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

中东战地手记|20年,梦碎加沙——一位巴勒斯坦父亲的自述_焦点滚动

2025-09-11 16:19:27 来源: 新华网

我们一家三度流离失所,辗转于城市之间,从楼房到被狂风吹倒的帐篷,带着寥寥无几的家当与永不消散的伤痛。在临时避难所里,我们饥肠辘辘,熬过寒夜。孩子们在破旧毛毯下瑟瑟发抖,医生向母亲们致以歉意——因为没有药物。

自从经历了第一次流离失所,夜幕便成了恐怖的代名词。各种飞行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一家人蜷缩在地板上入睡,孩子们围作一团。每当炮弹在附近落下,孩子们便惊叫着扑向我怀里,仿佛我的拥抱能隔开燃烧的天空。

“我们会死吗?”幼子艾哈迈德不断追问。我强忍泪水,用假笑回应。


(资料图)

最煎熬的时刻,是患有心脏病和糖尿病的父亲病发那夜。我和兄弟姐妹们抬着他,在满目疮痍的街道上奔向最近的野战医院。医生们用悲伤的眼神道歉:没有药品,没有输液,只有水和止痛药。

我把他带回避难所,整夜守着他,生怕他呼吸骤停。

最残酷的时刻,是听到长子对弟弟们低语:“如果我死了,告诉爸爸我很爱他。”他的话如利刃击穿我的胸膛。那夜我无声啜泣,再也掩饰不住真正的恐惧。孩子们第一次意识到,他们的父亲其实无法保护他们。

我从未想过终有一日会被迫离开加沙。即便在最激烈的军事对抗中,我也告诉自己:这是我的家,我绝不离开。但随着持续轰炸和反复流离失所,我意识到留下来已不再是一个可行选项。

2024年5月3日,我穿越拉法口岸踏入埃及。一瞬间,仿佛灵魂被撕裂——我留下了在战争中逝去的兄弟姐妹与友人,留下了那些甚至来不及道别的亲人,更留下了我的家园与满目疮痍的土地。

我只带着装有文件的小包,仿佛将余生都塞进其中。

在开罗,平静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带来真正的解脱。午夜过后,关于加沙的突发新闻时时让我惊醒。打开手机,我查看亲友安危,同时感受到缺席的沉重与内疚的煎熬——我活了下来,许多人却没有。

回望过去20年,加沙既是我铭刻在心的故土,亦是巴勒斯坦自由独立梦想的载体——痛苦与坚韧、恐惧与希望在这里交织。20年过去,最初的梦想被残酷现实击得粉碎。可我们仍要把它传递下去,纵使它看似遥不可及。(翻译整理:黄泽民、赵伟宏)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