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9 22:47:35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参赛选手每三人为一组,需在4个小时内全程控制好机器人,让它们按部就班地完成指令。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比赛现场,记者看到,选手们正全神贯注地操控搬运机器人伸展其红色的“胳膊”,将一个个目标零件按照分类要求,准确无误地放到指定的盒子中。
“比赛模拟的是现实中工厂立体仓库的工作情景,非常贴近实战,能够帮助学生尽快胜任企业智能制造岗位。”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教师田海一告诉记者。
面向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赛项设置上越来越体现出对新兴产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导向。当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哪些新变化?职业院校如何适应制造业需要进行改造升级?
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企业正面临着“设备易得、人才难求”的局面。
“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离不开人才作支撑,这里的人才必须是产教融合生态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全国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认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职业教育应当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应该与产业界一道共同建设新的专业、标准和机制,真正让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进校园进课堂。
“专业建设上应该紧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以主导产业结构调整为驱动,建设联动专业组群,实现专业建设的动态预警和及时调整。”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吕景泉表示,天津市通过市教委和各高职院校共同搭建了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面向市场引导职业院校压缩供过于求的教学专业以及办学质量与需求不适应的专业,支持校企合作设置反映未来产业变革的新专业。
陈晓明的建议是,职业院校要从复合型专业、优化型专业、工程型专业、创新型专业四个方向进行专业优化与布局。
当前,人工智能正引发新一轮技术变革。一个尴尬的现实是,面对潜力十足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相关专业人才却极度紧缺。
“以电梯行业为例,人工智能在预判预测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跟机器如何实现有效配合是高技能人才未来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来自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的蔡建国是本次大赛“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的裁判长,他认为,应该推动职业院校教学内容改革,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及时融入课程体系。
为大国工匠注入创新基因
在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鑫看来,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在原始创新能力等方面差距较为明显。张鑫认为,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目标的提出,给大国工匠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未来的大国工匠不仅会动手,更要会动脑。“职业院校不仅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而且是培养产业链上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工人才。唯有如此,才能助推中国企业研发出更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
陈晓明的观点与张鑫不谋而合:“创新能力才是未来高素质技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智能化是未来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简单劳动将主要由机器完成。我们要考虑什么是未来的智能设备无法替代的。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和善于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适应产业的快速变革。”
那么,如何将创新思维和能力融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
天津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戴裕葳认为,职校生培养不能简单停留在工业流水线上的训练,学校应该引入国际顶尖的设备和技术,使学生和教师参与到技术研发和工艺流程改进的过程中。天津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是发挥国际知名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在办学中的重要主体作用,比如模具专业围绕精密制造、智能制造的行业转型升级需要,与瑞士GF集团、德国卡尔蔡司公司等共同建设了精密模具协同创新中心,将研发过程转化为教学资源,联手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联合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
“此次大赛使用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之前我们从未接触过。和我们保持长期合作的一家企业特意派人过来对我们进行培训,帮助我们快速上手。”在田海一看来,技能大赛就像一根指挥棒,无形之中促使企业进一步参与到教师培训中来,引领教师进行知识的更新换代。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知识结构较窄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在张鑫看来,在产业升级换代的背景下,毕业生已经不太可能靠单一技能走天下了,这就倒逼职业院校培养具备跨学科、跨专业能力的复合型师资。“企业在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上大有可为。企业可以与学校共同打造师资培养基地,定期向教师传授最前沿的行业相关知识,安排专业实训课程,给予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的机会。”张鑫表示。
田海一认为,应该鼓励专业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参与企业的调研、咨询、专业技术服务,并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获取最新的企业案例和实战经验。
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如何吸引企业一流人才走进来?据田海一介绍,学校之前新建了水下机器人专业,采取了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前来授课的方式,极大地解决了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
陈晓明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允许职业学校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及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兼职任教。(本报记者 焦以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