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2 13:38:05 来源: 腾讯网
所谓“百年大计,教育先行”,教育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教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所以时代变迁,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之中。
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内卷”也越来越严重,学生的身心负担压力逐渐加大,因此国家也是进行了很多的教育改革,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尤其是素质教育的地位逐渐提升,从中考将美育和体育纳入考试范围就可见一斑,而教育部最新发布会又有了大动作,新课标改革又来了,其中很多改革内容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并预计在9月份正式实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都有哪些新变化。
教育部又有大动作,新课标迎来重大改革,预计将在9月份正式实施
所谓新课标改革就是对义务阶段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对学生们学的课程进行提升和改变,而此轮新课改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其一,优化课程设置,将落实五育并举的培养要求,并改革艺术课程的设置,1-7年级将在音乐、美术的基础上再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多方面的内容,8-9年级分项选择开放。
其实这从美育进入中考就已经可以预见的,艺术培养将在教育中的分量逐渐提高,家长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进行取舍,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其二,更加重视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并将此课程提升至小学一年级,并将劳动、信息技术从综合实践课程中独立出来,还明确了学生也要提升基本的计算机编程能力。
如此一来编程相关的课程可能就会进入到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也是为了应对当代科技发展的需求,让学生从小就开始培养编程方面的能力,为后续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其三,将围绕学生核心素质进行课程安排和内容设计,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增强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也代表着学生需要学会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不仅仅只会应付考试,这也是改变“应试教育”的一个方法,学生和家长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其四,就是强调了幼小衔接的问题,坚持一年级“零基础”教学,合理设置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超前教学或者是增加难度系数,将生活化、游戏化、趣味性融入到课程设置当中,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尽可能做到“寓教于乐”。
教育的改革是好的,但是依然需要慢慢过渡,家长的顾虑也要重视起来
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就是为了顺应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整体来说是朝着更好的方向转变,但是凡事都需要有一个过渡期,有不断完善的过程,家长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没有父母是希望孩子整天生活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之下,但是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如果不加倍努力就很难有好的发展,所以家长心有顾虑也很正常。
很多家长担忧的是素质教育提升上来,会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很多学校并不具备相对应的素质课程老师,师资力量依然是摆在眼前的难关,这一点教育部门也应该重视起来。
不过既然制度政策已经开始转变,那么家长担忧的问题也会被逐一解决,家长要对教育多一些耐心和信心,积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当然学生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依靠老师和家长,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
素质教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想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各方的努力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对于学生的课程安排要合情合理,不能够随意占用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师资力量,加强学校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家长要从根本上转变“唯成绩论”的模式,不能只看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多看看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优势和特长出发进行针对性地培养。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多给毕业生一些发展的机会,要看能力而非学历或毕业院校,促进整体就业的公平性,也是能够转变家长和学生的思维模式,从“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
【笔者寄语】新课标改革意味着“死读书”的时代过去了,家长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不能再单凭成绩论输赢了,因此家长和学生都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进行调整和适应,当然转变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多方共同合作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次新课标改革?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