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2 19:55:55 来源: 腾讯网
大宝:
相信你也听到过一些谈论:家里孩子不好好学习,送他(她)到工地上搬几天砖就好了。
各种网络视频也有不少这样的“创作”——孩子放着有空调的房间不好好读书,家长、老师恨铁不成钢,最后把孩子送到工地搬砖,一天下来,汗流浃背,幡然悔悟,自觉回去学习了……
这场景,乍一看挺激动人心:娃就得这么整,吃亏了。受累了就知道珍惜当下的好环境,好好读书了。
事实上呢?
悔悟是一时的,厌学是长期的。
更有甚者,搬砖也不后悔,因为他搬得起,受得住这种身体的累。又因为读书也并不轻松。
有没有真正打动不爱读书的孩子且不论,我们看看用搬砖这个事来激励孩子这个逻辑。
为什么要让搬砖来教育孩子?
因为潜意识里觉得人类就不该干这个活儿,累、脏。要远离,要摒弃。
那么读书用来干什么呢?
谁该搬砖呢?
不是应当看到搬砖的累与苦,然后想着如何改善吗?
改善的结果就是逃离它?不看见它,不接触它。管它谁去干,反正我不干?
那么得到这个暗示的孩子如果被搬砖的苦与累吓着了,确实可能会努力读书,争取不成为工地上的苦力,那么,将来的他(她)拿到高等教育的文凭后。得到“体面”的工作后,必将丧失新的内在动力——活着为了糊口,工作只为挣钱。
曾经某个教授说过,他收学生不太爱收穷学生。为什么?他说了个原因:穷学生学习某个专业,有可能不是内在兴趣,而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一旦进了门,就再也没有兴趣深入学习,而富裕的学生选了这个专业,可能真正是为了兴趣,那么他就能走得更远。
教授的话也许有些偏颇,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搬砖这种功利性教育,真不一定能触动孩子的灵魂,反而有可能激起他好逸恶劳的本性。为逃避苦与累,选择以读书为跳板,结果一是不一定跳得成——因为读书也苦,二是跳过去之后也就不想走了。
再一个更讽刺的是,有部分热爱这种流汗、畅快、单纯,且体力上也适应的学生,师长叫他去搬砖,他乐在其中,从此与书本说了再见,你能奈他几何?
所以,个人的建议是:即使要用搬砖这种事来教育孩子,不妨大大方方地说,搬砖比较简单,但很苦很累,你可以尝试一下,它是没有更多选择的人养家糊口的方式。现在你看见的人们在搬砖,但不一定能永远搬砖,人的体力成年后也会逐渐下降,如果没有别的技能,生活质量可能会变差——老来生活质量变差可真够喝一壶的。你现在年纪小,体力上受不起,我们也不需你来养家糊口。现阶段好好学习,为自己储备知识,将来争取改善这种磨损人体力的环境,为更多人更轻松地端上饭碗努力,也为自己多一些选择奋斗。
也许好一点?我也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