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0 10:50:57 来源: 腾讯网
招生不是简单的沟通,谈话内容甚至融入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学问,只有不断的总结实践经验,不断的丰富理论修养,才能接得住家长的话,做得更出色、更艺术、更好的控制沟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那么如何塑造可控的高效沟通招生过程呢?
一、第一印象就要收到“好人卡”。
作为一名优秀的招生人员,在初次和家长见面的时候就要打造完美的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
外在形象主要从衣着上体现,没有统一定义的标准,只要大方得体,和自己的身份相符,让人看起来专业、值得信任就可以。
内在形象主要从谈吐、动作、眼神中体现,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要自信大方的说明白自己机构的背景、实力、服务、特色、优势等。让学员和家长从招生人员的话语中,产生信任和认可。然后,通过介绍中学生和家长的反应,了解其感兴趣的兴奋点,把话题集中在兴奋点上,进行引导沟通。最后,由兴奋点转移到学校的优势和专业特色上面来,进行深度沟通,在合适的时候探听家长的意愿,转好时机,逐渐深入话题。
二、沟通中建立信任桥梁。
获得学员和家长的信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求招生人员坦诚相待,坦诚会让学生和家长感觉很实在,很值得信任。
如果能取得学员和家长的信任,那么也就消除了沟通中的排斥和防御问题,家长也会对招生人员敞开心扉。就可以借机积极围绕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展开深度交谈。交谈要从关心对方的立场出发,循序渐进,让他们感觉您就是知心朋友,这样的谈话才可能成功。
三、沟通氛围要和谐。
很多招生老师认为:自己比学员和家长拥有更专业的能力,就容易在谈话过程中有一种咄咄逼人的姿态。实际上,学员和家长只会选择自己认为好的机构,不可能在招生老师的威逼利诱下改变自己的想法,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
要想营造一个和谐的气氛,就要发现学生和家长的优点,多用赞美的语言。中国有句俗语:硬汉子不打笑脸人。赞美要恰当、和谐,不能生硬。再一点是多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只有倾听才能发现切入点,才能找到学生和家长感兴趣的话题。
四、yes+and沟通法则。
也叫做肯定+否定法,具体做法是,不管对方说了什么,先肯定他的观点,然后再说明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和家长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自己的观点。
一般来说,学生和家长提出异议是出于自身的立场,多少带有点偏见。这时候,招生人员不管学生和家长的观点是否有理,或者是故意刁难,都不要正面否定,一定要先顺同他们的观点,然后再以事实扭转对方的看法。
五、出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
招生时,如果家长不能立刻决定,就势必会拖延招生进程,说不定家长一离开谈话环境,立刻就决定不报了。
这个时候需要招生人员在背后“推一把”,记住,没有人喜欢做填空题,要给家长预留选项。比如:把“您现在交费吧”改成“您看是先交一个学期的,还是直接交一年的?”把“您学不学?”改成“是先报舞蹈还是先报绘画?”
在学生和家长了解了学校的情况后,他们的语言、行动都会发出信号,我们应及时发现信号的含义,不失时机地促成成交,决不能使学生和家长陷入窘境。