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3 16:31:23 来源: 腾讯网
前两天写了一个北京顶尖国际学校的爆料,有家长实名公开校内霸凌,但从老师到校长都选择静默冷处理。
(资料图)
我觉得,这不对。
校内霸凌是一件学校必须干预的事,因为小孩在爹妈面前可能表现的人畜无害,但到了一个集体环境中,可能就会产生恃强凌弱的心态。
老师要出面教育引导,因为比起家长的话,小孩更爱听老师的话。
另外,跟很多家长想的不一样,霸凌跟生活条件关系不大。不是村小就一定有欺负同学的情况,而国际学校就是一座纯净的象牙塔。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写出来希望大家关注霸凌,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其实,这个妈妈的爆料里还有一部分,是关于学校餐饮质量不佳的描述。
当时我不以为然。
一方面校内餐被诟病由来已久,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我是见过世面的,后厨发霉的蔬菜被曝光之后,大大降低了我们对餐的预期,只要不食物中毒就好。
但结果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W姐晒出了小孩当年吃的东西,一个完整的餐盘——
看的我目瞪口呆,餐费7200的国际学校的娃,每天吃的就是这个?
我觉得这可能不是午餐,这应该是人生的考验吧。
高大上的国际学校收的7200也不是餐费,而是品格教育的学费。他们通过这种连体面都不要的努力,要让衣食无忧小孩从小明白:
吃苦才是生活本质…
难怪之前我朋友圈里那些做国际学校的朋友,没事儿就喜欢晒学校的餐各种大鱼大肉大虾,当时我还觉得这些搞教育的好俗气啊,明明是个校董校长级别的人,也有张北大的文凭,怎么搞得好像新东方厨师学校毕业的一样…
现在我明白了,原来一所学校,让小孩吃好是这么难的一件事。
我还知道了,原来作为一个老母亲,我的底线还真不是「只要不食物中毒」都好。这个餐盘我也接受不来。
但有些人看问题的角度比较特别,在餐盘照片晒出后表示,餐厅满足不了每个人的口味,但也不必因此放大…
饭菜清淡,是适合孩子的。
看到这句话,我的心理状态是:???
既然分歧那么大,那就PO出更多家长看法吧。如果国际学校就给小孩吃这个,有多少妈妈觉得很适合自己家娃的口味?
评论区举个手吧。
不好意思,我作为一个公立+私立的妈妈,觉得这个餐盘确实很挑战家长的包容度。就算当年我去山上静修三天,免费餐都没有简陋到这种程度。
而公立的餐费一天12块,也不会给小孩生菜叶子沙拉当盘菜。
这…大概就是留言区里某些家长说的,东西文化有差异?
据说美国小孩都吃这个?…
那漂亮国的娃真是惨的一比。中午只有三明治,在菜叶的喂养下,还能保持对高强度运动的热情,长出NBA球员那么强壮的身体。
虽然我不信,但我知道肯定有人愿意相信。但就算愿意信,家长真面对自己小孩的健康发育问题,也不会犯傻。
W姐看到餐盘后退掉了餐费,选择开始每天让阿姨给小孩做饭送餐,为了保证热饭热菜不厌其烦地折腾,而像她这样选择的家庭,在这所国际学校里不在少数。
啧啧,行动永远比言语诚实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件事发生在2017年,据说学校后来换了供餐公司。
最近又被翻了出来,只是因为W姐爆料引起了学校的反应,他们给全体家长发了通告,说一位自称前学生家长,指控学校存在欺凌行为,抱怨学校食品服务…
通篇通告中没有明确否认/承认问题的存在,只是用「自称」误导大家质疑爆料人身份。对此W姐只能出面举证澄清,拿出了学费缴费单,证明自己确实两个小孩都在学校就读过,也因为争议,再次翻出了相关餐盘照片。
本来学校餐饮或许已经改善,但通告的态度却表现得傲慢,不仅没有正面回应质疑,反而将毕业生家长排除在家长之外…
这件事就比较严重了,尤其是对这所学校。
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这所学校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就是他们的家校共建,甚至专门有组织名称,强化家长和学校紧密连接共建的社区概念。
而这封邮件,是对他们最引以为傲的部分正面打脸。
不过,今天我并不想过多讨论学校,只想聊聊校内午餐,它到底重不重要?
2015年朋友曾推荐我看一部纪录片,名字叫《School Lunch in Japan - It"s Not Just About Eating》,当时全网观看3000万。
内容非常简单,就是跟拍一个小女孩,全程围观小学生的一顿午餐。2021年又出了一个加强版,再次轰动。
纪录片里学生餐也很简单,午餐就三样:大菜、小菜和一道汤。但「用心」绝对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比如炸鲷鱼片。
用的一次性开口的桶装食用油。炸好的鲷鱼片要进行测温,保证内部没有生的部分,厨房阿姨大声报出测温数据进行记录。最后,还有美味的柚子酱淋在鲷鱼块上才算完成。
而看似简单的小菜里,则包含了猪肉、胡萝卜丝、芝麻。
必须一提的是蔬菜汤,它并不是「一锅乱炖」。汤汁由海带和小鲣鱼熬制而成,但熬完汤底后会被捞出来,然后去掉汤面上的白色浮沫,再把鸡肉粒,大白菜和豆腐放入锅中。
于是,才有了让人食欲满满的暖心汤色。
我说的这么详细,不是为了让大家去学做营养餐,而是想说,只要是给孩子的,简单菜色也可以很用心。
因为同样是午餐,在有的小学里它不仅仅是吃饭,而是一次重要的「食育」。
就算是普通的土豆泥,用的土豆都是小朋友亲手种的有机食品(学校很多都有菜地);而饭菜美味才能保证大家吃得干净不浪费…
因为一餐一食都表现出对下一代的用心至「诚」,所以这个流水账一样的纪录片,每次推出都会席卷全网流量。
当然,如果有人非要去杠东西文化差异,倡导小孩过苦行僧的生活,这样能让他们未来更有竞争力也无可厚非。
但对学校而言还是要重视餐食,这是责任心的表现。或许菜色不丰富,但哪怕只是三明治,也能从菜蛋肉的搭配中,看出对教育是否用心。
也不能每次有「做不到位」的事情,就推卸说,这是中外两国家长认知上存在「文化差异」,国外也是这么做的云云…
如果非要对标,为什么不去比纪录片里的午餐?
有时候我跟女儿生气,会吼她读书这么不用心?她反驳我说,班上的同学还不如她。我说,你怎么不跟比你强的比?
而学校管理层和我家小孩一样,抱有同一种侥幸心态。
这个妈妈的爆料,站在旁观者角度,我觉得她没有想刻意找学校的麻烦,只是希望校方可以正视问题,学校更好地发展。
至于为什么公开场合探讨,大家也懂的,在和学校的沟通中,家长大多时候都是弱势方。
为此攻击家长(正常讨论除外)显得学校气度有限,也让那些号称「站在帝都国际学校圈鄙视链顶端」家长们失了体面。
当然,教育纯属个人选择,对这件事看法不一是必然的。没有完美的学校,去或留一定都是当下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夏虫不语冰。但求遵循本心,各自安好。
很多人问过我,怎么样是一所好学校?
我觉得,是对教育有「敬畏心」。时时刻刻对学生成长、家长意见如履薄冰,不断迭代成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