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全球速读:“凭借努力,我过上了被裁员的生活”

2022-12-19 14:32:19 来源: 腾讯网

疫情之下,很多互联网大厂的经济效益不好,程序员首当其冲,成为了被裁员的对象。之前看到有一种说法,35岁是程序员的一道门槛,一旦过了这个年龄,就会被公司自动划到老员工的队伍里,每当进入经济下行期,就会在时代的浪潮下第一批被淘汰。


(资料图)

关于失业的话题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大家又回到欢快的主题上,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就好像今年度的脱口秀大会上,呼兰说的一句话:“说了这么多呢,其实什么都没说,就像过去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其实啥也没发生。”

大家原本以为打拼奋斗了多年的职场,是我们居住在大城市中收入和安全感的来源,可是不曾想到,突然有一天会被公司劝退,失去了工作的一瞬间,房贷、老人、二孩、伴侣的压力纷至沓来,沉重无比。

当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岗位,人们一开始总是会雄心勃勃地希望再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重新找回自己的荣光。但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吗?真的是只要拥有一技之长就可以顺利再就业吗?这些问题并没有确定的答案。也许努力真的会有收获,但《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这一本书却提示我们,我们一旦失业,等待我们的,很可能是更加下沉的人生。

讲述 | 严飞

来源 | 看理想App 《阶层固化与流动》

01.

失业白领的破碎“美国梦”

《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的作者芭芭拉·艾伦瑞克(Barbara Ehrenreich),是一位视角尖锐、行文泼辣的美国调查记者和作家。她的尖锐和泼辣,来源于她对于社会群像细致而入微的观察,以及第一手的在场式写作。

在她上一部作品《我在底层的生活》(Nickel and Dimed: Undercover in Low-wage USA)中,为了揭示美国蓝领阶层(working poor)的生活真貌,芭芭拉刻意隐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去应征服务员、清洁女工、看护、收银员等职位,来借此观察、体验美国底层低薪人士如何挣扎求生。

而在创作《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这本书期间,芭芭拉再一次卧底,化身为一位失业的白领,记录了自己一年中努力试图找到一份享有中产阶级薪水与福利的工作,却惨遭失败的经历。藉由这段亲身的体验,芭芭拉带领我们探究了美国白领阶层向下流动的真实情况。

这本书的英文版出版于2006年,出版之后,立即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中文版的出版距离作者的调研写作时间已过去十多年,这期间世界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国际政坛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增长和结构也产生了新的方向,再加上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等等,整体环境已经与当时大不相同。

然而,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诸多问题,比如,年龄歧视、工时过长、失业白领再就业的困境等等,依然存在于今天的社会之中,特别是我们每天工作的职场上。

在书中,芭芭拉呈现了一幕幕无奈而又残酷的现实问题:很多四五十岁的中年白领,曾经在企业里担任中层职位,勤勤恳恳地为公司奉献自己的才智,终日加班、全力以赴,身心负荷达到极限……即使是这样的节奏也并不能让这些白领换来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得不接受再就业困难所带来的生活质量下行。

他们原来还拿着一年六位数的工资,一旦失业,只能再领取几个月的失业补助,然后就得依靠自己的积蓄再支撑一年半载——这期间,车贷、房贷、子女的学费还需照样支付。

但如果在这段缓冲期中,仍然没有办法找到一份可以爬回原来高度的工作,那家庭生活的各方面就会陷入窘境。比如,医疗保险无着落,失业者不得不自己支付比较高昂的保险。另外,现在的就业市场对职业履历中的空隙十分无情,失业的时间越久,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就越处于劣势。

综合各种因素,芭芭拉发现工作难找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在这一年的求职历程中,她可谓运用了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希望通过这些方式从头到尾地改变自己。

诚如作者在书中坦言:为了再次就业,“我至少读了十本谈如何社交、如何面试、如何自我推销的书。没错,我可以付4000美元给像麦卡锡这种公司来改善自己,让他们带领我进入他们的关系人脉里。然而,我已经花了6000多美元在各个教练、旅行、训练及社交课程、书籍上,还有在‘精英’或‘VIP’级求职网站求得一席之地。如果这世上还有完全不同的求职方法,我遇到的所有求职者似乎都不知道呢。”

然而,即使付出了这么多金钱和精力上的努力,她也始终没能找到一份理想且适合的工作。

02.

阻碍白领阶层求职成功的因素究竟在哪里?

对此,作者做了回顾和反思。其中一个对求职者非常不利,却无法改变的因素,就是年龄。作者在书中犀利地引用了一位华尔街雇主的原话:“假如年过40岁,雇主会认为你不再用大脑思考了。过了50岁,他们就认为你已经油尽灯枯了。”

对于年龄的歧视已经成为了求职劲敌之一。年龄越大,就意味着经验越丰富、资历越深,所期望的薪资水平也就越高,而同时,转型到新的部门和岗位、拓展新领域的可能性也相应降低。现在很多企业宁可选择便宜的价格进行外包服务,也不愿意雇佣有经验的中高龄正式员工,因为后者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工资。

另一方面,芭芭拉发现,除了医生、律师、大学教授等有专业组织作后盾,或是那些有执照和受到认证的职业,大多数白领的岗位因为缺乏一套透明化的评价机制来评鉴他们的工作表现,所以也不能保护他们免于被随意开除的命运。

最残酷的是,在职业道路上的成败与否似乎和个人的成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比如,有些失业者是在整体经济下行的背景中,大幅裁员后的无辜受害者,有些则明明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却突然遭遇解雇。能够提供终生职位给白领阶层员工的职业,已经是上个世代的事情了。即使白领对于CEO、COO、CFO这些“C”字辈的高级管理人表达完全的忠诚,也并不能够得到可靠的回报。

对于企业的发展策略,芭芭拉也指出,有些企业为了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将员工看作是巨大机器上的零配件,而把人性和道德观念丢弃在一旁。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齐美尔有句名言:“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梁之上的。”金钱超越了所有具体事物,显得可以调解一切生活矛盾。人们相信金钱万能,如同信赖上帝全能。

他曾经在《现代文化中的金钱》一文中指出,“通过金钱可以获得的对象范围大大增长,这使金钱获得了中心的地位,它将光芒照射到现代生活的许多具体特征中。金钱使个体完全满足自己愿望的机会近在咫尺,更加充满诱惑。金钱在人和他的愿望之间插入一个中介阶段,一种缓和机制。凭借金钱这种手段可以获得数不胜数的其他东西,就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幻想,好像我们比以往更容易获取所有这些东西。”

这样的幻想让很多企业完全被金钱关系主导,改变了企业与雇员之间的相互依赖与联结。在金钱关系的支配下,过去,企业把员工视为可培养与发展的长期资产,而现在则更多地是把员工视为应当缩减的短期开销。一些企业对雇员完全没有并肩作战的情谊,认为员工不过是种“东西”,是生产方式中的一个变量,甚至是当盈亏数字不如意时可以丢弃的“东西”,而完全忽视了对于人性潜能的尊重。

经济学中有一个“理性人假设”,它来源于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有关经济人的论述:人类的行为都是理性和利己的,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自由地追逐个人利益可以增进社会利益,实现社会的平衡。整个经济学的大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之上的。

对此,芭芭拉直言不讳地指出,对于企业来说,有两种合法的赚钱途径:增加销售或削减开支。在经济的考量下,很多CEO选择了裁员,“人事精简”可能多少都成为了取悦股东的例行常规,高级管理阶层可能会通过削减他人的工作机会,来提升自己的薪水。过去几年来,外包让CEO们获得了最大的报酬:服务型工作外包最多的50家美国公司,薪资增加的速度比其他没有外包的公司快了5倍。

这无疑是企业追求极致效率的产物。这些身居公司高位的“理性人”以绝对的个人利益为前提,努力让公司存活、经营下去,同时却也让无数职工丢了饭碗,失去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可能性。亚当·斯密所设想的社会平衡,还能实现吗?

03.

被动陷入生活的泥沼中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失业白领重返岗位之路变得愈加举步维艰。为了支撑家庭,他们有时候不得不先找一份兼职工作,赚取最基本的生活费。芭芭拉在书中就举例,她认识一位由程序员失业转为巴士司机的中年男子,他说,当一天工作10到14个小时下来,实在很难继续再去寻找新的工作,每天所剩的时间和精力只够啃一口汉堡而已。

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只在美国发生。疫情的这三年里,很多中小微企业都受到巨大的影响。而对于身处其中的个体,职场压力、行业竞争与日剧增,也让很多人遭遇了相似的无奈境遇。

勉强维生的同时继续在原先的行业求职,这种做法真的可行吗?事实上,离开原先工作行业的时间越久,找到合适工作的机会就越小。那些像服务生、销售助理、巴士司机之类的工作,虽然可以填补简历的空窗期,但一旦掉进这些低薪的谋生工作的陷阱里,那么长期滞留在“过渡地带”的概率就会很大,求生的挣扎已经让这些失业人员顾不上自我技能的提升。长此以往,他们便只是机械麻木和日复一日地上工、放工,倒头就睡。

当读完芭芭拉的调查和苦口婆心的解释之后,我们就会明白,他们并不是主动选择向下流动的生活,而是被动地陷入到生活的泥沼中。

有趣的是,这本书的副标题恰好就叫:对美国梦的(无效)追求(The (Futile) Pursuit of the American Dream)。对于那些积极找寻工作的白领们来说,美国梦就是希望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安逸的物质生活作为报偿。长期以来,无论在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美国梦给了普通民众一个“机会平等”的美好期许——不论肤色、出生、阶级,只要你愿意努力,就一定会实现人生的飞跃和成功。

然而事实上,在今天的职场环境里,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多数人的工资也根本不能和付出的辛勤劳动成正比。《下沉年代》告诉我们,美国梦正在逐渐衰落中,社会的贫富差距愈发扩大,阶级壁垒日益森严,社会分化也越加严重。

在如今的社会当中,跨阶级的婚姻越来越少,孩子努力的天花板取决于父母的阶层,奋斗可能并不会改变阶层的流动。而这些大环境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中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前景。

对于美国梦的向往与追求,最后得到的却是一场辛酸的苦痛,这更像是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反讽。从“失业白领”这个话题展开,我们跟着芭芭拉的脚步一起去探寻求职者的梦想与挣扎,就会发现结构性的社会不平等所导致的求职困境,美国梦已碎。

“如果有任何人能够为美国梦的消失做可靠见证的话,那就是失业白领——‘按部就班’‘凡事做对’的那些人,结果还是沦落到衰败的地步。”

04.

需要一个具有确定性的社会

在这里,我还想再介绍另一本主题相似的书,美国作家阿莉莎·夸特撰写的《夹缝生存》。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真切描述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如今所呈现出的一言难尽的真实境况:社会保障越发薄弱,生育成本不断上涨,怀孕歧视和性别歧视随处可见,中年失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越来越多的白领难以拥有正常的工作时间,更别提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失业白领漂流记》和《夹缝生存》这两本书告诉我们,失业,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而是结构性的不平等所导致的。随着美国去工业化的脚步加速,实体经济逐步让位于占据优势的金融业和服务业,越来越多人难以真正享受到经济成果所带来的利好。

当传统行业被挑战,失业潮来袭,更多人无法充分就业,只能过着顺流而下的生活,甚至沦落到衰败的地步。失业者要想改变这一切,从孤独的绝望中离开,需要的不仅仅是正视现实的心理,还有破除诸多无形社会壁垒的勇气。

那么,一个社会应该怎样做才能破除这个困境?既然失业是一种结构性的困境,那我们就应该从结构性层面进行深度反思。以下三方面措施,或许能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带来一些启发。

第一,继续保持社会向上流动通道,让整个社会有种能向上流动的预判,给予更多的确定性,最终发展成橄榄型社会。譬如说,在制度层面推动终身学习,打破传统认知里的那种到了多大的年龄就不再适合回到学校再去学习的旧观念。

同时大力拓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目前职业教育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并不十分匹配,供给端会认为,白领只有跳操瘦身的需求,并没有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从而导致人们真正有需求的技能提升领域不太容易寻找到对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很多求职者只能在网上进行盲目的搜索,而缺乏制度性的引导和推荐。

第二,在社会福利、公共服务体系上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从事零工经济,零工经济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一位求职者或者打工人在不同企业、不同公司通过灵活用工来挣生活费,但他的五险一金到底该由哪家公司出?这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还没完全跟进,要把它做得非常扎实,才能保障越来越多从事零工经济的人,享受到基本的公共福利兜底服务。

第三,应该有更多的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机构去关心失业群体,提供一些职业技能培训,给予他们心理帮助、家庭关爱。失业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心态失衡,其中涉及如何处理夫妻关系、如何进行心理调节等多方面问题。这些帮助不仅需要政府,也需要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多方力量去缓解、推动失业带来的问题。

面对失业白领的困境,个体层面的努力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希望在社会层面的聚焦和行动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失业白领能够开辟自己的道路,不再仅仅只是怀抱着一份希望不断去寻找下一份体面的工作,却又常常因为不断碰壁而怅然若失,乃至在再就业的道路上不断漂流,看不到终点。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