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倾家荡产投资子女教育不明智:别把时代红利当教育红利

2023-05-18 14:31:46 来源: 腾讯网

中国人现在养育孩子的成本很高,特别是中产以上阶层,投入更大。许多这样的家庭,孩子从小在私立学校上学,看病是私立医院,过着富养的生活。但按照现在的经济趋势,很多孩子花掉几百万留学,回国只能拿几千、上万的工资,一辈子都无法挣回自己的学费。

这些孩子无法获得父母辈的高收入,但习惯了高消费,就会不断啃老。家庭开支就会在父母养老与孩子啃老间产生冲突。所以很多人觉得,不如把这几百万教育经费直接留给孩子。


(资料图片)

这种看法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在中国过去40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中,不少人靠着学历跨了阶层,获得了时代红利。这种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获得财富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些父母根据自己的经验,担心自己的孩子稍一放松就会重新回到社会底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孩子以后的生活水平,就无法维持自己现在的水平。所以,他们鸡娃,觉得只有依靠教育才能使得孩子保持自己的生活。

但是,如果把教育看作一项投资,教育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教育是一个严重依赖孩子资质的事,与孩子的智力、勤奋程度息息相关。孩子资质不行,没办法在国内上好大学,就得花几百万去国外读书,但到时候回国,仍然得面对层层面试的考验。待到进入职场,还需运气。现实往往不如人意,资质很难靠投入去弥补,巨额教育投资往往无法获得一个好工作,获得对等的回报。

第二,与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教育有边际效应。随着投入增大,效用的增速呈递减趋势。不识字,没有基本的常识,保不住财富,所以一定要接受教育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但一个艺术硕士与一个艺术博士,在生存能力、收入水平上,差别就很小了,谁多谁少还不一定呢。所以,教育是要投入的,但并非多多益善,要量力而行,并且要考虑效率。

不妨换一个思路,孩子在国内上个一般的大学就行了,把这些钱,换做固定资产、现金流,直接留给孩子。孩子有资产、有租金收入,起码衣食无忧。这些东西孩子可以直接继承,并不需要多高的学历。

其实,父辈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时代红利,而非教育红利。父母希望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复制给下一代,但时过境迁,过去的经验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了。

中国的高投入教育,其实有一个大背景,那就是计划生育。在传统多子女时代,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往往是择优进行,即能读就供,不能读就早工作,或者做其他安排。在计划生育时代,则是“独生精养”。“独生”则必然“精养”。长期以来,中国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只有把资源倾注在唯一的孩子身上。小皇帝般的养育,是一个家庭对计划生育本能性的反应。这种行为模式在社会上反复加强,最终就形成了天价养育、天价教育,并被中产、上中产视为一种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但是,时代在变化。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都在逐渐消退,计划生育政策变为了多子女政策,所以,家庭的养育策略也应该跟随性地变化,避免过度的教育投资。

当然这不是说不要教育,坐吃山空是不现实的,有能力的小孩才能驾驭好财富。教育、一技之长,永远比财富更难以剥夺,是一个人一辈子安身立命的基础。但是,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资应该有一个度。这个度根据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同,或许是10万,或许是50万,或许100万甚至更高,但都不应该超过家庭总资产的一定比例,不能孤注一掷掏空家底。其次,任何资产的配置都不应该是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面。对孩子的投资也应该是多元化的组合配置,包括教育、资产、社会资本,甚至包括多一个弟弟妹妹。

1990年代初“吃螃蟹”的第一批家庭,采取“鸡娃”模式,送孩子出国留学。哪怕是一个很一般的外国大学,孩子也能获得语言优势,回国到外企找个工作很容易,拿到高工资,自然就会买房,获得房产红利。正所谓一步对,步步对。但是,30、40 年后,现在这么做的家庭,得到的可能是“海龟失业”。

如果穿越到过去,对一个中国家庭最好的劝告是买房,第二好的劝告,是劝一个家庭1990年代初,送娃出国读书。那么,现在,这个劝告可能是,把留学的钱留给孩子,或者用来给孩子“投资”一个弟弟妹妹。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远举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