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环球报道:深港跨境学童的求学路,鸡娃家长的求索与努力

2023-02-27 10:19:44 来源: 腾讯网

随着深港口岸全面恢复通关,一个特殊的群体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跨境学童。

他们居住在深圳,却在香港求学,因此,每周有五天需要往返通关口岸,跨境去学校上学。

这些跨境学童的出现,源于2001年香港的一条法案:父母双方皆为内地居民的儿童,如果出生在香港,被称为“双非儿童”,拥有香港永久居留权,同时享受香港的教育资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于是,一些深圳妈妈选择赴港生娃,让孩子获得更优质的教育。

然而,香港的生活成本长期位居全球第一,房价也让普通家庭感到高不可攀,并不适于长期居住或移民。

因此,大多数妈妈选择在深圳养娃、生活,但是让孩子就读香港的中小学校。

从2003年香港向内地游客开放自由行,到2013年特区政府叫停“双非”政策,共有约20万名“双非”婴儿在香港出生,加入跨境学童的队伍。

随着这些孩子的年龄逐渐增长,跨境上学越来越普遍,产生的困难也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跨越国境去上学,虽然有欣喜,却也逃不开心酸。

01

跨境上学路:漫长又多艰

纪录片《双城记——深港跨境学童纪实》聚焦深港跨境学童和他们背后的家庭,讲述了这个特殊群体的真实经历。

画面里,孩子们穿着各式校服、背着书包,胸前挂着证件,正排队等待通关。

很多孩子早上不到六点就要起床,七点左右抵达福田口岸等待通关,到了香港之后,还需要搭乘校车去学校,通勤时间接近两小时。

如果居住地点离口岸更远的话,早上五点就要准备起床上学。这个时候,几乎所有同龄的深圳学童都还在梦乡。

根据香港青年协会的调查,约25%的跨境学童每天花费3到5小时往返家和学校;超过40%的孩子为了赶上过境回家,没有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

因此,对于跨境学童来说,香港并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从家到学校的一条上学路。

至于香港的其他地方是什么样子,跨境学童则很少有机会能够切身感受。

特别是过去三年,受到疫情影响,通关之路显得格外艰辛。跨境学童的上课方式以网课为主,孩子们几乎没有接触过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也无法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

一些妈妈无奈在香港租房陪读,不仅生活成本上升,还要进行出入境隔离。有的妈妈计算发现,自己和孩子三年间隔离了上百天。

对于跨境学童来说,深圳与香港的“一境之隔”,看起来并不遥远,却也不容易跨越。

02

香港升学路:赛道更宽广

既然跨境上学之路如此多艰,为什么妈妈们还要拼尽全力送孩子去香港上学呢?自然是为了香港的教育资源。

与内地相比,香港的中小学教育普遍与国际接轨,教育资源比较均衡。更为诱人的是,在同样的成绩条件下,香港中学生更有机会进入名校读书。

首先,如果孩子选择继续留在香港升学,像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排名前列的学校,对于港籍学生在分数上有很大的让步。

香港80%的本科学位会留给港籍生,只有20%给到非港籍生,因此港生的录取率非常高。

在经济上,香港政府对港籍学生也有学费上的补贴,大约能够省下3/4的学费。

其次,如果孩子决定在内地高校读书,可以参加香港的“文凭试”(DSE),避开竞争激烈的内地高考,用DSE成绩申请内地高校。

DSE考试的必修科目共4门,每门满分7分,只要每门考到3分、总分12分,就能够达到许多内地985院校的招生要求。

此外,香港每所中学都有8个校长推荐名额。有校长推荐信的学生,即使DSE成绩没有达到最低标准,也可以被保送入学。

一些内地高校,比如深圳大学,还会在香港进行自主招生,香港学生通过高校自主命题的笔试和面试,也可以进入内地高校。

最后,如果孩子希望就读国外名校,也有一定的申请优势。香港教育与国际接轨,重视科学、工程等科目的学习,更贴近国外中小学的教育方式。

香港中小学还十分重视英语教学,日常沟通也经常使用英语,孩子更具有语言优势,几乎不需要为语言考试而担忧。

由此可见,无论是申请国内还是国外名校,在香港就读中小学都是不错的选择。

03

少年成长路:如何被认同

跨境上学在升学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跨境上学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采访中,一位小女孩说自己在香港的学校“没有很大的归属感,如果我在内地上学,可能会比较开心一点。”

也有孩子说,“跨境上学是一个意外,是妈妈希望的。”

在深圳居住、在香港上学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在“身份认同”的问题上感到困惑。

他们既要努力接纳香港的价值观,又要适应在内地的生活,拥有两种身份、使用两种语言,在两种思维模式下切换,很难真正地融入香港社会,也没有建立起内地的好友圈。

在电影《过春天》中,有一个小男孩放学过关后,说了一句普通话,立刻被妈妈提醒:“不是跟你说要讲粤语吗?”这个情节反映出很多跨境学童的尴尬处境。

由于大量内地妈妈前往香港生娃,导致香港医院的床位紧张,中小学的学位数量紧缺,一些香港人把对“资源挤占”的不满,转移到跨境群体上。

因此,很多孩子在香港都不愿意向外透露自己的“双非”身份,与香港社会的接触存在隔阂,很难结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跨境上学的过程中,孩子们也被迫自立。他们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自己过关通勤,或是住在香港的寄宿家庭,小小年纪便要学着独立生活。

2013年,香港特区政府开始实行“零配额”制度,要求医院停止接收内地孕妇。按照年龄计算,第一批跨境学童已经大学毕业,而最后一批孩子也成为了三年级小学生。

“双非儿童”逐渐从现实变为历史,妈妈们或许很难再通过赴港生娃的方式,送孩子去香港上学。

但是,妈妈们的求索与努力却从来不会停止。

为了孩子的教育,还会有更多父母用各种方式,为孩子铺就一条条上学路;还会有更多的孩子沿着父母奋斗的轨迹,走向更精彩的人生。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