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玖亓周评|面对台风暴雨引发的自然灾害,保险意识正在觉醒!

2023-08-06 22:13:11 来源: A智慧保微信号

过去一周,京津冀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持续强降雨,并引发山洪和内涝等自然灾害。受灾地区的房屋被淹,交通水电中断,汽车泡水,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巨大。


(资料图)

在紧锣密鼓的救援和救灾之时,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保险,也发挥着风险转移和风险减量的作用。在灾害面前,在瞬间爆发的不可承受的巨量损失面前,无论个体、家庭还是企业,保险成为滚滚浊浪之中的小舢板、安全绳和冲锋舟。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经要求保险机构应赔尽赔,开通理赔绿色通道,缩短理赔时效。

保险姓保,在这个时候,成为最大限度辅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的金字招牌。其就像早已规划好的分洪区和河床河道,平时体会不到,急时方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风险减量

根据媒体报道,截至8月3日,京津冀地区本次强降雨带来的估损金额已达到32.98亿元,保险机构收到报案14.36万件,目前已赔付案件2.73万件,赔付金额1.16亿元。

其中,车险报案估损13.72亿元,企财险估损9.66亿元,农险估损5.42亿元。这样集中的大额赔付,势必对保险机构造成压力。

一方面,保险机构可以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再保险公司,所谓风险的分散和再分摊。

另一方面,往往巨灾之下保险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和作用会被重新审视和放大,其不可或缺性的市场共识会进一步下沉,有可能进一步触发全社会保险意识的觉醒。很多时候,保险被重视,都是人们目睹风险发生的心有余悸和随之产生的危机感。

事实上,各家保险机构也积极行动起来,不仅视此次暴雨灾害赔付为“市场正确”,也视其为“政治正确”。总的来说,保险机构提供的应对暴雨等灾害的产品相对成熟,目前处于灾后的理赔过程中,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和合同范围内的救援服务。

风险转移只是事后之举,很多工作要做到事前和事中,也就是这些年常说的风险减量,包括平时保险方面的投资者教育,以及灾害发生前的主动风险管理,降低被保险人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和发生损失后的严重性。像此次暴雨成灾之前,保险机构就发挥科技的赋能作用,预警及帮助客户做好防护工作。

更多的,风险减量日益成为保险机构的护城河,决定着谁能获得未来竞争的深度优势。我们一直说,中国保险业当前陷入大规模同质化竞争之中,如何破局?就是服务增量和风险减量,这都要求保险机构供给的产品更加专业化和定制化,提前嵌入到被保对象的风险管理之中。

风险变量

当下,确定性正在消失,新的风险变量氤氲,这不仅体现在自然环境中,也体现在社会环境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频出现,已非过去传统经验所能理解。北方在两年之内连续遭遇暴雨,此前是郑州,此次是京津冀,都造成了严重损失。气候风险正在不断上升,类似的气候灾害或将更频繁,这使得我们必须从亡羊补牢的补救思维转换为未雨绸缪的预防思维。

从国家层面,自然是进一步提升防灾救灾的治理水平,提升对于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对机制;从微观层面,市场主体和家庭个体也要打破此前对风险的固有认知,比如南涝北旱,提升保险保障水平,不使自己暴露在猝然来临的风险敞口之中。

一直以来,保险业的特点是“财小寿大”,财险的发展远远不如人身险。从此次灾害报损情况来看,由于车险的普及,机动车的报损和理赔相对顺利,但其他财产的保险则暴露出需求痛点。比如在涿州大量仓储图书被淹,但“图书险”却绕道走,盖因图书脆弱、承保困难、费率较高,或者并未意识到图书竟然也面临自然风险。事实上,很多财险险种都开发有限,随着灾害的日益频发,原本需求疲弱或重视不够的财险产品,也可能迎来新的增长空间。

同样,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化退潮,外部环境日益民粹化,保护主义盛行,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人们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在发生着改变。越是逆水行舟,越是需要做好风险对冲和风险兜底,保险越是凸显保障的底色。无论是寿险的加持,还是理财型保险的增值保值,都是社会保障的不同形式。

保险意识的觉醒,刚开始是应景,但从自发上升到自觉,正应了那句话,防患于未然。

一周回顾

#

国民养老全国铺路,首批筹建三大“省分”!招兵涉及60岗位!

#

偿付能力预警,20余家险企“掉队”!风险如何化解?

#

报损超7.6亿,保险业迎战京津冀暴雨!如何防、怎么赔?

#

金融干部晋升:“保险系”人才谁转仕途?哪些能力被看重?

#

税优健康险2.0落地,打开更大想象空间!人保健康抢先签首单!

#

27年老将利明光履新:国寿寿险党委书记,拟任总裁!

#

监管曝光套路:短期健康险“钓鱼”营销被禁,整改下架进行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智慧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