过程中所需的配套装备、原材料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相应配套产品的生产难度大、成本高,专业性程度很强。与此同时,航空装备产品研制质量要求高、时间紧,尤其是新机型新材料要不断地试用、试验,才能达到型号研制要求,同时还必须确保研制时间节点。民用航空工业的研发活动迅速扩大了与研发配套的航空工装、零部件和部段等产品的市场空间。

(3)无人机产业

近年来,各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中高空侦察机、反辐射无人机、中短程多用途无人机等先进机型已列装部队,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加强、海空军编队力量补短板,无人机在通信侦察、电子对抗、空中打击等领域的应用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随着无人机在中东战场上大放异彩,无人机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地处局势动荡、战争频发的地区的国家,无人机更是亟需装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我国军用无人机的出口。更高的性价比使得我国军用无人机广泛出口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的第三世界国家。在我国无人机型谱进一步完善,性价比优势继续保持的情况下,我国在全球无人机军贸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4)航天产业

航天产业是由导弹、火箭、卫星、空间飞船以及空间探测器等航天装备构成的高科技产业。航天产业已经成为全面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航天产业与国防军工的联系变得空间紧密。我国导弹武器装备建设加速推进,武器装备实战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航天发射次数蝉联世界第一,众多航天重大工程取得决定性成果;众多商业航天发射实验争相开展,大量商业卫星计划不断被提出。航天防务装备需求有望出现高速发展。

(5)发动机产业

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专业化分工,目前世界航空产业链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基本与飞机制造实现了“飞发分离”,通过打造专业的发动机制造公司,与飞机制造企业构建固定的商业化配套关系,从而提升航空产业整体的制造与配套保障水平。目前国外主要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为美国普惠公司、英国罗罗公司,中国主要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主要是中国航发下属各发动机制造商。

我国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根据浙商证券(601878)研究所的数据,2021-2035年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整机市场规模预计从326亿元上升至2,30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4.98%,其中发动机零部件叶片轮盘以及机匣等其他结构件占比约73.92%。同时,我国燃气轮机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巨大。目前我国燃气轮机重点应用于天然气发电、天然气管道运输、热电联供、船舶推进以及机器驱动等众多领域,上述产业市场需求保持高位,直接推动燃气轮机零部件市场规模的扩大。

5、行业地位

公司深耕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类产品领域十余载,以具有突出技术优势的航空复合材料工装为基础,积极开拓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类产品业务,已实现了航空航天高端工艺装备研发、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航空器航天器机体结构制造协同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了跨度较深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是国内专业化程度高、技术积累丰富、广受认可的民营航空、航天配套产品供应商,在国内航空、航天工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是多家主机制造厂商的战略供应商以及金牌供应商。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业链布局优势 经过多年的科研生产实践,公司形成了以航空工装业务为基础,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品为核心,无人机整机结构研制为目标的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具备航空航天制造所需全部工装的设计及制造能力,航空工装设计实现了数字化、参数化和自动化,形成了独有的设计规范,设计效率不断提高;利用在航空工装领域长期深耕所积累的技术优势和渠道优势,公司掌握了制造航空器、航天器复合材料零部件和金属零部件的经验与技术,能够快速自主开发生产航空、航天零部件的配套工装,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与生产周期;公司具备同时提出无人机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工装方案、零部件加工制造方案的能力,降低了无人机的制造风险,减少了无人机研发和制造成本、缩短了研制周期,具备实际应用的型号设计、大批量稳定生产能力。 目前,公司是少数具备从航空航天结构类产品设计、工装设计、零部件生产到整机部段交付全产业链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民营企业。 2、复合材料产品设计与制造优势 公司专业从事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在业内不断发展壮大并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少数民营企业,已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研发中心被评为黑龙江省省级技术中心。公司已经实现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工装、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零部件、无人机整机结构等复合材料产品研制的多元化产品布局。 公司复合材料产品相关专利成功运用于C919、CR929国产大飞机零部件、部段的研发试验上,是某重点型号直升机复合材料零部件唯一供应商。基于航空航天行业近年来对军用、民用复合材料结构件产品轻量化应用的青睐,公司持续加大对新材料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目前在复合材料工装设计制造及复合材料零部件成型加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工艺制造经验。公司已新建完成一条复合材料预浸料生产线,目前已达可生产状态。公司将碳纤维预浸布、蜂窝夹层等复合材料,利用先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方法和工艺装备,通过铺叠、固化成型、脱模等关键工序,最终制成客户所需复合材料零部件。复合材料产品生产环节较为复杂,需要考虑人员、设备、材料、技术和环境等综合因素。公司持续引进先进自动下料机、超声波复合材料蜂窝铣床、激光铺层定位系统、大型固化炉和多尺寸热压罐,在各子公司所在地建设复合材料铺叠无尘净化车间,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公司积极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保证了复合材料产品的质量和供货周期,丰富复合材料产品线种类、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对客户的快速定制化供应,提高公司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 3、客户优势 航空航天工业配套产业中,核心客户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客户壁垒很高。整机研制对航空工装、零部件、飞行器部段产品的可靠性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主机制造厂商和航空、航天科研单位选择供应商时均较为谨慎,一般会对其进行较长时间的考察和严格的审核认定,只有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录的单位才有资格为其提供各类产品。航空、航天产品研制周期较长,供应商往往需要在预研阶段介入,并在后续的产品研发、生产阶段持续参与。由于上述原因,下游客户一旦选定供应商后,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对于军用航空、航天及导弹相关产品而言,基于安全保密和更换成本的考虑,更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公司已经拥有优质的客户群体,包括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等国内航空工业核心制造商旗下的各飞机主机制造厂商,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器、中国兵装、中船重工等军工央企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及科研生产单位,军队研究所等军方单位。凭借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公司获得了核心客户和市场的广泛认可。 4、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研发设计团队。对于航空航天零部件、无人机等新业务,公司每年通过公开招聘和行业人士推荐的方式从航空业各大国有企业、研究所引进专业人才,再由外部引进的专业人才带动内部既有技术员工,形成了不断更新和富有活力的研发队伍。公司技术工人老中青骨干经验丰富,核心加工制造技能手手传承,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具备了成熟扎实的工艺技术。同时,公司定期聘请各大主机厂商和高校的专业人员到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多年来在行业内的稳步发展,公司培养了一支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团队。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大多毕业于国内主要航空航天类院校,并在航空航天领域内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及管理经验。核心团队对航空航天产业的深刻理解将助推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5、资质优势 航空工业、航天工业是一国科技实力最为直接的展现,产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国家和行业通过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确保各级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达到标准。对于通过质量认证的供应商,下游客户会对供应商进行持续的考评,跟踪供应商的质量稳定性、及时交货能力以及新产品研发能力。只有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组织和管理良好的企业才能够持续获得客户的认证。公司重视质量体系认证和客户认证工作,目前已同时获得AS9100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从事相关产品生产和销售需要取得的各类资质,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公司已被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器、中国兵装、中船重工的下属单位列入供应商目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军品订单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业务的最终用户为军工企业或军方,其订单的下达受到国内外形势变化、军方审批程序、研发采购计划等多种因素影响,并非均匀发生,导致收入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若国际形势发生转变,军方相关采购政策或审批程序发生变化,或者公司的军用产品的品种、型号和技术更新计划变更,或者军方改变了产品交付时间,则军方和军工企业对军用产品的需求数量将存在不确定性。若未来军品的订单产生波动,将对公司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保持军品市场的开拓力度,不断完善技术研发体系,提高客户需求的转换效率,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 2、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张,公司组织架构也日益庞大,管理链条较长,导致管理难度增加,可能存在因管理控制不当遭受损失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净资产大幅度增加,公司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在资源整合、科技开发、资本运作、市场开拓等方面对公司的管理层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层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及时调整、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决策层和独立董事、监事会的作用,将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管理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优化组织结构流程,加强内控建设,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应对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管理难度。 3、应收账款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的客户分布较为集中且主要为军工央企,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应收账款能否顺利回收与主要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密切相关。如未来应收账款增长速度较快,公司将面临更多的呆账、资产减值风险;如不能及时回款,将会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影响资金周转,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监控应收账款客户的财务状况,加大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并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计提坏账准备,有效降低回款风险。 4、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由于我国航空制造尤其是军品领域开放时间较短,且行业进入有一定要求,行业内竞争者数量尚不多,但随着国家支持民营军工企业和加快航空产业发展等系列政策的实施,未来随着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 如果公司后续发展资金不足,无法持续创新,生产规模及管理水平落后,无法保持市场份额,将可能被同行业或新进的其他竞争对手赶超,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充分发挥既有的规模、技术、人才及资源优势,突出精细化管理及降本增效,通过技术革新、市场开拓、加强经营管理等途径保持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持续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5、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公司对前几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如果部分客户经营情况不利,降低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将受到较大影响。 应对措施: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延伸现有产品链,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降低对主要客户的依赖。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