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5 11:34:50 来源: 腾讯网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5日讯(记者杨佳峰)自幼失明的黄莺,名字出现在武汉理工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中。4月24日晚,黄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她硕士研究生即将毕业,正在等待论文答辩,对于选择读博,家里很支持,自己也愿意尝试。
黄莺微信头像使用的照片。
两岁时的一次高烧,导致黄莺视网膜色素变性,到多地求医,但没有好转迹象,双眼只剩下光感。黄莺的求学路充满坎坷,从6岁开始,她作为盲童,小学、中学均在特殊教育学校求学。求学期间,她坚持自己叠被子、洗衣服,“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
“课堂上,我从没有看过黑板,只是听课堂。”黄莺“听”课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大学。虽然课堂上看不到,但黄莺能把听到的都记下来,课后复习巩固。
2015年高考,黄莺用盲文作答,以高出当地理科线85分的成绩被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录取。进入大学后,她将老师讲课的PPT拿回寝室,然后转化成Word文档,用读屏软件听。
黄莺在武汉理工大学学习生活。长江日报记者李子云摄于2019年5月
大学刚入校时,黄莺在寝室里经常会碰到桌椅,去食堂买饭也需要同学引导。经过反复练习和记忆,黄莺一周后就能自己去食堂买饭了。
“最大困难是高等数学学习。”学校安排了两名研究生辅导黄莺上高数,学长念出并讲解高数内容,黄莺用盲文演算做题,形成了“口述——盲文记录——盲文学习——盲文解题——口述”的学习模式,高数最终考出了97分。
大学连续3年综合测评班级第一的黄莺,2019年保研到武汉理工大学政治学专业。硕士毕业在即,她的名字出现在了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拟录取公示名单中。
在本科同学杨蕊嘉眼中,黄莺的校园生活与其他人没什么区别:一个人去食堂打饭都能完成,在“盲杖”的指引下,黄莺能够安全过马路。
黄莺在武汉理工大学学习生活。长江日报记者李子云摄于2019年5月
在跟记者交往的几年里,黄莺可以用微信直接与记者交流。“这些都是读屏软件的功劳”,黄莺每分钟处理文字的速度超过40字,与一般人使用手机或电脑处理文档的速度差不多。
“除了视力,不仅是外在,从内心讲我也没什么不同。”大二时,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盲人群体的黄莺创办了“盲着看看”的微信公众号,记录盲人群体的点滴故事,5年时间推送了102篇原创内容。
大学时,黄莺还是校内的活跃分子,参与了多个社团。她说,盲童其实也可以有更远大的梦想,而教育可以实现这一梦想。
对于读博的选择,黄莺说:“关于未来发展真的尝试了很多,不过大概继续提升自己更适合我吧。”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