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让科普展品变成商品,“全国科普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在上海发布上线

2025-09-27 17:35:25 来源: 上观新闻

昨天,“全国科普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在上海技术交易所科普月活动上发布上线,标志着上海在科普资源市场化配置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在市科委科普工作处指导下,上海技术交易所将把这个平台打造成集成果展示、价值发现、交易撮合于一体的成果汇聚与展示中心,让大量优秀的科普成果实现“从展品到商品”的价值飞跃。目前,平台网站已进场112宗交易项目,涉及科普视频7993个、科普场馆314家。

上海技术交易所副总裁陆继军介绍,长期以来,科普成果的市场化面临诸多挑战,如供需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完善、优质内容难变现等,导致大量科研机构、高校和个人开发的优秀科普资源难以有效释放其价值。为破解这一难题,上海技术交易所积极探索,在2023年成功促成了全国首单科普成果市场化交易——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神奇的化学科普线下课程和课件开发”项目,以技术服务交易的方式转让给了上海科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交易额为5万元。此后,上技所建立了专业的科普交易专板,为科普内容的登记、交易和服务提供了统一规范的平台。

全国科普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网站上线发布。


(资料图)

经过三年运营,科普交易专板的服务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今年科技活动周期间,上海技术交易所被授予“全国科普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称号。以此为契机,上技所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激活科普成果的市场潜力,加快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科普生态体系。

昨天正式上线的全国科普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网站,包含科普天地、科普交易、区域科创、信息资讯、交易规则、科普机构等6个功能板块,致力于从“线下集中”发展为“线上发布”,从固定模式演变为创新形式,打造科普传播的新阵地。这个平台将扮演产业培育加速器的角色,通过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和金融支持,推动科普项目孵化和产业化。平台致力于成为连接全国科普资源供需方的区域合作枢纽,构建一个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标准统一的科普交易市场网络体系。

“上海市科普地图”发布。

“上海市科普地图”发布仪式昨天也在上海技术交易所科普月活动上举行,通过点亮上海科技馆、上海辰山植物园等标志性科普基地,有望解决长期存在的科普资源“条块分割、信息孤岛”问题,为构建统一开放的科普生态体系奠定了基础。

参加活动的专家都很认可上技所设计的科普成果转化交易路径,特别是联通合同登记机制,它能使科研人员享受奖酬金政策,激发他们投身科普事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条转化交易路径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依托上技所的尽职免责功能,为企事业单位的科普产业创新工作保驾护航。

原标题:《让科普展品变成商品,“全国科普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在上海发布上线》

栏目主编:黄海华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俞陶然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