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资讯:填料/层析介质迎高速发展 纳微科技拟发行6.7亿元可转债扩产

2022-08-29 16:14:24 来源: 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陈红


(相关资料图)

8月29日,纳微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7亿元,用于浙江纳微年产600吨生物层析介质和2吨手性药物分离纯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对此,有券商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纳微科技紧密结合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产能布局。上述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公司产品制造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丰富其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生产效率;有利于推动色谱填料/层析介质等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

“内生+外延”齐发力

根据公告,本次纳微科技浙江纳微年产600吨生物层析介质和2吨手性药物分离纯化项目总投资为6亿元,拟使用募资4.75亿元。

该项目建设期为36个月,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纳微,运营期内预计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3.38%,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为7.17年。

纳微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色谱填料应用于生物大分子领域时又被称为‘层析介质’,公司看好生物医药领域发展前景。目前,该项目还在准备阶段。”

“纳微科技是国内纳米微球材料行业龙头,公司所处的色谱填料/层析介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长期被国际大型科技公司垄断。作为后发国产厂商,公司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并参与市场竞争,凭借技术及产品的相对优势赢得市场份额。”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次募投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实现色谱填料/层析介质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加快在研产品的商业化进程,满足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对性能先进、价格有竞争力、本土供应稳定的色谱填料的市场需求。”

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对流动资金的需求,纳微科技还拟使用本次募资中的1.9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对此,有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纳微科技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公司内生和外延并举,不仅计划了常熟纳微淘汰1000吨/年光扩散粒子减量替换生产40吨/年琼脂糖微球及10吨/年葡聚糖微球层析介质技术改造项目;同时先后收购英菲尼、RILAS和赛谱仪器;此外公司还长期不断提升研发能力。而这些资本运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2.13%、16.12%、18.32%和18.69%,负债占比较低,补充流动资金可以优化债务结构。公司营运资金进一步充实后,将更好地助力研发创新,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水平和产业化生产能力。”上述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说道。

填料/层析介质迎高速发展

随着我国和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层析介质作为生物制药分离纯化环节的关键耗材,其市场空间也将逐步增长。

根据中信建投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至2030年,全球层析介质市场规模预计从32亿美元增长到8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47%;我国层析介质市场规模预计从41亿元增长到14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98%。

德邦证券分析师陈铁林认为:“中国色谱填料/层析介质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中国的低成本优势下,生物药CDMO产能向中国转移趋势长期存在,国内的生物药CDMO产能还将持续增加。在国内生物药欣欣向荣的产业趋势下,将会有更多药物进入商业化阶段,产能仍将持续增加,对应填料/层析介质市场规模仍将增加。”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纳微科技是国内少有的从事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并能对标国际巨头的公司,公司色谱填料/层析介质产品客户基本已经涵盖了国内优秀制药企业。色谱填料/层析介质国产化的进程已经开启,纳微科技具有巨大市场潜力。长期看,有望成为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平台型企业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高景气度和公司在药物分离纯化领域十多年的品牌和技术积累,公司主营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其中用于大分子药物纯化的离子交换层析介质和亲和层析介质等产品的增长更为突出。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94亿元,同比增长77.41%;实现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153.73%。

“2019年至2021年,纳微科技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85.51%,目前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规模还相对较小。在产品方面,公司主营产品的毛利率基本维持在80%以上,聚合物色谱填料毛利率甚至高达91.45%,毛利率水平远高于同行业公司。2022年公司延续增长态势,上半年业绩增长超预期,其亲和层析介质、离子交换层析介质、硅胶色谱填料、磁珠等相关业务表现优异。”上述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考虑稳定的客户拓展及临床订单商业化等因素,预计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继续保持。”

(编辑 孙倩)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