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1+1

百色市人大常委会: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当立法基石

2022-04-14 10:00:17 来源: 广西日报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域,则一域治。

近年来,百色市各级人大常委会深刻领会“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践行原则,把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立法基石,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上接国家“天线”、下接群众“地线”,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主立法实践之路。

A坚持人大主导立法为民

“计划提请本届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项目9件,包括继续审议《百色市万峰湖保护条例(草案)》《百色市城市绿化条例(草案)》,修订《百色市农贸市场管理条例》《百色市市容环境和卫生管理条例》等;调研类项目8件,包括百色市电动自行车管理、百色市物业管理等。”在制定2022-2026年立法规划过程中,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优先安排社会需要最急切、百姓呼声最紧迫的立法项目,征集到立法规划建议项目163件,最终选定17件作为五年立法规划项目,切实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

人大主导立法,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地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有效途径。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在紧扣中心、围绕大局,捕捉热点、解决堵点上下功夫,将人大主导落实到立法工作各环节,找准立法切入点,更加精准地汇聚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声。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立法工作提供科学参考。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各种形式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寻求最佳的立法角度和切入点。在制定《百色市百色起义文物保护条例》时,调研组走遍了百色所有的革命文物遗址,远赴江西南昌、陕西延安、湖南浏阳等革命老区学习取经;制定《百色市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时,乘船巡遍右江干流,以及主要支流的集水区域,看实情、查问题、听意见,全面了解实际情况。

对于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涉及多方面利益调整的立法项目,百色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在起草中听取管理相对人、利益相关群体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意见。在制定停车场管理条例过程中,组织召开座谈会18场,发放调查问卷3000多份,征求意见建议600多条,对条例草案作出100余处修改,确保法规起草质量。

B坚持开门立法贴近基层

在《百色市澄碧河水库水质保护条例》(草案)审议期间,凌云县泗城镇政府立法联系点广泛收集整理基层和群众意见,提出“在水库水质保护范围内,鼓励群众将经济果木林改造为有益于生态保护的林分”的建议被吸收采纳;

在《百色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百色市城市规划建设监察支队立法联系点设置了“线上民意征集区”,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征求到市民意见200多条。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保障群众参与立法的有效途径。百色市在机关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代表联络站、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以及高校等各类单位,因地制宜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两批30个,共收到意见建议1500多条,采纳525条,为法规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万峰湖共管水域涉及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安龙县,云南曲靖市罗平县等“三州市”。近年来,由于种种因素导致万峰湖生态环境破坏、水质下降,群众对万峰湖生态环境问题反映强烈。百色市人大常委会顺应民意,主动作为,率先提出万峰湖保护跨区域协同立法构想,联合贵州黔西南州、云南曲靖市开启“共治之路”。

3年来,“三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一系列协同立法实践活动,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座谈会、推进会,形成最大公约数,推动协同立法工作取得实质进展。目前,《百色市万峰湖保护条例(草案)》已通过百色市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将进一步加强与曲靖市、黔西南州沟通,力争在立法节奏、制度设计、处罚幅度上取得共识。

C坚持立行并重贯彻实施

不让民主躺在法律制度里沉睡,是立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一手抓立法,一手抓实施,切实把立法的民主成果转化为人民福祉。

为积极督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落实法律责任,更好实现法规保障善治、促进发展的责任与使命,百色市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地方性法规执法检查。《百色市百色起义文物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持续开展执法检查3次,督促政府依法管好用好革命文物;全市投入3.5亿元对百色起义纪念园进行整体提升,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乐业县投入近3000万元,新建了中国红七军红八军乐业会师纪念馆。

针对法规实施的效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百色市人大常委会进行跟踪调查和综合评判,提出改进执法、修改完善法规的意见和措施,先后对多个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回头看”,检验其是否“管用、适用、好用”,为修改完善法规打好基础。

立法制度是立法活动、立法过程所须遵循的准则,也是推进高质量立法的重要保障。百色市第一部程序法《百色市立法条例》出台后,该市人大常委会着眼于提高立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相继出台系列配套制度,为地方立法提供依据和准则;建立地方立法专家顾问库,聘用30名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全面深度参与地方立法项目的需求收集、研究论证、草案起草等工作,发挥智力优势和专业支撑作用为法规“定向校正”。这套完整的、可操作的地方立法工作规范和制度体系的建立,使立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具活力。(记者 王春楠 通讯员 黄文华 滕典倩)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