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学校教学改革,要面向孩子成长的4个“痛点”

2022-04-20 19:43:10 来源: 腾讯网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所有教学活动的指向都是育人。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教学改革?

不是我们要改革,而是我们的学生成长出现了问题,需要我们去改善。

站在国家层面,改革的出发点指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站在一所学校层面,改革的出发点可能更多地指向当下孩子成长的痛点。二者并不矛盾。任由痛点存在而无动于衷,或任由痛点存在而只喊口号都不是真正的教育人。

当我们有效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成长的痛点时,孩子就拥有了更美好的未来,孩子的未来便是民族的未来。

在近些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从痛点出发,向痛点而行,在破解孩子成长痛点的过程中彰显了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让孩子脸上有了笑容,眼里有了光亮。

01

破解痛点之一:

重视“习惯养成”

开发习惯养成课程

习惯养成是教学改革的内容吗?当然是的。我们都会认为习惯很重要,但是如何培养习惯,大家却不甚了了。

孩子们在校园内遇到学习上的挫折,特别是在学习初期,大多与孩子的智商没有关系,而是与学习习惯有关系。我们又喜欢把孩子们的习惯分为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好像学习习惯会影响学习,生活习惯只会影响生活。

这些似是而非的“以为”与“不甚”,渐渐积累成了孩子学习的痛点。民间有种说法,叫“积懒成笨”。“懒”是一种习惯,“笨”是一种学习表现,这一说法充分体现了习惯养成之于学习的重要。

以学生A为例,今天上学忘记带语文书了,上语文课的时候免不了被老师训斥一番;如果第二天又忘了带语文书,估计就要被罚站了。不论是训斥还是罚站,都会影响学生上课的学习质量。

今天影响一点,明天影响一点,日子一久,学生A在语文学习上便成了一个落后者、失败者。对学生A学习问题的解决之道不是在他忘带语文书之后去训斥惩罚,而是去帮助他养成整理的习惯,使他不再忘事。

那么,习惯如何来培养呢?

首先,我们把一年级的入学期确定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我们把习惯培养作为一年级上学期的重要内容,用一个学期四个月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这样做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学生愿意接受,二是家长愿意配合。

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与家长都是怀揣美好的愿望而来的。但是,他们又是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身上带有的习惯又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与美好的愿望是习惯养成的基础。

其次,我们梳理研究优秀班主任的带班经验,确定了“十个会”作为习惯养成的内容,具体包括:会吃饭、会睡觉、会排队、会走路、会听说、会扫地、会整理、会问好、会求助、会游戏。

为什么把“会吃饭”作为一个内容,而且是第一个内容呢?这是因为我们学校的孩子中餐都在学校吃,吃饭可能是孩子们第一天就遇到的一项集体活动,且比较占用时间;同时,孩子来自不同家庭,吃饭的认识与能力也差别很大。

把“会吃饭”作为培养内容后,我们确定了“会吃饭”的标准:一是不拖延,不求快(吃饭的时间要求);二是不浪费,不挑食(取饭菜的数量要求);三是有秩序,保干净(餐具收拾的质量要求)。我们把这个标准拍成了视频,直观地呈现给孩子,让孩子们明确怎样做就算“会吃饭”了。

有了这个标准之后,我们又制订了“养成”的时间计划,具体包括培养、巩固、考核、奖励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个时间点。

对于这三个标准,我们每天坚持,变着花样去鼓励、去强化,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基本就养成了习惯。

吃饭的不拖延、不求快,慢慢地变成了作业的不拖延、不求快。这样一个生活习惯就成了学习习惯。现在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拖延症束手无策,其实在吃饭中来改变是比较好的选择。一年级之后,老师们发现习惯养成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依然要对习惯的培养做出持续努力,这叫“习惯保养”。

五年做下来,老师们感受到了习惯培养带来的好处,班主任们普遍认为班里的矛盾明显比自己带的上一届学生要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习惯培养好了,上课的效率提高了,孩子会阳光许多。

这些感受与体会是实实在在的,这实实在在的感受,使得老师们更加愿意在习惯培养上动脑子,更愿意在习惯培养上花力气。

02

破解痛点之二:

提防“放弃努力”

改革学生动力保障系统

每一位孩子都曾经是十分努力的,然而在成长过程中,又或快或慢、或多或少地放弃了努力。成人的“躺平”是自我选择,没有人会来干涉;而孩子放弃努力却常常要面对父母或老师的批评,这种批评会带来心灵的煎熬,久而久之可能引发极端事件。

也许成人的“躺平”已经在小学里埋下了“种子”。

我们曾经调查了小学一年级40位小朋友是否愿意争当三好学生,发现每个小朋友都坚定地表示愿意。这个调查到了二年级,大约只剩下20位小朋友还有这个愿望了,究其原因是学校的三好学生是有比例的,只有大约15%的小朋友可以当三好学生。

一年的经历,一年的事实,让其他20位小朋友明白了这世间的一个法则:有些东西,跟自己是没有关系的。既然没关系了,还努力干啥?只不过一年级的孩子是绝不会把这些体会明白告诉父母的,或者是他们没有把这种体会明白地告诉父母或老师的能力。

我们很少或根本没有去体会小朋友这一年的心路历程,这个努力衰减的过程被教育者忽视了。当小朋友的努力水平发生衰减的时候,会带来学习懈怠、拒绝交流等表现,这些表现又成为成人指责他们的原因。于是,努力水平的衰减带来了学习行为的逃避。

为此,我们设计了“新荣誉办法”,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制定获得荣誉的基本要求。

二是每一位学生根据荣誉基本要求确定学期的努力目标。

三是实行日省周评月考(日省即每日对照基本要求反思自己做到没有,周评即每周组织学生之间做交流,月考即每月比照基本要求给自己一个考核)。

四是确认荣誉。只要学生一学期达到了基本要求,就确认其拥有该项学业荣誉,没有比例限制。

五是私人定制。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而言,基本要求会比较低;对于不太优秀的学生而言,基本要求会比较高。不论低与高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努力水平的衰减。因此,我们设计一个私人定制的要求,由老师与学生个别定制,确保学生一直保持努力的劲头。

六是奖励具象化。学校设计隆重的颁奖典礼,让孩子享受努力的成功感。

“新荣誉办法”让学生体会到,我能否获得学业荣誉,只跟自己的努力有关,跟别人无关,这给予了每个孩子获得学业荣誉的希望。

因为这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实现,孩子就不会放弃努力,而将这个“不放弃”坚持六年后就会使其形成比较稳定的毅力。孩子能够保持持续努力的劲头,学业便能得到提高。我们将这项学业荣誉的改革称为学生动力保障系统的改革。

03

破解痛点之三:

避免“认知混乱”

改进对儿童的评价方式

有相当多学生的自我认知比较混乱,这是因为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基本来自老师与父母的评价,而老师与父母关于同一个孩子的评价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别。

老师要面对一个班的学生,不一定十分了解每一个孩子,所以评价会比较笼统;父母只面对自己的一个孩子,没有比较,所以会比较偏颇。

因为对自己的认知基本来自老师与父母,导致了学生自我认知的缺失;因为老师与父母对同一孩子评价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困惑。而这种缺失与困惑,都被我们深深地遗忘了,结果导致孩子自我认知缺失与困惑,进而发展成人格缺陷。

在小学里,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成绩报告单。成绩报告单里的所有评价都是关于孩子本人的,但这个评价是全部由老师做出的。老师做出评价后,经孩子的手交给父母;父母看了这个评价,便以老师的评价为评价了。孩子不需要在这个最重要的“评价”上做任何事情。

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以别人的评价为评价了。而别人的评价其实经常是有所偏颇的。因此,总是被别人夸张地称赞的人会比较自负,总是被别人贬损地批评的人就会比较自卑。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自负者往往自卑,极端的自负便是极端的自卑。自负与自卑,都是孩子自我评价缺失与困惑的结果。

那么孩子的自信从哪里来?从完整的自我认知中来。如何培养孩子完整的自我认知呢?我们的办法是从改进成绩报告单开始。

首先,成绩报告单制作者以班主任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一本精美的“成长报告”,每学期一本,由学生制作,老师指导。我们告诉孩子:报告是每一个孩子的责任,父母一个学期辛苦地陪伴我们,我们取得了什么成绩,要认真地给父母一个交代。

其次,孩子们在校内的学习作品和活动交往也要作为报告的内容。报告要有真凭实据的材料,除去成绩,这些材料可以是自己写的字、自己的作业、自己的作文、自己的试卷、自己的同伴、自己社团的作品,这些材料是最有说服力的,它们是证明自己优秀的依据,也是形成自我认知的依据。

第三,为孩子们做好“成长报告主题周”。我们用一周的时间让孩子们挑选用于报告的作品,这个挑选的过程本质上是对自己一个学期学习生活的反思过程。比如要选一张作业作为自己成长报告的作品,就要把所有的作业本翻一遍,找到一张自己满意的作业,这个寻找的过程便是反思的过程,同时也是为自己确定标准的过程。

在培训老师的同时,我们也培训家长,向家长说明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评价改革,并且要求家长在学校放假的那一天在家里隆重地接受孩子的报告,分享孩子的成功感,并适时给予肯定,从而让孩子们将努力的热情保持下去。

这样的过程在小学里要重复12次。我们相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习惯用客观材料支撑自己的评价,从而形成完整而客观的自我认知,远离自负与自卑,渐渐走出一个阳光自信的少年。

04

破解痛点之四:

辨别“知识混淆”

找准教学改革的归宿

小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犯迷糊。每次犯迷糊,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大人总会以粗心、不认真加以指责。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渐渐地萌生自己不是读书的料的想法,并因此而痛苦。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现以小学数学中关于面积与周长的混淆为例,来讨论如何通过我们的教学改善达成厘清知识的目的。

多数小学数学老师都会因为学生对周长与面积的混淆而烦恼,特别是对于C=4a和S=a×a,学生总是搞错。一般老师在学生错的时候,想到的办法是让学生记熟公式,多做题目。但我们都有体会,再熟的公式,再多的练习,孩子依然会做混。

那么,有没有解决这个混淆痛点的办法呢?有。办法就在于把“线的认识”与“面积的认识”这两节课上好。于是,我们的教学改革就有了落脚点。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认为线有曲直,线有粗细,线有长短。事实上,曲直、粗细是两个由生活认知带来的伪属性,线的属性是长短。如果在线的认识中认为线有粗细,线就与面混在一起了。而面的属性是大小,如果认为面有长短,就把面与线混淆了。所以,厘清周长与面积相混的根本点不是做更多的作业,而是深刻地理解线与面的属性的不同。学生认识到位,行为就会正确。这样的例子各个学科都有很多。

因此,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都应该奔着孩子的痛点去思考混淆的原因在哪里,把这个原因解决了,痛点便消除了。这应该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

以上四个例子,组成了我们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其中有些改革好像与教学没有关系,其实是有密切关联的,甚至完全是一体的。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所有教学活动的指向都是育人。在育人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比较特殊,有些问题比较共性,当共性问题持续得不到改善后,就会成为一个痛点。向痛点而行,想办法去解决这些痛点,从这些痛点出发,去改善我们的做法,以此部分地或全部地消除这些痛点,这些做法便是我们认为的教学改革。

我们把这些小小的教学改革称为教学“干货”。学校每年都会评比“干货奖”,以此来推动老师面对痛点而做出的努力。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汇聚成了学校的教学改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充分展现了教师的创造力。

来源 | 中小学管理

作者 | 俞正强 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转自 | 新校长传媒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