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5 11:11:37 来源: 新消费日报
他严谨治学,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经济课堂往往座无虚席;
他拥抱理论争辩,坚持和而不同,
实事求是,建立本土化的理论体系;
他是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先行者,
家国情怀,始终如一,
在不断变化的局势中,
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时代有我,君品相传。由凤凰网出品,贵州习酒联合打造的访谈节目《君品谈》第四季,本期对话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讲述他的人生故事。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林毅夫坚持传道授业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1952年出生于台湾,1979年他放弃金门马山连连长之位,孤身一人来到大陆,更名为林毅夫。之后他先后取得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长期在国内从事经济研究。
林毅夫现任北京大学国发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早在1994年,他任北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时,便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
林毅夫治学严谨,他的课程常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转型相关,备受学生关注与喜爱。
从授课之初到现在,他在北大的经济学课堂往往都是座无虚席。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即使课程设置在冬季的晚上,也有很多人愿意骑车一个多小时来听课,更有许多校内校外的人来“蹭课”旁听。
林毅夫讲述授课情景
对学生而言,林毅夫不仅是老师,更是理论研究的标杆。“林老师用研究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用另一套框架来解释,不必完全沿袭西方的逻辑”。
林毅夫能够钻研中国的经济问题,立足于中国问题的核心,创新性引发新理论,解释中国发展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这对学生将来从事“本土化”的经济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而对林毅夫而言,他一直以来都很享受课堂,在教室被挤满时,他也会拍照纪念,正如孟子所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林毅夫认为在他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天下英才,作为天下英才,便要肩负起对天下的责任。
带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林毅夫多年来一直坚持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学生。
“君子和而不同”
林毅夫理性看待理论争辩
2016年11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召开了“产业政策思辨会”,林毅夫和张维迎根据各自立场进行了公开辩论,将有关产业政策的全民讨论推向高潮。
在这种辩论中,张维迎教授是“市场派”,林毅夫教授则自认是“实事求是派”。
林毅夫是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先行者,强调经济发展中“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协调统一。“有效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有为政府”则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因此,他认为,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市场失灵,为了能达到预期目标,此时就需要政府帮助企业家克服解决不了的问题。
林毅夫回顾“理论争辩”
辩论结束后,双方都没有说服彼此,但朋友还是朋友。林毅夫谈到“君子和而不同,可以允许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也坚决支持意见的提出”。这也是北大的精神,面对现象和问题,大家可以各抒己见,互相讨论,火花四起,却不伤和气,精神的碰撞让理论研究不断向前推进。
2014年的网络统计数据显示,70%的经济学家反对产业政策,只有大概30%的经济学家持支持态度。林毅夫解释道,这是因为经济学家所学的国外理论往往是反对产业政策的,他们很容易受理论经验引导做出判断。
随着经济发展局势的变化,近五年,网上对林毅夫的讨论也在不断增加,林毅夫坦然面对不同的立场和意见。于他而言,理论是不能用理论来否定的,“如果你是针对我逻辑的漏洞,或是我理论的推论跟事实不合,这个我会思考”。
“好的理论来自于真实世界”
林毅夫结合国情为中国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林毅夫立足于中国国情,关注经济发展的问题和趋势,不断探寻本土化发展路径,从年轻学者到现在有了原创的中国经济学理论。
1988年的通货膨胀,让林毅夫发现过去学的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的复杂性,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需要中国式的理论解释和解决方案。
1988年出现了建国以来最高的通货膨胀,国外的理论认为,面对这种问题,政府应该提高利率,从而保留好的投资项目,淘汰较差的项目。但我们的政府选择用行政手段“砍”项目,将总投资压下来,总需求压下来。
林毅夫认为,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到1987年,连续9年9%上下的经济增长率见证了政府的治理能力,政府也是最了解本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中国和西方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同,因此作出的最优选择经常会背离国外理论。“我们的条件跟外国不一样,政府做的选择必然跟条件不一样的理论所做的选择不一样”。
林毅夫谈中国式的经济理论
林毅夫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时候经常要下乡去调查,他坚持去基层听农民、工人、厂长经理的反馈意见,他认为这对他了解中国的问题、现象和机遇都有很大的帮助。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理论的发展往往与现实的变化紧密相关,林毅夫说“好的理论,来自于真实世界”。在观察世界时,要从现象本身出发去了解背后的道理。
当人有选择时,总是在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最好的,这是不变的,是经济学的本体,是道。而在不同的状况下作出的选择便发展成理论,因为可选择的范围在不断变化,因此理论也要经常变。正如林毅夫所言,“有不变也有变,不变的是道,天不变,地不变,道义不变”。
林毅夫在“变与不变”中理性看待中国发展的复杂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修正理论体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习酒用匠人精神,酿造君子品质
贵州习酒《君品谈》栏目以传播“君品文化”为宗旨,展现当下君子的传承精神与创新姿态,传递社会责任感。让新时代的君品精神如习酒人的坚韧品质一般,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